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疆银行纸币图说
2019-11-02内蒙古钱币学会
栗 杰(内蒙古钱币学会)
蒙疆银行是日本侵华时期在华扶持建立的伪政权金融机构之一,于1937 年至1945 年间掌控了今内蒙古中西部、山西省北部、河北省北部等地的金融业。
1937 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和操纵下,先后成立了三个地方性傀儡政府—察南、晋北、蒙古联盟自治政府。民国26 年(1937)9月4 日,察南自治政府成立,旧察哈尔省外长城线以南,内长城线以北的十县宣布自治,脱离民国政府管辖。10 月15 日山西省内长城线以北13 县与山西省分离独立,改称晋北自治区(图1)。10 月27 日,蒙古联盟自治政府成立,绥远省、察哈尔省的外长城线以北地区也宣布独立[1]。
图1 蒙疆政区图[2]
1937 年9 月27 日,察南自治政府改组原察哈尔商业钱局,成立了察南银行。察南政府在伪满洲中央银行的援助下共同出资发行钞票,回收旧纸币。察南银行即开始对察南、晋北、绥远地区原流通的货币进行收兑,包括察哈尔商业钱局券、山西省银行券、晋益当券、垦业银行券、盐业银行券、铁路银行券、绥远平市官钱局券、丰业银行券、土货商工券、中国银行券、交通银行券、中央银行券、河北省银行券等机构的纸币渐次回收[3]。由于无法及时印刷新纸币,作为应急措施,新成立的银行将伪满洲中央银行的东三省官银号等已收兑纸币改造为察南银行纸币。作为蒙疆银行的前身,察南银行券在蒙疆银行成立前亦曾作为临时过渡纸币(图2、图3)。
图2 东三省官银号改察南银行券(来源:赵涌在线)
图3 山西省银行加盖晋北自治政府券(来源:翁雪良先生藏)
图4 壹圆羊群(来源:赵涌在线)
图5 拾圆双柱(来源:赵涌在线)
之后,统辖察南、晋北、蒙古联盟自治政府的蒙疆联合委员会成立。蒙疆银行即是蒙疆政权在蒙疆地区内进行经济掠夺、搜刮战争资源的金融机构。蒙疆银行由察南、晋北、蒙古联盟三个自治政府出资组建,主要吸收、继承了原察南银行、绥远平市官钱局及丰业银行资产债务,于1937 年12 月在张家口正式开业,并在厚和、大同、包头、平地泉、宜化、怀来、涿鹿、张北、北京、多伦、丰镇、延庆、朔县、天津等地设有分行[4]。
蒙疆银行发行的纸币有百圆、拾圆、五圆、壹圆、五角、壹角、五分,共7 种面额,其中百圆券3 种、拾圆券2 种、壹圆券2 种、五角券2 种版别,另外还有五圆未发行票样和拾圆试色样两种版别,共计14 种票券。早期发行券种为百圆(亭子/骆驼)、拾圆(双柱)、五圆(白塔)、壹圆(羊群)共4 种;首期发行券为有厂名版,正面下侧居中印有“凸版印刷株式会社·东京”字样,其它券种在1938 年至1945 年间逐步发行。后期发行为无厂名版。
蒙疆银行纸币一览表[5] (单位:mm)
蒙疆银行纸币的票面设计独具一格,主题图案大都选用了风景、动物、古迹、寺庙等具有蒙疆地域特色的图案。只有五元券的三幅图案除外。
早期同时发行的壹圆券图案羊群(图4),伍圆、拾圆双柱(图5),百元亭子/骆驼(图6)设计风格相似:正面左上右下交叉印刷两对组号及流水号,并有总裁之印和副总裁印;壹圆券羊群、拾圆双柱正面中间小部分区域为景观图案,左右对称印刷汉字及阿拉伯数字面额。
百圆亭子/骆驼图案正面中间为汉字面值,左右各一幅景观图案。背面图案中除五圆有一幅景观图案外,壹圆羊群、拾圆双柱、百元亭子/骆驼均有满版花纹图案,中间印刷阿拉伯数字及字母面值,左右对称印刷蒙文面值。
第二批发行的五分、壹角与之前风格相似(图7、图8):正面花纹图案中搭配满版景观图案,汉字面值靠右侧印刷,左右印蒙文面值,只有总裁印,取消了副总裁印;背面花纹图案中汉字面值靠右侧印刷,左侧印蒙文面值。从这两个券种开始,取消了字母及阿拉伯数字的面值。
图6 百圆亭子/骆驼(来源:赵涌在线)
图7 五分绵羊(来源:笔者自藏)
图8 壹角骆驼(来源:笔者自藏)
紧接着发行的是五角券骆驼图案(图9)。这个券种发行时间与五分、壹角接近,不同的是正面汉字面值居中靠上印刷,两对组号也在上;总裁、副总裁印在下。从这个券种开始,正面没有再印刷蒙文面值,增加了阿拉伯数字面值。
剩余几个券种在蒙疆政权后期发行,拾圆骆驼与百元温都尔庙图案最大的特点是行名改到了居中靠下的位置,这种设计在同时期的其它纸币中比较独特。由于1941 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军费急剧上升,日本政府对蒙疆地区的经济掠夺进一步加剧,这时多数券种发行量较大,印刷的工艺水平也较初期大幅降低,如壹圆长城和百元喂羊的印刷质量相对粗糙(图10、11)。
蒙疆银行发行的所有券种都没有标注发行时间,但是从图案设计的规律,印刷工艺等方面可以侧面印证蒙疆银行各纸币的发行顺序。
五角纸币正面图案为“温都尔庙”(图12)。温都尔庙原址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北5 公里的德王府西侧,始建于1884 年(清德宗光绪十年),又名营造乐法广会寺,与德王府比肩为邻。温都尔庙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1981 年被夷为平地(图13)[6]。
图9 五角骆驼(来源:笔者自藏)
图10 壹圆长城(来源:笔者自藏)
图11 百圆喂羊(来源:赵涌在线)
图12 五角温都尔庙(来源:赵涌在线)
图13 温都尔庙[7](来源:《满洲·蒙古的大地·写真集》)
图14 五圆辽庆州白塔/古北口姊妹楼/故宫月华门(来源:笔者自藏)
图15 辽庆州白塔[8](来源:《亚东印画集·月刊合辑》第6 册第104 回)
五圆白塔/长城(图14),正面左侧图案为“辽庆州白塔”、右侧图案为“古北口姊妹楼”,背面图案为“故宫月华门”。辽庆州白塔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此塔原名“释迦佛舍利塔”,始建于辽兴宗重熙十六年二月(公元1047 年),因其通体白色,立于庆州故城西北部,故俗称庆州白塔(图15)。
古北口姊妹楼位于今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古至今就是内地通向松辽平原和内蒙古的咽喉要地,姊妹楼就是古北口长城一处著名关口(图16)。
(1)以矿区所在区域制定的总体发展规划、阶段发展规划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将每一项具体指标与发展目标进行对比,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采用阶段发展目标作为评判标准,有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目标完成情况,找出煤炭矿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月华门位于北京故宫内廷中路后三宫区,乾清宫西庑正中屋宇式大门,东西两侧的日精门与月华门,则象征着日月争辉(图17)[10]。
五圆五塔寺为未发行票样,目前发现仅存世一枚(图18)。五塔寺位于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建造于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 年至1735 年),原为慈灯寺(俗称五塔寺)内的一幢建筑(图19)。
图16 古北口姊妹楼[9](来源:《亚东印画集·月刊合辑》第2 册第18 回)
图17 故宫月华门[11](来源:《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1906 年版,第3 图)
图18 五圆五塔寺[12](来源:翁雪良先生藏品)
图19 五塔寺[13](来源:《亚东印画集·月刊合辑》第4 册第68 回)
图20 拾圆骆驼正面无流水号版(来源:赵涌在线)
拾圆骆驼正面分无流水号(图20)及有流水号版(图21),背面图案为“云冈石窟”(图22)。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14]。
百圆券(图23)正面图案为“莫力庙”。莫力庙位于今内蒙古通辽市西30 公里的莫力庙苏木,它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兴盛时在内蒙古东部地区成为同拉萨三大寺和塔尔寺、拉卜楞寺以及五台山相媲美的朝圣之地。这座塞外名刹在文革中被拆毁,现有建筑为2007年至2013 年复建(图24)[16]。
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绥远省银行组织包头、集宁、丰镇三分行人员分别接收了沦陷时期敌伪在当地设立的“蒙疆银行”“同和实业银行”与“兴亚当”等金融机构,停止流通蒙疆银行券。因当时市民持有法币不多,百元以下小票尤为奇缺。为此,省政府规定,暂借库存蒙疆币百元券与十元券共300 余万元,加盖“绥远省临时周转券”字样,与法币等值流通(图25)。1946 年开始以蒙疆币一元兑换法币四角的兑换率开始收兑蒙疆币。截至1947 年11 月30 日收兑完毕,共计兑回蒙疆币2.2 亿余元,兑出法币9000 余万元。至此蒙疆银行纸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18]。
图21 拾圆骆驼正面图案有流水号版(来源:赵涌在线)
图22 云冈石窟[15](来源:《亚细亚大观·月刊合辑》第2 辑)
图23 百元莫力庙(来源:赵涌在线)
图24 莫力庙[17](来源:《亚东印画集·月刊合辑》第1 册第5 回本书音译为茂林庙)
图25 蒙疆银行拾圆加盖绥远省银行临时周转券(来源:张宝舰先生藏品。正面有笔记书写:民26.12.5 日奴占之地域用票,背面有笔记书写:民廿六年日奴占领中国区域伪组织之票)
注释:
[1]〔日〕《北支那经济年鉴》(昭和14 年版),北支那经济通信社,昭和13 年(1938 年)12 月27 日,第1041-1042 页。
[2]〔日〕高津彦次:《蒙疆漫笔》,河出书房,昭和16 年(1941 年)9 月30 日,第41 页。
[4]〔日〕《蒙疆银行第五期业务报告书》,蒙疆银行,成纪735 年(1940 年)上半期,第22-23 页。
[5]〔日〕太田保著:《最新日本纸币在外银行军票图鉴》,万国硬币俱乐部,昭和51 年(1976 年)7 月31 日,第128-136 页。〔日〕《蒙疆银行第五期业务报告书》,第15-16 页。〔美〕《世界纸币标准目录》1368-1960 年第12 版,劳克斯出版社,2008 年,353-354 页。〔日〕《北支那经济年鉴》,第1166 页。
[6]高永厚:《苏尼特右旗往事(历史篇)》,中国蒙古学信息网(http://www.surag.net)。北京诚轩2011 春季拍卖会《邮品钱币》lot3970,2011 年5 月17 日,误将本处景物写为“百灵庙”,在此提出纠正。
[7]〔日〕饭山达雄:《满洲·蒙古的大地·写真集》,国书刊行会,昭和54 年(1979 年)8 月31 日,第144 页。
[8]〔日〕《亚东印画集·月刊合辑》第6 册第104 回,亚东印画协会,昭和8 年(1933 年)3 月。
[9]《古北口旧影遗珍》,古北口镇人民政府密云县史志办,第11-12 页。〔日〕《亚东印画集·月刊合辑》第2 册第18 回,亚东印画协会,大正15 年(1926 年)1 月。
[10]万依主编:《故宫辞典》,文汇出版社,1996 年2 月第1 版,第26 页。
[11]〔日〕东京帝室博物馆 编:《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1906 年版,第3 图。
[12]中国嘉德2015 秋季拍卖会《名家集藏·纸钞》lot7354,2015 年11 月18 日,143 页。
[13]〔日〕《亚东印画集·月刊合辑》第4 册第68 回,亚东印画协会,昭和5 年(1930 年)3 月。
[14]石长有:《中国钱币丛书乙种本之六:纸币图解(景物篇)》,中华书局2009 年6 月第1 版,第120-121 页。
[15]〔日〕《亚细亚大观·月刊合辑》第2 辑,亚细亚写真大观社,大正14 年-15 年(1925-1926 年)。
[16]崔宁、王宬:《莫力庙历史沿革与现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9 月,第36 卷第5 期。石长有著《中国钱币丛书乙种本之六:纸币图解(景物篇)》,第126-127 页误将本处景物写为“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在此提出纠正。
[17]〔日〕《亚东印画集·月刊合辑》第1 册第5 回,亚东印画协会,大正13 年(1924 年)12 月。
[18]苏利德:《绥远省银行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内蒙古统计2013 年5 月,第54-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