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现状和实效性研究
2019-11-25刘博陈阳
刘 博 陈 阳
(1.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2.东莞大朗第一中学,广东 东莞 523770)
体育教育实习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开展的状况和学生参与的热情以及实际效果将直接影响未来体育教师的培养水平。为此本文对有关院校开展了调研,以把握加强体育教育实习的现状,并就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教育实习提出建议。
1 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时代背景
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工作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毕业前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随着国家教育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各类院校需要大量的高水平的体育教师从事体育和健康教学工作。加强体育教育实习工作将是培养新时代大批高水平专业体育教师的最为紧迫的重要工作之一。
1.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为院校加强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各地长期注重应试教育的升学率,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视不够,导致中小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儿童的肥胖率已达8.1%,在我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在自杀者的年龄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这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不仅增加了家庭的困难和痛苦,而且使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难度大为增加。这些数据和形势折射出要加强我国体育教育的迫切需求,启发我们要从中小学源头和基础性工作做起,切实加强体育教育实习这一重要的实践环节,大力培养高素质体育教育教师,为培养数量充足、紧贴国家各项建设需求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2 破解优质体育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需要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质量
当前我国优质体育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现实矛盾非常突出,巨大的在校生的人口基数与并不充足的体育教师人力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目前高校培养的体育教师无法满足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需求,具体表现在数量层面、质量层面和结构层面。在数量层面,我国每年培养的各类教育专业的学生比较丰富,但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资源数量相对较少,在总数上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在质量层面,传统观念认为体育教育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生源较少,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文化课考试分数处于同批考生中的中下层,难以达到素质教育对高素质体育教师的较高要求。在结构层面,一般的、中低层次的体育教育人员过剩,而复合型的、高层次的专业化体育教育人员比较紧缺。要使我国的教育专业学生的数量优势转化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人力资源优势,解决高素质体育教师供给不足的现实矛盾,需要从源头上加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开发、培育和选拔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培养实践教学能力,做实做好实习环节,以充分挖掘和改进体育教育有效供给的潜力。
1.3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需要改革体育教育专业实习体制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其核心是转变观念、把握人才培养的规律、社会经济发展、科学与技术水平的发展趋势,实现专业教育与通知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实习体制改革是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遵循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的核心思想。从本质上看,制约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瓶颈问题仍然是体制机制不合理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层面、特别是组织领导体制建设作为解决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和实习的各类矛盾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并以此推动相关政策制度的调整改革,对于实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环境中,做到全面发展,必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觉悟,要积极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要帮助学生掌握现在、将来乃至终生体育需要的健体知识、健体技术和技能以及必要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体育教师成为关系到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工作之一。
2 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现状调查分析
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围绕体育教育实习的开展情况进行广泛调研。与陕西省、湖北省的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实习教师进行深度交流,对山西、宁夏体育教育实习工作相关负责人采取电话采访的形式,向陕西、湖北、山西、宁夏、内蒙古等地大、中、小学生发放调查问卷863份,直接掌握了体育教育实习的基本情况。
2.1 体育教育实习角色融入不够深
虽然近几年各级院校和学生对实践锻炼越来越重视,但是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高校、中小学、实习学生对体育教育实习还不是很重视,对体育教育实习的意义、作用和对未来就业的影响认识不足,学生在体育教育实习中角色融入还不够深,从准备、实施到结束评价都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和问题。从调查问卷的情况看,“认真备课4次以上”的仅占21%,“独立组织带领学生上课3次以上”的仅占12%;在学习坚持跟班教学实习 30天以上的占“39%”,还有36%的学生采取人不去实习,找母校在实习鉴定上盖章的方式来完成实习任务。
2.2 体育教育实习规划设计不够科学
高校、中小学、实习学生三方在体育教育实习工作中沟通衔接不够紧密、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各个工作阶段割裂比较严重,缺乏对实行工作全程的系统性指导管理和有效的规划设计。对实习内容设置、模式安排、时间安排、管理模式、制度条例等缺乏有效的安排布置和统一规划。存在准备不充分、浪费时间、内容陈旧、走过场等问题和现象。在调查问卷中,对“提前设计好实习内容并和院校积极沟通的”仅占19%,“提前明确实习内容和模式”的仅占12%,“实习单位让干啥就干啥”的占16%。在对发生上述问题比较严重的院校有关部分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和电话咨询时,大部分人都反映目前这项工作缺乏规划设计,高校、实习生与中小学缺乏互动和需求对接机制,在设置实习科目、时间安排、服务管理对接等问题上缺少政策依据。有高校和中小学在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存在差异,双方在接收实习人员和工作安排设置上存在分歧,导致体育教育实习存在脱节现象,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2.3 体育教育实习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实习管理体制条块分割,顶层领导机构缺位。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工作由高校、中小学两部分领导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两部分封闭运行,缺乏整体性导向,管理分散、机构碎片化现象较为严重,没有形成互相联通、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问卷中有43%的学生反映“高校不统一组织实习,让自己联系”,32%的学生反映所在实习的中小学“不太欢迎,嫌麻烦”,还 11%的学生反映“遇到家长反对实习生独立代课的问题”,还有9%的实习生反映“学校体育课经常被挤占”等等。发生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相关部分对体育教育实习的顶层设计不够科学、整体统筹力量不足,教育资源的配置使用没有纳入国家统一管理。在机构上缺少统揽全局的权威顶层领导机构和跨部门协作机构,对体育教育实习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
3 对加强体育教育实习质量和效果的对策建议
体育教育实习质量和实效对实习者形成良好的教育观念,为今后的教师岗位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实习要从教育引导入手,并围绕体制机制设计展开科学规划。
3.1 加强关心教育引导,过好思想观
体育教育实习生在实习前大多进行了自我规划,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由于之前接触的都是大城市环境、书本知识和院校培训的体育技能,容易对实习工作和生活理想化。到中小学实习后,面对单调的备课教学和陌生的环境,容易产生严重的失落心理,甚至还会打“退堂鼓”。一方面,高校要提升实习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工作,心理承受能力弱,要有针对性的抓好训练和引导。体育教育专业系要针对每个大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立心理档案,由所在班辅导员负责跟踪疏导,并由所在系按照计划搞好专项培训。根据他们成长规律,针对相对突出的心理弱点,依靠班辅导员和校心理医生,结合实习任务,有重点的开展心理耐力和适应能力的教育训练,帮助克服紧张、浮躁、焦虑心理,使他们掌握自我调节的手段,在实习工作中能够坦然面对挫折。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实习中小学的有效沟通。相关实习单位要真正关心帮助体育教育实习生,切实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实行工作环境。要放手大胆使用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参与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对有能力的要委以重任,放到重要教学岗位上摔打磨炼。要理解宽容。对实习生一时不慎在工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要辩证对待,要正确给与批评引导,多给与支持鼓励,为他们树立体育教学的信心。要用人之长。创造机会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实习生的独特优势,使他们的闪光点真正亮起来,不断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3.2 搭建平台科学设计,把好制度关
组织理论显示:结构决定功能,组织的结构样式决定了组织的行为是否符合组织目标的实现。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大部分都可以归结到组织机构缺失、制度不健全的原因上。因此要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组织领导和制度设计。首次在顶层设计上要明确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和实习工作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在国家教育部建立一个强有力、跨领域、能够对高校和实习单位进行统一指导的机构,并强化其统筹管理职能。再在省、市、区(县)三级教育部门分别成立教育实习管理机构,并通过在省、市、区(县)三级的实体办公室来加强体育教育实习工作的协调。同时还应该设立专门咨询委员会和各级教育监督问责部门,保障教育实习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建立体育教育实习规划制度。体育教育实习要紧盯体育教育人才培养需求,教育实习规划的制定既要立足我国高校和中小学的实际,又要着眼长远和满足未来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增强规划制定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指导各院校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联系实习基地,定期往来培养学生。高校和实习单位要经常互动,合力抓好体育教育实习的管理工作。高校要建立专门机构负责体育教育实习等具体工作,为学生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鼓励采取顶岗支教的方式到边远艰苦地区的院校进行实习锻炼,不断增长才干。
3.3 模范表率鼓励激励,过好威信关
实习大学生眼界宽,知识丰富,但是“学生味”较浓,对学生的管理缺乏针对性,有的难以走进学生的心里,在实习教学中存在学生和家长不认可的尴尬局面。必须引导体育实习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模范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把威信树起来,赢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一是端正人生追求,用敬业精神树威。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室外课,有的体育实习生吃不了苦、静不下心,也就无法赢得师生的认可。必须把实习生的事业心责任感教育摆在首位,结合各类活动,培养他们以实习单位为家的思想。二是严格自我要求,用良好形象树威。实践证明,家长和学生更信服以身作则、身先示范、能力突出的教师。在体育教学的组织实施中始终要高标准严要求,处处为学生树好表率,以模范作用赢得学生拥戴。
总之,体育教育实习工作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至关重要,它涉及多个部门,要通过制度机制调整和不断创新完善,形成一套体育教育实习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行方式,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充足的体育教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