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9-11-24朱晓菱
朱晓菱
(上海理工大学 体育部,上海 200093)
1987年,为了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改变竞技体育单一培养模式,在全面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思想的指导下,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正式拉开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序幕,拓宽了竞技体育培养模式。
时至今日,我国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组织高水平运动队参加训练与比赛,已整整32年。经过摸索和实践,各高校致力于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已培养出胡凯、苏炳添等一批优秀的大学生运动员;同时,也为探索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模式积累了丰富经验。由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依然保持“双轨制”培养模式,资金、人才、场馆等各类资源投入不足,导致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且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其竞技水平的提高。为此,本文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作一探讨。
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指具备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具有较高运动水平的学生,并在文化学习之余,组织其开展专业运动训练,进一步提高其运动技能水平的运动员代表队的统称。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和引领学校体育和竞技运动发展,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并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比赛,充分展示我国大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
1984年10月5日,党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1],明确提出“走体教结合的道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随后于1987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联合发布文件,明确指定51所高校具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权,标志着高校体教结合建队模式正式启动。
1995年,国家教委又发布了《关于在部分普通高等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以田径和篮球等项目为重点发展目标。1998年,国家设立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标志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正式迈向社会。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组织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职能移交给教育部,明确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由教育部负责组队参赛。2005年,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高校增加到235所。
此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全面开展,并出现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2017年,我国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已增至275所。与此同时,大学生运动员不断出现在国内外竞技赛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竞技水平不断提升,影响力持续扩大[2]。通过几十年的不断摸索和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生源
纵观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历史,生源问题始终是影响和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来看,招生政策明显倾向于解决退役运动员进入高校深造,而不是创造条件让高校向国家输送体育竞技人才,从而形成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从属、次要地位,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难以招到体育系统适龄的高技能体育人才。
以体教结合实行较好的上海市为例。上海市从2012年开始,实施中小学体教结合。我们在对某少体校田径队调研时得知,小学阶段,教练员都到各特色学校训练,但到初中开始慢慢分流,好的运动“苗子”被选送到二少体或体工队,剩下的“苗子”初中毕业后升入高中。各省(直辖市)体工队有代表各省(直辖市)参加全国比赛,并向国家队输送优秀人才的任务,因此,不会把优秀运动员输送到大学。而大学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提升学校形象和影响力,往往采取和体工队或企业联办的方式组织高水平运动队,导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生源主要为:退役运动员、省体校未入选一线队的运动员、在役运动员和体育基础好的高中生。运动队往往存在联合型、自办型和混合型3种模式。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收的运动员进入高校是为了取得文凭后就业。而联合型运动员根本就不在学校训练和学习,只是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拿名次,学校最终给他文凭[3]。这样的生源结构,与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初衷相悖。
现实中,体育生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进入高校后,需将大量精力用于补习文化课。而高水平运动员体育技能的维持,必须每天保证2~3 h的训练。学训之间的矛盾,致使一部分学生减少训练时间而投入文化学习,使高水平运动员入校后的技能有所降低[4]。学校为保证训练的正常实施,鼓励运动员多出成绩,一般会出台政策,把运动员参与校外比赛获得的成绩与文化成绩加分挂钩。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风气,致使逃课等现象出现。
另外,高水平运动员因为文化水平低,所选专业往往受到限制,就业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制定的专业是否符合高水平运动员的特点和职业生涯需求,是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时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2.2 教练员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执教水平和能力不高,也是制约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主要来自各地体育院校或师范类学校,目前各高校设置的就职门槛较高,必须是硕士或博士,导致高校体育教师,特别是青年体育教师中,有系统专业运动训练和丰富比赛经验者较少。自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面对各大名校招生的冲击,真正高技能的运动员一般首选名校,然后是一般院校,最后才是体育类或师范类院校。这直接导致体育类和师范类院校培养的学生,运动技能和水平相对较低。而且,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由于文化基础差,读研、读博往往很困难,导致既有高运动技能又有高学历的体育人才寥寥无几。据报道,个别高校由于搞“一刀切”,教师学历必须博士以上,已经有六七年招不到体育教师了。
高校高水平教练员按职责划分,有教学兼训练型、训练主导型、外聘专职型3种形式。高校管理和激励制度以教学、科研为主,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条件主要包括教学、科研、成绩3个部分,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不仅承担教练员的职责,而且承担教学任务[5]。这双重身份往往会分散教练员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专注力。而且,高校教练员是任命制,没有成绩和指标的约束,监督和考核制度的缺失,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缺乏主动提升执教技能的积极性。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除受人力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财力、科研等因素的制约。高校高水平运动经费主要依靠学校拨款,往往存在投入不足,场馆设施、科研跟不上等情况。同时,现代化科技训练手段运用较少,大部分高校科研团队存在唯课题和唯论文的功利思想,少有研究高水平训练服务的科研项目。
3 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
美国竞技体育体系以教育系统为依托,将运动训练融入个人教育的全过程。从幼儿园、小学的基础体育训练,到中学运动队,再到大学体育协会,形成一条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生态链。
美国强调体育的业余性,认为学习阶段的运动员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运动员。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不仅为美国竞技体育输送了大量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同时也是美国职业体育发展的摇篮。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坚持教育第一,将体育为教育服务作为其发展的核心理念[6]。
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简称NCAA)坚持高校竞技体育的业余属性,强调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体育竞赛为依托,以发展美国体育价值观为核心构建相应体系,保障大学生学习、训练和比赛之间的平衡。其章程明确规定:大学招收的运动员学生,必须完成高中学业,并获得高中文凭。学生要获得体育奖学金,学业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同时,对在校学生的训练时间和比赛场次有严格的监控和约定,为学生的学习时间提供制度保障。NCAA对运动员的学业进行严格要求和追踪,学业成绩不达标的学生,不能参加校际比赛。其发展宗旨是通过校际间的竞赛,促进大学生竞技能力、体能及人格的全面发展。NCAA设立立法和纪检委部门,一个负责制定和解释规程,一个负责监督规程的执行[7],保障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高校体育教练员一律采用聘任制,注重教练员的专业和执教背景。教练员一般都经历从志愿教练到助理教练再到主教练的过程,流动性较大。教练员学历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单项协会都有一套完整的教练员培训体系,保障教练员再教育常态化,增加与高级教练员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增强执教能力。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竞赛体系及商业化运作模式,大学拥有完善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和设施,由先进的科研团队为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美国高校运动项目发展均衡,条件优越,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获得提高。强调体育的教育功能,注重体育精神的塑造和宣传,在强调个人奋斗的同时,引导运动员享受和专注比赛过程。注重在集体项目中宣扬团结与自信的精神风貌,实现体育精神与大学精神的融合[8]。此外,美国职业体育促进和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4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建议
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实践在为美国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同时,也给美国高校带来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引导高校人人崇尚体育,参与体育,让体育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我国由于举国体制与高校培养模式并未真正“打通”,发展成果还不突出[9]。但从发展的角度看,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体育回归其教育属性的必然结果。
4.1 打破教体壁垒,实现体教融合
在我国,体教结合已提出30多年,但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长期分离,双方在各自利益上相互博弈。教育系统培养的学生,由于小学、中学、大学训练脱节,整体竞技体育水平不高。体育系统培养的运动员则由于长期脱离教育系统,导致文化素养偏低,从根本上违背了体教结合的初衷。
随着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高水平运动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运动员的文化素养越高,对运动技战术的领悟力、理解力越强,其职业生涯规划将越好。从教育系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需要体育为其服务,发挥体育特有的隐形育人功能。因此,从全面育人的角度真正做到体教结合,必须打破固有壁垒。
建议把体育局部分职能划归教育系统。将少体校、二少体与各中小学特色学校相融合,各省(直辖市)体工队与体育院校或有条件的高校相融合,体育局部分职能划归职业俱乐部。
这样做的优势主要有:
第一,保障竞技运动员在发展阶段接受文化教育,打消家长的顾虑,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基础竞技训练。
第二,便于学校对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管理,做强做大学校体育特色,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特色文化氛围。
第三,整合体育局与教育局资源,集中财力、物力,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提高学校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和竞赛水平,避免学生为参与竞赛浪费时间和精力。
竞技运动员教育全过程的培养,使我国派学生参加世界中、小学生及大学生运动会等成为现实;同时,有助于培养一大批高学历的竞技体育运动员、教练员、高校体育教师和社会急需的体育竞赛人才。
4.2 完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制度,加强管理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有单招和特招2种,单招针对的是运动技能达到一级以上的运动员,文化成绩要通过各省市统一考试且达到最低分数线。特招针对的是运动技能达到二级以上的运动员,文化成绩须达到当地高考二本线或二本六五折分数线。
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体育、师范类院校和各省市体工队融合的高校,享有单招和特招政策。
第二,其他高校享有特招政策。
第三,退役运动员可免试进入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进行文化课学习,学校针对其文化水平及特点,进行职业规划和选课指导,培养他们担任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管理者等。
第四,加强高校运动员的管理,严格执行宽进严出的政策,实行学分制的高校,运动员学籍可延长到6年毕业。
第五,针对运动员学生,采用学习规划指导,根据赛事安排做好补课、补考、辅导等适宜,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做的优势主要有:解决退役运动员提升文化素养的诉求,让他们既有机会接触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设备,又使其掌握的运动技能有用武之地。解决学校高技能、有丰富竞赛经历教练员匮乏的问题。
单招的学生由于学的是体育教育与训练专业,学业压力相对较小,且又能保证其运动技能提高的训练要求,可为其以后走上体育职业道路储备专业素养[10]。
特招生由于文化素养与一般大学生差距不大,通过自身努力基本上能达到文化课学生要求。
逐步树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阳光形象,带动身边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竞技体育运动,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4.3 构建高校高水平教练员管理和培训机制
教练员是运动队训练和竞赛的组织者和策划者[11-14],教练员的素养和执教能力对运动队的训练和学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15]。随着体育科技的发展,科学训练手段和方法不断促进竞技体育向人类极限挑战[16-18],要求教练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能较快地接受先进的科学训练手段,并具备迅速运用到训练、比赛中的能力。
建议高校对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采用聘任制,设立专职教练员岗位,构建教练员岗位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教练员带队训练的热情和职业精神。各单项协会建立系统、科学的教练员培训机制,加强教练员国内外交流学习,教练员若3年不参加执业培训,取消其教练资格,以此保证教练员执教能力的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