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学会2018学术年会综述
2019-11-24王科宇孟祥伟中国钱币博物馆
王科宇 孟祥伟 陈 祺(中国钱币博物馆)
2018 年9 月6-7 日,中国钱币学会2018 年学术年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本次年会共收到论文109 篇,内容涉及三大主题:“历史货币新出土、新发现”、“货币史研究”、“丝路贸易与货币”。
会议邀请周卫荣馆长和《中国钱币》杂志原主编姚朔民研究员做主旨发言。周馆长主旨报告的题目是:“货币起源与早期货币若干问题的再讨论”,提出了货贝基本职能是祭品和饰品,也是礼品和财富,可称为原始货币等论述,在货币起源的几个关键问题上,阐述了一系列新见解,给大家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姚朔民研究员就其新出版的《中国货币通史》,介绍了编撰的主旨和体例。该书是姚朔民先生对其三十年来学术研究的总结、归纳和展现,主旨在于说清史事。该书借鉴中国古代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史书的著述体例,以“事纪”和“传记”互为经纬,力求叙事完整生动,为广大的普通社会读者服务。
下文即围绕三大主题对年会论文进行综述:
一 历史货币新出土、新发现
廖林灵、韦文俊、何湘梅的《广西象州发现半两钱述略及相关问题探讨》,聚焦考古热点,披露了广西象州市境内发现的半两钱,通过对该批半两钱的考古类型分析和合金成分的检测,认为该批半两中有战国时期到秦统一时期的秦半两,并推测该秦半两是伴随秦帝国对岭南用兵而带至古代象州的。李小萍的《南海出水的南宋金银货币猜想》,通过对《宋史》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以及对南海一号沉船考古报告中出水金页、碎金块、银锭等的研究,认为在南宋的海外贸易中,金银的角色是双重的:当处于金银买卖的时候,是商品;当等值交换某种商品的时候,是货币。邵磊、岳涌的《南京出土南宋永光钱》,披露了南京赵家山石器遗址出土和采集到的12 枚钱币,其中就有一枚极其珍贵的永光钱,从出土钱币反映的南朝货币流通状况来看,官方铸币时断时续,流通环节中的钱币呈现出旧钱与新钱、官铸与盗铸共存的状况。黄维的《梁庄王墓入葬的小银锭—明朝的低成色货币及其社会文化现象》,对明代湖北梁庄王墓入葬的四枚小银锭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这类表面褶皱等信息显示该种银锭应该含铜量较高,推测可能是当时的伪造物。杨君在《新见萧粱五铢陶范考》一文中,披露了一批南京新发现的六朝铸钱陶范。作者介绍了陶范的形制特征,在对天监五铢进行详实的学术史回顾的基础上,认为翁树培、丁福保、罗伯昭等古钱学者并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天监五铢。作者从陶范厚度、颜色等方面,架构古代双面叠范铸钱的坐标系,并结合其形制,推断这批新见的五铢陶范为萧粱时期铸造“天监五铢”陶范。党顺民的《陕西咸阳出土楚国“蚁鼻钱”浅议》,以2018 年陕西咸阳渭河段出土的一批蚁鼻钱为研究对象,根据史料的梳理和周边出土文物的辅证,推测出战争因素是导致楚国蚁鼻钱流入秦都咸阳的最主要原因。刘翔的《宋代酒务抵当所—站在现代金融业的边缘》,介绍了一枚1974 年出土于内蒙古巴林左旗的北宋银铤,并以铭文为据分析了宋神宗熙宁年间设酒务抵当所的背景及其产生的经济影响。根据银铤形状及神宗成立抵当所的时间推定了银铤的相对年代,最早不过熙宁五年,最晚至北宋末年。张润泽在《尖足布“虑虒”及相关问题》一文中,论证了尖足布“虑虒”与迁中山王的上郡“肤施”并非一地,并从《穆天子传》关于赵国西北略胡、赵国民族结构等角度论述了“虑虒”“膚施”、“滹沱”等地名出现的缘由,认为这些地名的出现与赵武灵王西北拓地,开辟西北交通线有关。陈阳的《中国财税博物馆藏历代官铸银锭探析》,将中国财税博物馆藏银锭分成唐宋元时期银铤、明代银锭、清代银锭分别予以介绍,并重点介绍了田赋、盐税、关税和厘金相关银锭,并说明馆藏缺少唐至清早期银锭、宋金时期官锭和部分重要税种的相关铸锭,在研究中国财税体系中缺少一部分重要的实物资料。甘族耀、陶治政的《安徽省宿松县出土罐装银元兼谈当代钱庄业》,披露了2017 年在安徽宿松出土的一罐银元,指出出土银元包括清代“龙洋”、中华民国孙中山像开国壹元纪念币、袁世凯像壹元纪念币、墨西哥鹰洋等,部分银元的正面保留有当地钱庄、票号的墨书标记。作者根据宿松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清末明初宿松钱庄业的发展状况。陈祺的《宗惟恭与〈癖泉书室所藏泉币书目〉》介绍了《癖泉书室所藏泉币书目》这部泉学典籍,并记述了作者宗惟恭的生平,以及其作为民法学家、咫园藏书继承人和金石收藏爱好者的三个身份,介绍了书目的体例和内容,并就书目的价值与局限做了初步评价。
二 货币史研究
胡金华的《从考古发现再看西汉酎金及相关问题》,认为从考古发现的金饼看,文献中记载的西汉酎金色恶、斤两不足是真实存在的,但考古发现的色恶、斤两不足的西汉黄金并不一定是用于酎金。孟祥伟在《东汉货币经济初步研究》一文中,分析了东汉货币经济的特点,认为东汉货币商品经济的衰落,根源于东汉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即庄园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比重的不断增加。重庆市钱币学会的《宋代重庆地区货币的运行情况调查》,介绍了宋代重庆地区的经贸发展和合川区出水的钱币情况,认为合川区出水铜钱很可能是当年军需物资中士兵的军饷或是将帅官员的俸禄。王纪洁的《从定陵出土金锭铭文谈明代北京铺户制度》,通过对定陵金锭文物和明代铺户文献的梳理,认为明代白银货币化促使北京的铺户“纳银代役”。王显国的《从刑科违禁类题本看乾隆朝私铸问题》,认为清朝乾隆时期钱币私铸盛行,并表现出私铸案例规模较小,私铸铜钱数量不大的特点,但由于私铸案频发,全国私钱总量较大。汪圣铎的《清前中期银钱比价问题研究》,认为清前期官方虽然对银钱比价做了规定,但银钱市场比价与官方比价有较大偏离,并分析了始于乾隆年间的由银贱钱贵到银贵钱贱转变的必然性。王媛雪的《浅议清政府在不平等条约中的得益—以〈南京条约〉前后清政府关税收入为例》,介绍了《南京条约》签订前后清政府的关税收入,考察了关税收入增加与条约签订的关系,认为关税的增长为清政府增加了重要税源。朱清华、李东在《大江银行及大江银行币》一文中,介绍了大江银行的成立情况、业务开展和钞票类型,分析了大江银行币的反假防伪措施及木刻版的风格。徐海涛的《红色皖江—大江银行大江币初探》,从博物馆馆藏银行文献着手,亦对大江银行的成立和大江银行币的发行做了介绍和考证。冯金忠的《晋察冀边区银行货币防伪反假的经验借鉴与启示》,介绍了晋察冀根据地出现假币的情况及根据地的主要反假币措施,并以此为借鉴为当前反假工作提出了建议。周建明的《新桂系时期“桂钞”与“法币”的博弈》,介绍了民国时期桂钞与法币对广西金融市场的争夺,认为法币的进入没有改善广西的金融市场,反而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毛明霞的《沈鸿英发行货币考述》,介绍了民国时期广西军阀沈鸿英为筹集军费以个人名义和广西银行名义发行的广西银行纸币、广西临时军用票及银毫、镍币等,认为这些货币破坏了当地民生,但客观上限制了外省及外国货币的侵入,为广西东北部货币市场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李炳震在《民国湖南银行假币泛滥及反假》一文中,介绍了由印刷局及制假团伙伪造而形成的湖南银行假币泛滥的情况,并分析了假币的危害及反假措施,探讨了假币出现的缘由。刘旭光、周格华、曾立平的《湖南省苏维埃政权时期的银行与货币》,介绍和探讨了湖南苏区工农银行成立的背景、银元和纸币的生产与流通情况,以及货币的收藏与研究现状。金德平的《对上世纪40 年代“以金抑钞”的回顾》,对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四次发兑黄金的情形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20 世纪40 年代产生大量金锭的原因,在于民国政府推行的“以金抑钞”的政策。孟建华的《民国县乡机构纸币的特点、流通原因与启示》,介绍了民国县乡机构发行纸币的主体、名称、版别特点,并分析了县乡纸币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对现在纸币的启示。王信、郭冬生的《20 世纪上半叶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基于货币发行的视角》,从货币发行的角度梳理了20 世纪上半叶大清银行、中国银行和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在中国中央银行制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不同时期中央银行的发钞职能进行了整体评估。郑涛、杨沐、程超的《刍议人民币流通纪念币的流通之路》,从流通的角度对流通纪念币做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如果流通纪念币的流通和纪念功能做到相辅相成,将能构建出一个环保、高效的小额现金货币流通环境和货币文化氛围;流通纪念币的发行应采用面额常态化、识别常态化、发行常态化的方式。谭明的《中国黄金货币第一个高潮史概述》,介绍了楚国黄金货币的品种、使用领域、流通范围、流通数量,并对泥金钣饼、天平砝码进行了论述。
三 丝路贸易与货币
杨槐的《天可汗时代中亚方孔圆钱翻砂铸造探秘》,指出了唐太宗时期,国力强盛,四方臣服,中亚地区各族效仿开元通宝的形制,先后铸造发行了式样、厚薄、大小、质地、轻重大体相仿的方孔圆钱。作者结合文献资料和存世钱币的翻砂铸造缺陷特征来论证分析,认为唐前期中亚各国也已经采用了翻砂铸钱工艺。王永生的《丝绸之路上的圆形方孔钱:兼论五铢、开元通宝的国际货币属性》,以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传播中外文化的视角,分析丝绸之路货币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阶段,并以五铢和开元通宝两种钱币为例,论述其在丝绸之路上发挥的国际货币的作用及其意义。张翼的《从鉴真东渡看唐代货币的流通特征及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发挥的经济价值—基于〈唐大和上东征传〉货币史料的研究》,围绕鉴真东渡的基础史料《唐大和上东征传》展开探讨,分析了东渡携带的货币品种和版别,对其体现的唐代货币本位及流通状况,唐钱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国际货币职能,开元通宝对周边国家货币制度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范丽萍的《近代跨太平洋“银丝贸易”中的西班牙银元与墨西哥鹰洋—基于文化传播学的视角》,从近代跨太平洋“银丝贸易”中最常见的的货币,西班牙银元和墨西哥鹰洋入手,深入分析币面图案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从货币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中,透视货币文化背后的宗教文化、制度文化的交流。张星的《大帆船贸易白银流入对明清货币制度的影响及启示》,探讨了明朝时期国际大帆船贸易使得大量海外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白银货币化进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徐心希在《海丝贸易番银与清末民初福建金融业近代化—以近代福建钱庄的发展为例》一文中,该文充分利用了钱币实物、史料、民间文书等材料,介绍了明清时期大量流入福建的番银类别,指出番银流入对促进东南区域商品经济发展,活跃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近代福厦漳泉各地钱庄的发展和清末民初金融业的发展埋下了诱因。黄文波的《19 世纪暹罗陶瓷代币的解读—兼论其折射的华工形象》,首先廓清了“陶瓷代币”与“猪仔币”的概念,认为暹罗陶瓷代币是一种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并围绕陶瓷代币这一核心,从币面文字、材质、图案、形状等方面,捕捉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从而折射出的华工形象。林南中的《从晋江侨批看侨批信局的业务经营和诚信文化》,利用以海外华侨通过水客、信局以及金融邮政机构汇寄回国内的信件和汇兑凭证(简称侨批)等实物资料,介绍了晋江侨批信局及其业务经营,分析其体现的诚信经营理念和信用文化。
这三大主题是近年来钱币学、货币史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这次年会涌现出的这些颇有见解的文章,为年会增色不少。年会的成功举办,也有力推动钱币学、货币史研究向专业化、学术化、科学化方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