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电影《记我的母亲》中的人物与叙事风格解读

2019-11-23翟小华

艺术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解析

摘 要:在世界近代历史中,日本属于较早接触欧美文化的亚洲国家,而且在脱亚入欧的历史进程中也较早的将多元化情感融入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日本的情感类电影也一直具有良好的口碑,特别是对人物情感的描绘更是具有独特的韵味。《记我的母亲》讲述的是被掩藏和歪曲了的母子情感,但是导演采用的表达形式却给人一种舒缓的节奏,看似平缓的风格却包含着千丝万缕的感情。本片获得了第3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的提名,本文基于这部电影对亲情疏离感的描述、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情感张力的体现3个方面进行探析和解读,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日本电影;《记我的母亲》;人物描绘;叙事风格;解析

0 前言

亚洲电影在世界影坛中一直都以情感类电影著称,其中日本电影更是独树一帜。日本电影从剧本结构到拍摄画面,再到演员对人物的理解,都在情感类电影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同时也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建立起自己具有特色的叙述方式。现代日本社会中的人们表面上看着彬彬有礼,但内心情感非常丰富,因此,情感类电影占据着日本电影市场的重要地位。《记我的母亲》是根据日本文学泰斗井上靖的半自传体同名小说改编,虽然整部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景设置,也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架构,但是,电影中细水长流的情感和娓娓道来的诉说让人欲罢不能,并时不时地触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部电影在日本电影史中极具代表性,本片第一人称的视角是著名作家伊上洪作,他在年幼时以为遭到了母亲的遗弃,因此,在心中对母亲产生了怨念。经过生活的磨砺,以及对人生的感悟,真相是从母亲糊涂之后开始渐渐显现,他终于了解到了母亲当年的苦衷,在人生的下半场,主人公对母亲有了新的认识,母子之间有了新的开始,最终男主陪着母亲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1 《记我的母亲》中对当代日本社会亲情疏离感的描述

阿尔茨海默病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电影的主线正是以男主人公的母亲患上这种疾病作为主要线索,将故事环节逐一串联,形成了完整的脉络,让观众看完后跟着男主人公一样恍然大悟地了解到母亲的用心良苦。[1]由于男主人公一直认为母亲在他年幼的时候抛弃了他,心中一直有无法排解的怨念,但是到了母亲的晚年又不得不去照顾她。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下,演员通过精湛的演技将主人公的内心波动和细节拿捏得非常到位,让观众能够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男主“拧巴”的心态。在日本的文化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并不同于我们中国,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一般亚洲国家的父母与子女之间都有一种互相依靠的情感,但是日本文化更加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例如,在中国会有父母帮着带孙子之类的传代情感,但是,在日本,子女成年后一般父母不会再有什么照顾和帮衬。我们经常能在日本电影中看到“请多关照”“给您添麻烦了”“实在不好意思”之类的话语,这是因为在日本的文化中,每个人都不要给别人带来不便,即使是亲人之间,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在影片中深刻感受到当代日本社会亲情的疏离感。在《记我的母亲》中,由于男主心中对母亲有着一定的怨恨,导演原田真人通过男主人公的小女儿琴子在喝醉酒的情况下,将对父亲的不妥之处吐露出来,并在日常中对奶奶加以悉心照料的方式,让男主与母亲之间的矛盾缓解,同时也让男主对自己内心的怨恨有所反省。母亲年迈以后由于患病需要有人照顾,此时三名女儿互相之间的推诿,直接反映出了当代日本的亲情疏离感。[2]当父亲去世,女儿的反应也异常平静,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悲恸。母亲在去往儿子家中时,嘴里一直念叨着遗弃老人的故事,一方面是表达对女儿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是在对自己会“拖累”儿子而感到“抱歉”。照顾老人成为日本当今儿女的一种负担,表现出了日本社会中渐行渐远的亲情,导演通过细节描写想让更多的人重视目前日本社会亲情的疏离感,唤醒传统的恩情与赡养义务。

2 人物内心情感采用舒缓叙事的方式细腻表达

由于男主人公的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所以很多故事都是以一种回忆的方式传递给观众,对于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在母亲时不时被唤起的记忆中进行表述,徐徐讲述着1959年至1973年的漫长岁月,整个电影的节奏显得特别舒缓,给人一种平叙方式的涓涓细流之感。在我们普通人的印象中孩子的童年记忆应该是父母占据着绝对主导的位置,孩子的生活应该也和父母联系最为紧密,但是,在电影中男主人公的童年是灰色的,他被长期寄养在奶奶家,童年印象最多的是仓库,由于缺失母爱,在他长大之后对母亲也有一种抵触情绪,男主的小说中经常会出现家人的身影,但是对于母亲却显得十分谨慎,似乎在刻意隐藏着什么,不愿意更多的提及,但是也并没有达到“仇视”的地步。在没有排解自身情绪之前,母亲虽然和自己同在一个屋檐下,但是更多的是一个家庭中符号性的人物,接触但不会深入,顾及但不愿更多,母亲是男主生活中不愿回望和沟通的角色。即使在母亲的八十大寿庆典中,每个人都露出了笑容,但是,男主的微笑更像是“挤出来”的,显得尤为不真实。[3]男主的小女儿在生活中察觉出了父亲的异样,而且由于母亲年纪逐渐增大,发病的时候会忘记各种事情,会时不时回忆男主小时候的生活场景,并拿出笔记回忆,在其中记录了当时不得以抛弃儿子的心理活动,此时的男主才逐渐了解到母亲的真实内心感受,但是这样的情绪起伏在电影的衔接上却又平静异常,并没有大波澜。

3 情感张力在电影《记我的母亲》中的体现

虽然电影讲述的方式非常平静,但是在整体的表现上具有很强的内心情感张力,这些张力并不是用丰富的画面展现,也不是靠结构冲突吸引眼球,而是在影片中的细节描绘中展现出来。譬如,故事的开始是父亲去世那场戏,男主回到老家看望父亲,已经在弥留之际的父亲忽然发力握住男主的手,由于病入膏肓,想说的话无法表达,但他却很想在临死前告诉男主,此时父亲的表情異常痛苦,面部的挣扎和渴望的眼神将内心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导致男主回到东京后都无法忘记父亲临走前那复杂的表情和眼神。又如在母亲患病之时会不断地喃喃自语,最常念叨的是一首男主人公年幼时爱唱的童谣,“天晴了、雨停了,学校冒出了很多小水塘,可是我最喜欢的,是和妈妈一起渡过的海峡……”。由于病情不断加重,母亲不断重复念叨“和妈妈一起渡过的海峡”这句话,正是由于母亲抛弃男主去台湾,日本和台湾地区之间是大海,这个电影符号成了角色之间的分离意象。男主逐渐对母亲的情感有所了解,当男主的女儿去夏威夷读书后,男主立刻体会到了母亲当时与自己孩子分离时候的痛苦,电影在此时将感情渲染到了极致,情感张力在电影中也表现到最高点。

4 结语

电影《记我的母亲》可谓是日本电影历史上,关于情感类叙事故事的上乘佳作,在讲述故事的节奏上舒缓平静,看似没有故事冲突,却在平叙中抓住了观众的内心。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加上演员的精湛演技,让观众欲罢不能,同时导演还在电影中强调了当代日本社会亲情的疏离感,将整体的家庭情感矛盾跃然于画面,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家庭情感是电影永恒的主题,我们中国电影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要积极吸取日本电影中的优秀元素,在其擅长的叙事手法和情感变化上加以采纳和利用,为日后我国电影的蓬勃发展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尹航.论21世纪日本电影题材与内在形式的多元化发展[J].电影评介,2018(17):45-47.

[2] 吴小梅.日本电影《记我的母亲》的人物与叙事风格解读[J].电影评介,2016(4):54-56.

[3] 张素文.日本女性电影叙事学分析[J].电影文学,2018(19):58-60.

作者简介:翟小华(1980—),女,山西阳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解析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看破解析几何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相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