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分析

2019-11-25柴武龙北京化工大学体育部

灌篮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规范道德

柴武龙 北京化工大学体育部

一、前言

体育教学的参与性、实践性、合作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德育渗透的优势和有效性。在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等会自然而然表现出来,体育教师如果能适时引导或示范,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并改进,并通过不断内化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这就是所谓潜移默化的渗透式德育。

二、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在体育教学管理上对德育渗透重视不够

在教学管理上没有制定统一的德育渗透要求及教学目标,致使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没有参照的依据。对体育教学的评价也着重在学生运动成绩和体能达标上,较少涉及对德育渗透情况的评价,没有评价就导致没有实施的动力。

(二)体育教师对德育渗透的重视度和执行不到位

鉴于高校的相关管理的薄弱,高校体育教师普遍存在重技能教学轻德育渗透的现象。德育渗透的内容不够系统规范,随意性较大。加之方式方法的单一,因而起效不明显。

(三)德育渗透方法有待丰富和完善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强,单纯的说教式德育方式是他们不能接受甚至反感的,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在方法和形式上有所改革和创新,将道德品质的培养融入运动技能的教授之中,让学生耳濡目染,自我提升,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三、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明确德育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建立完善的课堂制度规范

明确德育的内容、要求和目标,并制定相关考核标准,让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依据和参考,进而更好地执行德育渗透。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除了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之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和集体合作意识,磨练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为更好的投入祖国建设养成终生健身的习惯。

建立宽严适度的课堂规范,既不过于严格繁琐,限制学生个性发展,又不能过于宽松,影响课堂纪律。这样的规范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间接实现了德育渗透,培养了大学生遵章守纪的社会公德。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耐心讲解、聊天、谈心等方式感染学生从而进行德育渗透。根据运动情况和时机,联系具体事例,就事论事,以理服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

教师自身的道德楷模作用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效果是最为显著的。体育教师作为实施德育渗透的主体,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同时提高他们对德育的重视,不断提升其自身修养和业务素质,以人格魅力和专业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效仿,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让德育渗透得以顺利开展和施行。另外,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委婉指正,督促改进。讲究指正问题的态度和方式。对于出现违规、违纪等问题的学生,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避免伤害其自尊心,尽量不要在公众场合严厉批评,采用提醒式、鼓励式或课下谈话等方式督促其改正错误,当情况有所转变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强化其积极的行为和态度。

采用激励表扬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擅于发现学生在意志品质和思想道德方面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或运动赛场上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就得到被重视和尊重的美好体验,强大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

(三)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通过不同体育项目的练习进行相关德育渗透

环境的因素对人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导向作用。教学氛围热情活泼,积极向上,人与人关系和谐融洽,集体荣誉感较强,这些都会对学生的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环境和集体的力量在无形中影响和规范了学生的行为,起到了渗透德育的作用。

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不同体育项目的练习进行相关德育渗透。如通过田径运动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勇于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通过篮球、足球等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守纪律、懂合作的团队意识;通过武术等运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机智等品质。

(四)科学评价德育渗透的效果

首先,要重视对学生的意志、道德品格等方面的评价。对好的方面作出肯定和鼓励,对需要改进的地方给出反馈以便学生及时校正。相应的评价体系的设立可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修正自身行为。

其次,还要重视体育教师德育渗透方面的评价。对体育老师进行德育渗透的态度、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这种评价反馈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

四、结论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其他课程不具备的特殊优势,符合当今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如果高校在体育教学管理上加强对德育渗透的重视,制定规范细致的要求和目标,体育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灵活的方法进行德育渗透,就能够在传授学生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规范道德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