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34年至1935年《申报》对江湾体育场的记述

2019-11-25刘亨

体育科研 2019年1期
关键词:江湾体育场申报

刘亨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清政府被迫开通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个通商口岸。“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和背景,无论自然地理条件还是经济地理条件,都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1]毫无疑问,五口岸之一的上海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其独特的区域地理条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这座城市中的娱乐、休闲、体育等领域的基础设施也会相应地发展起来。民国时期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了国内一流的大城市,当时上海市民的运动意识已非常浓厚,这推动了许多著名体育场馆的建成,江湾体育场就是其中之一。

江湾体育场一度是上海市的地标性建筑。1933年,当时上海市市长吴铁城提出,在租界外的“新上海市中心区域”一个公园中改造体育场,预算为100万银元。体育场由“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建筑师董大酉及其助理建筑师王华彬主持设计,上海成泰公司承建。考虑到选址地的情况和交通情况,整个体育场建筑群的设置采用环链式布局,运动场、体育馆和游泳池等场馆的内部设计也极为精细,主要墙面的装饰都在包含现代色彩的前提下体现了本国特色。江湾体育场于1934年6月动工,历经14个月,于1935年8月建成,并赢得了“睥睨远东”[2]的评价。江湾体育场从1935年建成投入使用,到现在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江湾体育场一直在上海的体育及社会文化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1 江湾体育场发展过程中的4个阶段

江湾体育场从建成到现在,八十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时间段大致有4个:第一个是1934—1935年的筹备建设阶段;第二个是1954年被时任上海市长陈毅正式题名为上海市江湾体育场之后;第三个是1985年上海市八万人体育场建成之后,江湾体育场筹办体育赛事的功能逐渐减弱;第四个是在2006年前后,江湾体育场被改造成体育休闲公园之后。其中江湾体育场筹备建设阶段是报纸报道最多的时间阶段,各报纸对江湾体育场的筹备、动工、验收、投入使用和介绍等各个方面皆有报道。江湾体育场建立之后各报对它的称呼非常多,有叫“市中心区大体育场”[3]的,也有叫“上海市体育场”[4]的。1954年陈毅正式题名“江湾体育场”之后,江湾体育场之名才得以流行开来。1985年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建成后,江湾体育场的“市体育场”的地位便消失了,八万人体育场开始取代江湾体育场,承办上海举行的各项重大赛事,江湾体育场逐渐沉寂下来。2006年江湾体育场转变功能,其场地被改造成了体育公园。由于江湾体育场在上海市的地位不如从前,并且改造成体育公园也不是特别令人瞩目的大事,所以媒体对此事的关注也不多,报道也不多。围绕江湾体育场打造的创智天地则为另一个话题,本文不作讨论。本文主要分析了上述第一个时间段,即1934—1935年江湾体育场的筹备建设阶段,《申报》对江湾体育场的记述。

2 1934—1935年江湾体育场建设时期《申报》对体育场的记述

自开埠以后,上海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一个典型的崛起于近代的城市,它经济的迅猛发展受益于开埠之后,所处的中西方交流窗口的地位,上海的建筑风格、市政格局、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受到西方较大的影响。“上海人学习西文,连自己的语言,也打上了明显的西方印记,洋泾浜英语是上海的特产,更是海(上海)洋(西洋)融会的象征,从今日上海人的语言中,仍可看出昔日的影响,从器物到精神,从行为方式到价值观念,乃至语言风习,上海都受到西方广泛而深刻的影响。”[5]

因为受西方影响,20世纪30年代,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都开始在中国普及,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体育不再只是男人的专属活动,而逐渐走向大众化、全民化。“生活在二三十年代的女子出现在运动场上却是一件摩登事。这是因为运动健美的观念是舶来品,并伴随着强国育种的观念得到传播。女性不仅关注容貌的修饰与美观,更开始注意到身材健美的重要性。”[6]因为当时社会上对体育运动十分推崇,所以那个时期的中华民国举办了各种各样地方性、全国性的运动会。

2.1 江湾体育场筹建阶段的相关报道

江湾体育场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承办中华民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当时的市政府对这件事十分看重。“市政府呈准中央发行公债三百五十万元,并指定以一百万元为建筑市体育场之用”[7],当时的市政府对江湾体育场的建设的重视程度可窥一斑。《申报》中关于江湾体育场建设的报道是从1933年开始的,但更多的报道主要集中在1934年筹备建设江湾体育场和1935年江湾体育场落成之后这两个阶段。

1933年12月23日,《申报》上出现了第一条关于江湾体育场的消息——《本市体育场决设市中心区》,文中写道:“本市市长吴铁城,前曾召集沪上名流及财商各界人士,筹备本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业已迭开筹备会议,兹据市府消息,博物馆图书馆两大建筑,尚未决定设在何处,惟体育场已决定在市中心区,就原有该区内公园旧地,加以开发与改造,占地约三百亩许,建筑费计一百万元,市长已聘有专家多人担任计划,一俟市府全部搬移市中心区后,即可开始兴建工程,俟民国二十四年全国第六次运动会,及下届远东运动会,均可在新体育场内举行云。”[8]从这则报道可以看出当时已确定下了体育场的位置、建设时间与功能等。筹备会议的组成人员都是社会名流,体育场的地理位置位于市中心,建成之后不光可以举行国家级的全运会还能承办国际级别的远东运动会,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江湾体育场的规格之高。

1934年的5月4日,《申报》发表了一篇对体育场建设规划介绍得比较详细的文章 《筹备明年六届全运本市开建伟大体育场》。文章开头写道:“本市市政当局,为筹备明年十月间在沪举行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特积极筹备建设本市大体育场。”[9]介绍了体育场筹建的目的。又写道:“该场全部经费一百万元,占地三百余亩,业已实行开始招标动工,定于明年八月完成。”[9]介绍了体育场大致的建设规划之后,还对建成之后的场馆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将来完成后,将为远东唯一最伟大最完备之大体育场,全场容积可容七万七千三百余人,一切建筑,均采最科学最新式之计划。”[9]总体介绍完之后,还分别以“内部设计伟大”[9]和“容积七万余人”[9]两个小标题对体育场下设的具体场馆和场馆内部设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2.2 江湾体育场建设阶段的相关报道

1934年6月,江湾体育场正式动工。6月7日的《申报》发表了《积极建设大上海市立体育场实行动工》一文,对动工的情况进行了报道。相比5月份的报道,这篇文章对体育场的介绍多了一些新的角度,比如写道:“上海市立大体育场,由吴铁城市长发起兴筑,全部经费百万元,并由国内体育专家沈嗣良、马约翰、董守义、王正廷、褚民谊诸氏参与设计审查,图样系由建筑师董大酉负责设计,经数度审查修正,始获通过。”[10]对体育场建设的发起者和参与建设者进行了介绍。以“将由市长亲自奠基”[10]为小标题突出市政府对这一工程的重视。最后还提出体育场建成的两点意义,“一方为本提倡体育,健强市民体格之宗旨,同时亦为辅助大上海建设之繁荣”[10],以寻求建成之后能与上海的体育协会有所合作。文章中提到了体育场建设有“辅助大上海建设之繁荣”[10]的意义,这也暗示着江湾体育场建设的原因并不只有承办全国运动会这一个,这点也在同年8月14日的《市中心区大体育场开始建筑》这篇文章中得到印证,该文一开头便写道:“市政府为实现大上海计划起见,特发行建设公债,在市中心区兴建各项大建筑物,兹将大体育场及图书博物两馆进行近况,分志如次。”[3]这两篇文章就引出了建造江湾体育场的另一个意义:江湾体育场是“大上海计划”的一部分。

近代上海从设立租界开始,就出现了与租界相对应的华界。由于租界天生具有一些特权,并且将上海划分成多个小块,使得华界缺乏一个统筹全城的通盘规划,租界的基础设施、市政规划等各个方面都要远远强过华界。在这种背景下,当时的国民政府在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之后强推“大上海计划”。“市政当局极力推进都市计划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上海城市控制权的重新确立,将城市从以租界为主导的局面中解脱出来,以先进的市政建设,使广大市民对新的权力中心地位和主导文化产生广泛的认同。”[11]在这种背景下,江湾体育场作为“大上海计划”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除了本身具备的体育功能之外,还增加了一个独特的政治属性。这种在建筑中附加政治属性的行为就本质而言是一种仪式,许多著名的建筑物都承载着当时社会条件下独特的时代记忆。

1934年10月2日,《申报》第16版刊登了《本市大体育场昨行隆重奠基典礼》一文,对前一天举行的奠基典礼进行了简单地描述,并且附上了市长致辞的原文。

前文所提及的报道都出现在《申报》的体育新闻板块中,也都是对江湾体育场筹建情况进行的新闻报道,而在1934年10月 25日的“风土小志”板块中,一篇名为《上海体育场的开展》的文章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视角,书写上海公共体育场馆的变迁,在引言中就写道:“一九三四年十月一日,上海市立体育场奠基,这是中国走上全民健康的大道的第一步也是上海最可纪念的一日。”[12]又在最后一段写道:“一九三四年洛氏基金团因为要把劳神父路基地捐给中国建(中山医院),乃与七月一日向中华体育场把地皮回收,体育协进会事前已有准备搬迁至申园办公,并在该园布置球场,但是申园地方不大,并且也是租用,殊非永久之计,这样对于方在生长中的中国体育事业,自是大有妨碍。但是不要慌,我们伟大的固定的体育场开始建筑了,并且决定落成后,和体育协进会实行合作,中国体育事业光荣的进展,当指日可待哩。”[12]作者写出了修建体育场时,自己作为一位普通市民对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展望。这篇文章与以往新闻报道的文体有着较大的差别,是《申报》在江湾体育场的相关报道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例子。

1934年江湾体育场奠基之后,《申报》对其的报道数量开始减少,偶尔有一两篇提到体育场的文章,篇幅也很短。比如1934年11月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市中心大体育场工程近讯》新闻,全文一百多字,只是粗略地介绍了一下目前体育场建设工程的近况,并声明“照此情形,该场准可照预定期限于明年五月以前落成”[13]。这则新闻之后《申报》再次出现有关江湾体育场的报道是在1935年3月31日,那篇文章也仅是全运会筹备委员会的一份规程,只在第3条中提到了江湾体育场。

江湾体育场建设过程中,《申报》上相关报道数量不多,一直到1935年8月体育场正式建成之后,相关报道才开始慢慢增加。1935年8月9日《申报》刊登了《本市体育场全部落成》一文,对体育场内的各种设施进行了描述,先是在开头大致介绍道:“市府为谋普及体育,繁荣市中心区起见,于去年兴建大体育场,内部分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三部分,现已全部落成,市工务部即将移交与全运筹备会接收。”[2]然后,在“大体育场三部建筑”[2]的小标题下详细介绍道:“市府在市中心区兴建之大体育场,于去年八月间兴工,现已全部落成,该场包括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三部分,运动场外部做连环型,中央为足球场,及跳高跳远掷铁饼,国术等场地,并围以环跑道,看台周围长约七百六十六尺,宽约十七公尺,可坐四万人,立一万人,共容量较中央体育场大约一倍,此外并有运动员宿舍,办公室,陈列室,无线电播音站等,布置之完善,实可睥睨远东,该场全部工程已完竣,仅跑道尚在赶筑中。”[2]这篇文章对建成的体育场作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其中“睥睨远东”[2]的评价在之后的许多报道中都被沿用。

2.3 江湾体育场建成后的相关报道

2.3.1接收江湾体育场的相关报道

《本市体育场全部落成》一文中,可以看到除了配套有体育场、体育馆之外,还有一座游泳池。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游泳运动很受欢迎,但是那时候中国只有几个大城市有游泳池。“以上海为例,1921年在虹口体育场西北角建造的露天游泳池,初期只对外侨开放,1928年才向华人开放。1932年市政府在高桥建成海滨游泳场,一时成为摩登之去处。”[6]江湾体育场专门建造了一个游泳池,足见当时政府对游泳这项特别时髦的运动的重视程度。

1935年8月30日和8月31日,《申报》分别以《全运筹委会今日接收会场》和《全运会场昨已接收》两篇文章来报道江湾体育场作为全运会会场的被接收情况。《全运筹委会今日接收会场》写道:“本市工务局,以大体育场之工程,已告完毕,乃与前日特致函全运筹委会,请派员接收,经全运筹委会会商决定,遣派郭永熙接管游泳池,蒋学祺接管田径场,谢冠时接管篮球房,即定于今日上午十时,先由市府向工务局接收,然后再移交全运筹委会接管,俟各接管者全部点验接收后,即将着手布置场地。”[14]对会场接收的细节进行了报道,详细到具体哪个人接收哪块场地。而《全运会场昨已接收》一文则在对接收之事大致报道之后,通过记者的随行参观将运动场、体育馆和游泳池三大场馆的内部结构非常清晰地展现了出来。该文首先总体评价:“上海社记者昨特随往参观,各部建筑之规模宏大,设备完善,允称远东独步,兹将大概情形,分志如次。”[15]然后用三部分的内容分别介绍了3个场馆,运动场“面积达三万七千五百平方公尺,四围看台,远望文宛若城墙,倍极雄壮,场宽一百七十五公尺,长三百三十公尺,台高十公分,可容六万人之坐位,中央为田赛场及足球排球国术场,草地业已铺就,四围跑道为五百公尺,亦已铺设完竣”[15],体育馆“全厅可容座位三千五百及立位一千五百,厅宽二十三公尺,长四十公尺,可排设普通篮球场三片,正式比赛时,仅设置一较大之场于中央,篮球架白色铁质,于普通迥异,高设电灯四十八只,以四壁均为白色,故光线颇亮,热器设备等应有尽有”[15],游泳池“可容观众五六千人,看台下分设男女运动员更衣室淋浴室等,池长五十公尺,宽二十公尺,浅处为二点二四公尺,最深处为三点三八公尺,尽头设跳水台一,跳水板二,其他之一头,并有简单之儿童游泳池,池内壁灯共三十二盏,容水量为六十万加仑,其滤水设备尤为完全,有滤水锅三大只,浊水入锅,先有梳打及明矾消毒,倒入锅内滤清,再回出池,循环不息池水永远清洁,无需换水,实为游泳池中之最新者”[15]。这篇文章可以算是《申报》中关于江湾体育场内部细节描述比较详细的一篇文章,通过一些数据的罗列,将体育场下属的三大场地设施比较具体地呈现给读者。

2.3.2江湾体育场正式投入使用的相关报道

1935年10月10日是中华民国的 “双十节”,也是当时中华民国 “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开幕的日子,还是江湾体育场正式投入使用的日子。由于江湾体育场是新建成的体育场,面积比较大,所以开幕式当天到场的观众人数特别多。“与往届全运会不同,由于这次开幕式不需要门票,可自由进入,故现场人群如蚁,不下十数万人。”[16]中华民国“第六届全运会”规模空前壮大,不仅只有开幕式那天场面火爆,比赛期间也十分受人关注,赛场之外的民众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赛场内最新发生的事情。“那时没有电视,静安路口的卡尔登影戏院抓住市民们急欲了解全运会近况的心理,打出诱人广告:恭祝‘第六届全运会’成功,谨将中国空前庄严、伟大的体育运动实地情形贡献诸君。比赛情形、健儿风采一一映于银幕,详尽清晰、趣味浓厚,胜似亲临现场,日夜开映。”[16]

“双十节”这天是江湾体育场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一天,《申报》对江湾体育场进行的报道在这一天也达到了高潮。运动大会开幕当天,《申报》开了4个版面的全国运动大会特刊,其中就刊发了许多有关江湾体育场的文章。在专题的头条文章《国庆声中全国运动大会今晨开幕》的开头两句就表达了对江湾体育场极高的评价:“筹备已久之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于今日上午在独步远东之上海市体育场开幕矣”[17],“……同时希望发扬高尚之运动精神,在此伟大壮丽之大运动场上,创造伟大之新纪录,企予望之”[17]。可见政府对江湾体育场是非常重视的。这篇文章“会场布置堂皇”[17]的小标题下,更是以“全场建筑巍峨整肃”“司令台上威武庄严”“三式旗帜飘扬满场”“男女宿舍不相混杂”“膳食特备五种口味”“卫生消防设备周全”“邮电交通无不便利”“沿途装置六座牌楼”[17]8个板块描绘了现场的布置情况,有一些内容与《全运会场昨已接收》一文中的内容是重合的,但是也有一些关于现场布置的新内容,比如关于主要场馆的布置情况:“大会竞赛场,共分四处,运动场作长圆形,红砖为墙,如古城堡,东西两司令台前后对峙,西司令台,面临国北路,前为广场,围以铁栏,关左右两门,为贵宾及特别座观众入口之处,东司令台入口处,在国和路,台上建搭黑台,为揭示记录之处,其四周看台,各辟入口处多处,由政同路政通路入场,体育馆及游泳池,在运动场之东,南北对立,网球垒球场在游泳池及运动场之间,南北看台观客,均由国和路总门入场,各门首均设售票处”[17];另外还有关于邮电交通的报道:“邮政电报,均设分处于西司令台门口,交通方面,各种车辆往来路线,以及停车处,均有规定,两路局自宝山路至三民路之临时客车,今日起开始通车,公共汽车,亦已加开班次,来往观众,至感便利。”[17]

从报道的各个细节都能看出江湾体育场恢弘的气势和周到便利的设计理念。江湾体育场规模宏大的建筑风格与当时上海的发展水平非常契合。“不同的区域地理环境为那里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和城市建筑风格的独有特色。”[1]开埠早,使上海拥有了较好的经济基础,才能造就出江湾体育场大气的建筑风格。

在这个专题中,除了上述头条文章之外,还有一篇《筹备经过略述》的短文,用非常精练的语句对大会的筹备过程进行了描述,文章从最开始准备筹划“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到“双十节”的大会开幕,仅有两百多字。文章写道:“民国二十二年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决定自第六届起,在首都与各省市间隔二年举行一次,又因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第十一届世界运动会将举行于德京柏林,为谋便利选拔及训练起见,故决定第六届大会,举行于上海,本市吴市长铁城遂开始积极筹备,盖上海为通商要地,中外观瞻所致,不可不有伟大之设备,又因照远东运动大会原定之会期,第十一届远东运动大会应于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在我国上海举行,故建筑一完备之市体育场,尤为最当务之急,吴市长乃于本市财政艰难之中,仍努力计划,市体育场亦于去秋奠基开始建筑,今已如期于会期前完成,富丽堂皇,当推远东之冠,此实市长努力之结果也。第六届全运大会会期,既定本年双十节起至十月二十日止,在市中心区市体育场举行,教育部乃聘请筹备委员凡四十三人,组织筹备委员会,计划筹备,并聘请上海市市长吴铁城为筹备主任,市教育局局长潘公展及教育部体育督学郝更生副之,沈嗣良为总干事,马崇淦、邵汝干、蒋湘青、吴邦伟副之。四月八日,由教部召集全体筹备委员,于上海市政府举行第一次筹备会议,筹备委员会亦即于此时正式成立。设筹备处于上海市教育局数月以来,筹委努力进行,不遗余力,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亦于今日在市体育场开幕不得不使吾人钦佩当局之热心提倡与努力也。”[18]从这篇文章可发现当时修建江湾体育场的原因和筹备委员会的一些情况。

此外,这一天还有一篇格式比较特别的文章《上海市体育场工程概要》,这篇文章以分条分点的形式,大致介绍了江湾体育场建设的整个工程。整篇文章分为“缘起、置位、计划概要、施工和余言”[4]5个部分,从5个方面对江湾体育场整个建设的工程进行了概述,特别是“计划概要”部分,用三千多字的巨大篇幅和非常精确繁杂的数据将一个立体的江湾体育场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文中第一段的“缘起”部分写道:“上海市政府鉴于市内人口,已达三百万以上,而大规模之体育场,尚付缺如,殊不足以应市民锻炼体魄与业余娱乐之需要,复以市中心区成立伊始,必须有种种设施以新市民之观感,而促进该区之繁荣,而筹于此建设市体育场,谋一举而两得。”[4],这段陈述了当时上海市市政府兴建江湾体育场的初衷。

在“置位”部分中,文章说明了体育场在一部分公园基础上建造的原因并介绍了体育场便利的交通位置:“市体育场即须具相当规模,故所占地面须在千公亩以上,为免征收民地及节省经费起见,以市中心区域行政区西南第一公园之一部分,为该场之建筑地址。该处东面国和路,西通淞沪路,北接政同路,南界虬江,其南有淞沪、翔殷、其美、黄兴四干道之交叉点,北有将来淞沪铁路通至三民路淞沪路口之车站,故往来交通称便。”[4]

第三部分“计划概要”是全文篇幅最大,也是数据最多的一个部分,从体育场大门开始介绍,大到介绍体育场设计的整体风格,小到游泳池最浅处的池子深多少公尺,将体育场内的各个场馆设施都介绍了一遍,内容无所不包,并且在介绍的过程中使用的数据极为精细,一些数据还进行了单位换算,便于读者理解。比如在介绍运动场看台时写道:“本场连看台所占之地位,总宽一百七十五公尺 (五百七十四尺),总长二百三十公尺(一千零八十二尺),场屋最高点距地面约二十公尺(六十六尺),看台围墙之十公尺(三十二尺),场地面积约二万七千五百平方公尺(四十万零四千方尺)。”[4]这种精细程度足以表现作者的细心和《申报》对江湾体育场的重视。

第四个部分是“施工”板块,这个板块介绍了江湾体育场建设的设计师、施工方和建设时间。“运动场,体育馆及游泳池之建筑图案,经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建筑师董大酉君及助理建筑师王华彬君主持设计完成,并呈奉市政府核准后,即于二十三年七月由工务局招标。投标人十一家中,由成泰以最廉标价得标承办,旋于八月间开工,于十月一日举行奠基典礼,预定于二十四年五月落成。”[4]

作者在“余言”部分,对这个仅使用了一百万经费却建造得极为先进的体育场,给予了高度评价:“本工程设计上不乏新颖之点,关于钢筋混凝土屋架,出入交通路线宿舍布置,看台下店房等设备以及内外装潢等,在足供本国其他各处设计体育场者之参考,而本场规模之大,容量之多,布置之完备,乃能以百万元左右之经费完成之,尤见设计者之苦心孤诣焉。 ”[4]

“余言”部分着重描述了江湾体育场设计的亮点、房屋结构的先进、规模的庞大和设计的精妙,这些都是与上海强大的经济基础密不可分的。“上海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近代由商而兴的上海城市,带动了上海的金融、交通、工业和其它与之相关行业的发展。”[5]上海非常雄厚的经济实力,为行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政府有富余的经济发展本市体育运动,这才会有一座伟大的江湾体育场诞生。

《上海市体育场工程概要》这篇文章是江湾体育场建造期间(1934—1935年)《申报》上刊登的最后一篇关于江湾体育场的文章。在此之前《申报》上关于江湾体育场的报道都仅是从这篇文章5个角度中的一两个方面入手,或是介绍体育场的筹备工作,或是介绍体育场的内部构造,只有这一篇文章,条理清晰、兼容并包地对江湾体育场进行了一个全面的解读,算得上是最为详细也是篇幅最长的一篇文章了。这篇文章是《申报》对江湾体育场建造时期相关报道的收官之作。

3 小结

1934年到1935年《申报》关于江湾体育场的报道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体育场筹建期间进展的一些文章,第二类是以略述的形式回顾整个江湾体育场建造过程的文章,第三类是通过一些数据的罗列将体育馆的各个方面细致地描绘出来的文章。《申报》这两年刊登的关于江湾体育场的文章,将整个江湾体育场从立项到筹备,再到建成乃至投入使用的过程完整地描绘了出来。这些文章中透露出来的优雅的文意,再结合1934至1935年间上海的社会背景,人们或可联想出那个时期一座城市和一个体育场之间的独特关系。

猜你喜欢

江湾体育场申报
珠水之畔 月映江湾 力诚·榕诚湾美学样板间江湾首映
张大林
Two Funny Men
我家有一位老兵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新江湾:宜居之城
热闹的体育场
奥运体育场
奥运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