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2019-11-25蒋玉跃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部

灌篮 2019年9期
关键词:模拟训练中长跑心理因素

蒋玉跃 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部

一、前言

中长跑运动的特点可以简单总结为:保持耐力,提高速度。近年来,随着坚持以“速度为中心”原则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逐渐趋于成熟,对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成为了如今的热议。科研人员经过了长期的随队观察,并搜集了一系列对于我国女子长跑队测试的数据,经分析发现,我国长跑项目竞技水平始终趋于上升趋势,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对我国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传统的训练已不能满足需求,科学化运动训练已应运而生,这其中最热门的训练方向,即是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很多教练员把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看作是一场竞赛的决胜法宝。本文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对我国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的技能提升与稳定发挥有着积极意义。

二、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意义

(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意义

现代科学揭示了,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其在训练、比赛中的发挥,一个优秀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必然要拥有一个从容而卓越的内心世界。实践证明,心理训练即运动员在大脑进行的专门化训练,通过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提高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对内脏器官和思维过程的调节支配作用,使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情绪和行为发生良性循环,从而在训练和比赛中发挥出理想水平。

(二)心理因素对竞赛成绩的重要影响

由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组成的基础因素,和心理因素为影响竞赛成绩的两点重要因素。心理因素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为它还会对基础因素起到制约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力的保持与战术的运用,心理因素包括动机、认知能力、意志、情绪等。是否制定了合理可行的训练目标与竞赛目标;是否合理的分配了注意力;能否在训练与竞赛中保持稳定的情绪;能否做到对自身步子的快慢节奏、体力消耗程度、时间的消耗程度等做到心中有数;是否具备决胜的意志等都是会影响到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竞赛结果的心理因素。国内外实践已经证明,进行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双重训练的运动员,比仅仅进行了身体训练的运动员的成绩要好很多。

三、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一)目标训练法

教练员可以视运动员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运动员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制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有计划和目标的进行训练,能够最大限度的刺激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促进运动员不断进步。

(二)更换环境法

运动员始终在固定的环境下训练,会导致运动大脑皮层与机体疲劳,从而使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并且也不容易激发出运动员的潜能,更无从训练运动员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公园、公路、林荫小道等场所同样也是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尚佳场地。实践证明,适当的更换训练环境,更利于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并且能够最大程度激发运动员的潜力。

(三)自我暗示法

用言语、思想或表情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即为自我暗示法。比如,把要完成的距离划分为多段,随着每一段的完成,厌烦情绪也会逐渐减小直至消失,运动员可在心理暗示自己,观众都在为我呐喊加油,我很快就要胜利了等等,让自己心理产生一种优越感,在快乐中完成任务,同时也能提升训练效果。

(四)模拟训练法

运动员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反复的实践练习,为参赛做好适应性准备,即为模拟训练法。为减小运动员在正式竞赛时的紧张与不适,教练员常常会在平日的训练中对运动员进行模拟训练。运动员可模拟运动会的规模,对手的情况,比赛的时间,地点等等,制定自己的战术计划,进行模拟训练,让自己在比赛中发挥出特长,战胜对手。

(五)想象训练法

在中长跑训练比赛中,当运动员身体疲劳刀一定程度时,想象训练法即可派上用场。比如,运动员可以想象自己在顺风中跑,想象着风在推着自己,让自身的潜力进一步被挖掘,从而提升训练效果,提高比赛成绩。

四、结论总结

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水平是决定竞赛成绩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有计划的心理训练时非常必要的。教练员可根据影响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比赛结果的心理因素,采用目标训练法、更换环境法、自我暗示法、模拟训练法、想象训练法等方法对其进行心理训练,最大程度上减小运动员在训练和竞赛过程中出现的焦虑、烦躁等情绪,最大限度激发运动员的潜力,从而取得最优成绩。

猜你喜欢

模拟训练中长跑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模拟训练(二)
模拟训练(十一)
模拟训练(十)
模拟训练(八)
谈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中长跑教学中怎样使学生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