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广西高校足球训练基地的可行性分析
2019-11-25王名安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王名安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足球的快速发展,在提高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提高我国足球整体水平的同时,也将各年龄段的学生从网络游戏、手机视频等诱惑中剥离出来。一方面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足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校园足球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其中,训练场地是校园足球发展面临的最为主要的现实问题。高校足球训练基地建设的必要性更显得突出。这里我们以广西高校的教学条件作为研究,通过对广西国家级足球训练基地现状的调差,借鉴国内相关高校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高校足球训练基地的有效途径,推动广西校园足球运动的快速发展。
一、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对校园足球集训队适应性的不足
(一)集训时间的冲突
当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为广西地区传统训练基地的冬训接待时间,期间为北方各个俱乐部训练梯队的冬训时间,广西先天性的气候地理优势,吸引大批队伍前来集训;并伴有中国足球协会比赛的穿插。校园足球主要的集训时间主要集中于暑假、寒假两个时间段,暑假期间又不利于广西地区承接相关的训练、比赛任务,这就造成广西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无法高质量满足校园足球队伍的集训时间。
(二)集训针对性的不足
无论俱乐部的梯队、校园足球队的集训,都已完成训练任务,提高队伍的竞技能力,使队伍获得更多较高质量的比赛为主要目的。俱乐部与校园足球的足球队,两者因组队目的、训练任务、训练时间等各方面的不同,两者所处的竞技阶段不有着较大的区别,严重影响双方集训的任务。其中对校园足球队伍队员的打击更为严重。
(三)集训场地不足
通过对广西区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的调查,训练基地在承接队伍的高峰期,大量校园足球队伍的到达,对训练比赛场地的调度出现较大考验。基地出现高额短期租赁有条件的学校场地,但因协调时间短,出现配套服务不能及时跟进的情况,吃、住、训等相关时间不协调,必然影响到集训队伍的训练、比赛质量。
(四)集训间科学训练方法积累不足
校园足球在集训交流期间,不但是队员之间的训练、比赛,教练员之间训练经验的交流,科学训练手段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除了中国足球协会在冬训比赛阶段组织的教练员相互间的学校交流,广西区国家级足球训练基地在科研、医疗设施的建设和服务上处于空白状态。
二、建立高校足球训练基地对校园足球集训队适应性的优势
(一)集训时间的适宜性
校园足球的集训时间多以学生放假时间。长时间为寒暑假,短期为五一等法定节假日的小长假。此阶段高校的教学任务暂停,但学校学生的餐厅、宿舍等相关配套基础服务并不停止,这为校园足球队伍的集训提供便利条件。
(二)集训群体的适宜性
高校足球训练基地的建立,承接训练队伍主要以校园足球队伍为主,集训队伍的相似性能够更好的促进自身的竞技水平。队员、教练员能够更好从对方的生活。训练的环境中,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
(三)良好的场地条件
校园足球发展至今,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拥有标准的足球场地、灯光,这为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提供了合适的场所。如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学校占地面积不大,不仅拥有标准人工草皮球场,具备夜间训练、比赛的条件,还有供国家队训练、比赛使用的室内五人制足球馆。
(四)校园足球科研服务的优越性
高校足球训练基地的建立,可以在校园足球队伍训练、比赛中收集、整理与分析各运动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各种数据,利用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各队的不足,指导各队的训练和比赛;不断拓宽校园足球教学的途径,实现促进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目标。
(五)高校训练基地的建立加强了校企合作
如今高校与社会商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体育产业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训练基地的建立为校园足球吸引商家来运作校园足球赛事、提供服务保障提供了便利,实现商家和高校经济效益双收。
三、结论
(1)在广西高校建立校园足球训练基地是可行的。
(2)广西高校建立校园足球训练基地将会推动广西高校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将校园足球运动的特点发挥出来。
(3)建立高校足球训练基地,可以成为高校足球教学的新方向,同时更容易吸引商家来运作校园足球赛事,实现商家和高校经济效益双收。
四、建议
(1)颁发支持性政策,建立固定的、正式的高校足球训练基地,为足球的教学与训练、比赛服务。
(2)加强基地所在高校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形成更加有效的管理,以求实现教学、训练和科研有效结合。
(3)协调学校部门参与、社会商家收效之间的矛盾,做到“为校园足球服务”,在假期通过各方面的充分挖掘基地承接训练、办赛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