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素质对羽毛球赛事的影响分析

2019-11-25罗叶彭炜光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灌篮 2019年9期
关键词:归因赛场心理素质

罗叶 彭炜光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在赛场上,运动员具备的心理素质会对其赛事成绩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在比分差距不大,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此时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会成为其赢得比赛的一个重要因素。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的对抗性运动,在比赛过程中,多变的战术、较高的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缺一不可。

一、对运动员产生的心理影响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对运动员产生的心理影响

运动员对平时训练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自己的赛前准备充足,就会对比赛充满期待,这样的心理状态对比赛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也有一些羽毛球运动员在赛前会出现缺乏信心,呼吸急促,手心冒汗的现象,这样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会让其发挥受到负面影响。比赛进行时,特别是当比赛到了白热化阶段,胜负在此一举的时候,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心理想法是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这时候心理素质较好的运动员,会马上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将压力变为动力,让自己稳中求进。相反,心理素质稍弱的运动员,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的生理反应,不利于自身正常水平的发挥。

(二)客观因素对运动员产生的心理影响

赛前,比赛用品是否准备妥当,比赛地区自然天气的变化等,会引起运动员的心理变化。比赛进行时,面对裁判的误判、错判,有些运动员容易产生激动的心理变化。除此之外,观众的喝彩声会给他们所喜爱的运动员带来支持和鼓励,同时对于观众所不支持的另一方,“喝倒彩”的行为会给运动员带来消极的心理情绪,不利于运动员的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心理素质训练的意义和途径

(一)心理素质训练对运动员的意义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它包括认知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心理素质训练是通过有效的方法、手段,有意识的影响运动员的心理活动,使运动员在日常训练、羽毛球比赛中能够准确的判断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并且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综上所述,运动员心理素质同样制约着比赛成绩,心理素质的训练对于羽毛球运动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心理素质训练的途径

对羽毛球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训练工作,往往通过两种途径来开展心理素质训练。第一,在日常训练中为其提供一般的心理训练,这是一种常规化的训练内容,比如在平时训练中教练时刻提醒运动员们控制自我情绪,内心自动屏蔽外界因素的干扰等。第二,利用每一次赛事的实际情况,对羽毛球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高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利用每一次赛事的机会,在每一次比赛前,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比赛中进行心理调节,比赛后引导其对自我的表现进行正确的归因,通过比赛来丰富自己的心理阅历,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三、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

(一)赛前充足的训练准备

包括比赛用品、作战技术以及心理方面的准备。羽毛球运动员必须坚持进行科学有效的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这样在比赛中对自我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另外,羽毛球运动员还需要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心。每一个人心理素质体现的方面不同,有的方面是强项,有的方面是弱项。例如有的羽毛球运动员一到赛前就会感到焦虑,比赛前一晚可能会因为思想包袱太重,造成睡眠不好。而他可能在赛前焦虑严重,但一到赛场上却能轻松自如,甚至面对强劲的对手更能激发他的潜力。因此,首先要看清楚,哪些是自己心理把握能力的强项,哪些是弱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有方向的去调节自己。

(二)把握自我的情绪,提高受挫力

首先,把握自己的情绪是有效克服和提高心理素质的关键。作为专业的羽毛球运动员要明确,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要学会在赛场上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其次,提高自己的受挫力。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既然是赛事,那么必定有输有赢,两种结果都应该坦然接受,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增强我们的心理素质。

(三)正确的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提出了“归因理论”,科学的归因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羽毛球运动员应该掌握科学的归因方法。在赛事中,要将得利归因于自己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这样的心理因素会使运动员增强自信心,以更好的状态继续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暂时的失利,运动员不要气馁,除了在作战技术和方法上进行调整,运动应该将目前的失利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不要让自己背负过多的心理压力。

四、结语

心理素质,是靠平日训练和每次比赛中一点一滴提高的。当自己的技术水平到达了一定的高度,那么在赛场上就自然会从容淡定。一场赛事,挑战的是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训练中,教练不仅要关注羽毛球运动员的战术、技巧的训练,还要加入对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让他们在日常训练中就具备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并能根据实时情况调整自己的思维,让自己保持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

猜你喜欢

归因赛场心理素质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