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2019-11-25冉雷罗玲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冉雷 罗玲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层面充当着交流的手段,在国家层面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用途,它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的同时,发展过程也是曲折的,如今正处新时代背景下和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转型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既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困境
(一)学生参与兴趣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也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程度不容乐观,而导致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参与兴趣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大众项目占主要地位:教师们更加注重在学校体育课程指标范围内对学生进行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传统大项的教学,以此来达到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因此,存在着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学校体育课堂中的占有比例小的问题。
2.普及面狭窄:在个人认知的基础上,虽然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感兴趣,但是学校里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较少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理论普及和实践教学,这导致了学生缺少知识来源。
3.现代健身行业的冲击:随着现代健身事业的不断崛起,学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健身也有了不同的认识和追求,更多的人以追求匀称的身体形态和明显的肌肉线条来展现其强壮,苗条的身材和高雅的气质成为了衡量美的标尺,而选择在健身房进行动感单车、举杠铃、有氧操、搏击操、瑜伽、普拉提、游泳等现代项目成为了运动健身的主流。
(二)促进方式单一
1.以体育课的形式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在这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民族传统的味道越来越淡,其方式方法越来越简单,以体育课程的方式进行,其课时少、时间短,体育教师教授的知识有限,加上运动场地不足,民族传统体育器材缺乏,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开展不容乐观[2],使学生接触民族传统体育的机会就更少了。
2.以运动会形式进行;随着体育运动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学校运动会也成为了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就成为了运动会项目之一,但运动项目少且简单,使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浓度不高,比如:“押加”这一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平时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但运动会项目中常常出现,其比赛方式为“现学现比”,这就是学生接触该项目的目的就是运动会中参加比赛,根本没有进行有规律地接触,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
二、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路径
(一)转变学校的教学理念
面对校园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少的这一现状,针对学校管理层和教师教学的专业性进行改进,首先是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知识的认识,再将民族传统体育放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让学生亲身接触和体验民族传统体育的乐趣与魅力。
(二)定期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节
设立体育节的意义,除了传承全民体育热情外,也是发展我国群众体育运动的迫切需要,对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多民族传统国家,又处在改革创新发展的当下,我们可以以地区或者学校为单位,以弘扬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合理增加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人群,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充分弘扬体育精神、塑造本民族或本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因此,根据地方特点及发展状况开发地方性体育节,把地方性体育节带进校园将成为有效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促进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三)举办民族传统体育类大型赛事
打造民族性和现代性兼具的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构建以赛事为主[3]。根据地方特色进行体育项目的开发及利用,例如: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区水族文化中的赛马、铜鼓舞,彝族火把节,苗族山歌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改造,将传统赛马比速度向趣味性和技术方面发展,将舞蹈融入敲铜鼓转变成多人游戏,将火把节大众化的基础上再做好安全工作,将爬山和越野融入山歌增加趣味和挑战性等。将各个地方性项目规模化,校本化,让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多接触,将民族传统体育区域聚会转变为民族传统大型体育赛事。
(四)进行现代化改造
1.转变思想观念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摆脱长期以来封建闭塞的思想观念,认清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对自身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让学生正确的树立认识观和民族荣誉感。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孕育的优秀文化底蕴是其他民族所无法相比的。正是有了这样强大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才能深受学生的喜爱,才能在学校体育中蓬勃发展。
2.打造学校特色体育
沿着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共同发展的创新型道路,优先将本地区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在不改变原有特色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学场所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对项目中的器材、组织方式、规则等进行适当加工和改造。通过对原有项目进行改造的同时,应尊重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在将改造过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学生实施教学时,首先应教会学生们尊重民族习惯。这样,不仅从现实生活中满足了学生的基本需要,而且,学生们在学习参与的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相关的民族传统知识,也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团结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且,身体也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学习成为新一代的全能人才,为当代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学校体育教学之中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变成学生喜欢的体育,还要使它进行不断的传承,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体育教师本身都不了解民族传体育的相关特点和教学技能,那就不能起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作用,更不能说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因此,很有必要对体育教师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集体培训课程。针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本上都具备简便易教的特点,反之,正是这样的简单朴素才体现出了它具有的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也要尽量避免华而不实的情况,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准确的领会项目的精华,才能以更为科学的方法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继承和发扬。
4.走科学指导路线
长久以来,受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存在封闭的现象,这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其发展的速度。对于较快地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快速发展,就需要从思维的方式和地域的限制上来寻找突破点,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新时代指导思想相结合,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民族传统体育,从而投身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去。以科学化管理为手段,使它更加系统和规范,从而展现出它应有的风采。
三、小结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学生本身、社会的影响、学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够重视、促进方式单一以及方法没有创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可以站在教师的角度和相关领导部门对待问题的角度来进行改进,以增办民族传统体育节、举办民族传统体育类大型赛事来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和普及发展。最后,以转变思想,寻找创新的道路来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