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实效为目标,以融合理念做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

2019-11-23王华祖

出版广角 2019年18期
关键词:印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选题

【摘要】自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主题出版工程以来,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无论图书还是电子音像选题都精彩纷呈。其中,高校出版社也有精彩表现,但近年呈下行趋势。文章对近五年高校出版社在主题出版领域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融合理念在主题出版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并就高校出版社如何做好主题出版融合提出一些建议,以为高校出版社在主题出版方面深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主题出版;高校出版社;融合理念

【作者单位】王华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18.007

一、 近年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的实效分析

1.2015—2019年高校出版社入选主题出版选题情况

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主题出版选题中,2015年高校出版社入选11种图书选题、2种音像电子选题;2016年高校出版社入选11种图书选题、1种电子音像选题;2017年高校出版社入选4种图书选题、1种音像电子选题;2018年高校出版社入选4种图书选题、1种音像电子选题;2019年高校出版社入选3种图书选题。

在选题方向上,高校出版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选题方面表现抢眼。这两个方向不仅与年份的联系相对较松,也与高校传统出版的方向相对契合,所以构成了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的基本盘,近5年相对收获颇丰。

在一些基本理论研究选题方向上,如“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经济新常态”等方面,高校出版社也有所斩获;在一些年份选题上,如“建党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十八大相关选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方面,高校出版社表现平平,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个别主题出版强社外,鲜有出色表现;在重大理论研究和阐述方面,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高校出版社表现一般。2015—2019年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的入选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近五年来,不仅主题出版入选选题总体呈下降趋势,高校出版社入选选题也呈持续下降趋势,能够入选主题出版的高校出版社数量明显下降。近三年来,入选的高校选题基本集中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两家。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为国家主题出版的“专业户”,每年都有多个选题入选,选题方向在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呈现多元化态势,“一专多能”也许是该社多年来选题持续入选的奥秘所在。

2.2015—2018年主题出版的产业规模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每年发布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下称报告),对主题出版的规模均有专门的模块阐述。在年度单品种累计印数排名前10的图书中,2015年的主题出版图书占了5种,其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年度总印数超过400万册;2016年的主题出版图书占了5种,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总印数超过5200万册;2017年,年度累计印数超过100万册的主题出版图书品种达17种,其中8种进入印数前10,176种年度主题出版图书单品种平均印数6.8万册,是书籍单品种平均印数的4.9倍;2018年,年度累计印数超过100万册的主题图书达35种,7种主题出版图书进入印数前10,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年度累计印数超过3200万册,年度主题出版图书单品种平均印数27. 8万册,相当于书籍单品种平均印数的18.6倍。

从总局发布的报告中不难看出,主题出版的相对占比和绝对印数都在稳步增长,这说明主题出版在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持续提升,形势喜人。但查阅开卷数据等,我们发现高校出版社的图书品种年度累计印数达100万册以上的并不多见,个别出版社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表现尚可,但其累计印数也就在100万册左右。仔细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发行渠道的差异所导致。

二、 融合理念在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领域的多维度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明确提出,要推動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出版格局。高校出版社作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合方面做了较多尝试,在主题出版领域也得到多维度体现。

1. 策划融合:科学布局,立体研发,长期规划

从历年国家公布的主题出版选题入选情况来看,人民出版社是入选主题出版项目最多的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入选主题出版项目最多的高校出版社。仔细分析其选题主题和形态不难看出,这两家出版社每年入选的选题都涉及总局公布的多个方向。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基础上,每年总能在新增的选题方面有所斩获。这样的成绩与该社在选题策划上的规划和布局密不可分。

该社社长李永强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为传统人文社科大社,始终坚持红色出版、理论出版的方向,在思政主题方面有深厚积淀。出版社从选题策划阶段就开始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主题出版布局,设计多层次、多向性、多元化的产品线,包括纸质图书、音像电子产品等多个模块;同时,出版社坚持长期规划,组织人员承担相关社科课题研究,从而保证每年都有优秀的作品入选,促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为我国当代主题出版的重镇。

高校的优势是研究,许多高校出版社承袭了这一特点。从我国主题出版高校出版社入选选题的脉络可以看出,高校主题出版已从初期的简单对应总局要求,发展为科学布局和长期规划,立足于主题出版的基本模块,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进行深耕,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重大事件或重大纪念日的时间节点进行先期规划。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近年来的入选结果一再验证这个道理。

2.组织融合:承上启下,互联互通,相互作用

主题出版是国家意志的文化体现,也是国家宣传主导方向的风向标,以及社会价值的代表性体现。因此,出版社如何抓住每年总局通知的精髓?作者写作时如何体现相关主题的要义?又如何让总局认识到相关作品的价值?研讨会无疑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融合形式。

在此情境下,出版管理者、出版单位和作者都可参与其中。相关出版单位可以围绕主题出版举办或参加研讨会,相关领导的发言能够为主题出版指明方向,与会兄弟出版单位的发言和讨论可以提供参考思路,作者的讨论亦有可能摩擦出创新的火花。这种融合是一个互联互通、相互反馈的过程,可以加深出版管理机构、出版单位和相关作者对彼此的了解,互为融合,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都是高校主题出版组织融合的代表性践行者。

此外,对作者的发掘和培育也是组织融合的一种体现。传统选题方向,如基础理论选题,关键是找到合适的作者。这类作者必须既有学术权威,又有端正的学术品位,从而保证作品的高度和严谨性。在这方面,高校出版社应该说具有天然的优势。

高校出版社往往背靠强大的母体大学资源,在学科领域容易能找到著名的学者;但同时,高校出版社又常囿于母体大学的专业范畴,没有立足全国甚至全球视野去寻找最合适的作者。一些新增的选题方向或新兴研究方向,由于相关研究还没有形成体系,无形中增加了遴选作者的难度。这就要求出版社用战略的眼光去培育作者。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通过“东京审判出版工程”项目,促进“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的设立,而该中心的设立又促进出版工程后续产品的研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迄今,“东京审判出版工程”已经获得五期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因此,高校出版社应立足于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不断充实主题出版的作者资源,从而保证主题出版的源头活水。

3.形态融合:纸质化、数据化、影视化

《盗墓笔记》图书、漫画、手游、电影的风靡,可以说是出版多形态融合的经典,《甲方乙方》《红高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热播电影或电视剧,同样是形态融合的典范。这种基于图书的深层次开发、全媒体融合,是今后传统出版行业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许多人认为,主题出版是一个相对严肃的出版领域,全媒体开发并不容易。但近年来,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为主题出版的全媒体开发拓展了空间。

纸书是主题出版的传统形式,各类出版单位都轻车熟路,在此不再赘述。数据库是主题出版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国内各高校出版社在相关领域均做了积极尝试。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基于“一库两服务”的方针,将品牌出版物数字化,打造以数据库为基础的融合平台,并搭载成熟的知识付费渠道,提供基于学术背景的在线教育服务以满足大众阅读需求。该社基于品牌图书项目“东京审判出版工程”,开发了“东京审判”文献数据库,并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奖”;基于《犹太人在中国》图书项目,开发了“犹太难民与中国”数据库;基于《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系列图书,开发了“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系列微库。这些数据库的购买或试用单位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图书馆等近百家单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听书、微视频是纸质图书的有效延伸。近年来,得到、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知识付费平台的出现,为纸质图书的可听化、可视化提供了有效支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基于主题出版开发的《蒋丰说十大日本侵华人物》《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有声书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影视方面,“学习强国”平台的上线为主题出版的影视化提供了诸多可能。如“快闪”栏目下的“中国相册”“最美中国”“画报中国”可以集中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诸多成就;“最美中国人”“故事”可以深度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故事和中国梦等内容;“实践”“人物”“科技”“文化”“党史”等栏目可以跟主题出版的诸多方向紧密结合;“阅读文章”“视听学习”和“答题”等多个学习任务,也为相关主题出版成果展示提供了广阔空间。主题出版的最大意义在于社会价值的实现,高校出版社应把“学习强国”平台作为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窗口,积极呈现本社主题出版的相关成果。

4.营销融合:立体、跨界、延伸

在每年新书出版品种达二三十万的今天,好的作品也需要好的营销。主题宣讲、书展活动、线上宣传、线下签售、专题研讨等都是较好的营销方式,需要组合进行。在宣传路径上,传统纸媒虽然必不可少,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也是必要的途径。在宣传时机上,出版社要根据产品性质、受众等进行科学规划,决定是短期集中宣传,还是长线持续报道,要相机而动。

2019年中宣部明确提出把“充分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主题出版的重要方向。主题出版作为国家意志的文化体现,其成果向外展示和输出也成为图书营销的重要方向。近年一些高校出版社在海外书展和多语种版权输出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实现了英语、韩语、日语、阿尔巴尼亚语、阿拉伯语、马其顿语多语种版权输出;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2019年更名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为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的文化自信。

三、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融合的建议

随着传播渠道、呈现方式、阅读习惯和用户体验的变化,主题出版融合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提供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是立足根本,加强内容建设。主题出版的特色就是內容,产品形态的根基也是内容,读者消费的核心还是内容。要做好主题出版融合,首先要强化内容建设,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需求和消费习惯,深挖现有资源,补充短缺资源,立足差异化发展战略,开发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二是转换思路,变简单的“互联网+”为“互联网融”。“互联网+”概念曾一度泛滥,很多出版社认为只要和互联网沾边,就可以归入其中。但喧嚣的背后仍是粗放的运作模式,并没有实现1+1>2的诉求。在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出版社应该创新思维,用融合的思维去考虑主题出版的多元化发展。

三是优化制度,夯实发展基础。在目前形势下,速度是市场化的要求,技术是内容呈现的手段,营销是价值变现的途径,人才是实现目标的抓手。高校出版社要以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完善相关制度,从而为主题出版融合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随着2018年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划归中宣部,主题出版的遴选标准势必进一步提高,选题的申报竞争也势必更加激烈,这对出版社的资源积淀、管理体系和运营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高校出版社在主题出版方面并不占天然优势,大多数出版社将在主题出版中越来越边缘化,最后剩下的必将是那些充分利用融合理念进行战略规划的佼佼者。高校出版社要想在主题出版领域有所作为,必须深入学习先进出版社的成功经验,融合发展,科学布局,做个“有准备的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胡心婷. 从2015—2018国家“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浅析主题出版策划之道[J]. 科技传播,2018(18):172-173.

[2] 何军民. 关于主题出版三个维度的分析——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选题为考察对象[J]. 中国出版,2018(1):21-24.

[3] 李永强,刘莉. 新时代高校出版单位主题出版的功能定位及策略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19(6)50-55.

[4] 韩建民,熊小明. 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八大转变[J]. 出版广角,2018(6):6-8.

[5] 李永强. 出版企业媒体融合的内容建设挑战及应对策略[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9-05-24.

猜你喜欢

印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选题
The Research of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2015年全国期刊业基本情况
2014年全国期刊业基本情况
2011年全国期刊出版基本情况
主要刊期的期刊出版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