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涡”戋识

2019-11-23李金坤

寻根 2019年5期
关键词:浅笑朱熹

李金坤

“梨涡”,是中国文学史上形容女子浅笑酒窝、妩媚动人的一个专属名词。“酒窝”也称“米涡”。“米涡”是说女人肤色如玉,涡儿极浅、极小,颇有美感,然却不若“梨涡”动人。“梨涡”之“梨”,形容女子的脸颊白皙,如雪白之梨花,彰显女子鲜嫩水灵而美艳可人之魅力。白居易《长恨歌》尝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描写杨贵妃泪流满面的情形,将她白嫩丰满的脸庞比作美艳绽放的梨花,生动迷人。“梨涡”一词,就字面观之,已构成视觉审美效果;就音节论之,似已充满听觉审美感应。面对如此美妍之意象,微闭双目,稍作遐想,一位轻颦浅笑、含情脉脉、妩媚娇妍、风情万种的美人便会飘然而至,让你赏心悦目。故而对于“梨涡”一词之源流略加梳解,将是一件有趣的事。

“梨涡”,原作“黎涡”,出自宋人朱熹《自警》诗:“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黎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诗人借宿于湘潭梅溪一家胡姓客栈,看见墙上有胡铨题写的一首诗,为其浮艳轻靡的内容而深感震惊。那么,朱熹为何要“自警”呢?欲解其意,当先了解同时代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六所记载胡铨风韵本事的内容。其云:“胡澹庵十年贬海外,北归之日,饮于湘潭胡氏园,题诗云:‘君恩许归此一醉,傍有梨颊生微涡。谓侍妓黎倩也。”胡铨,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与欧阳修、杨邦、周必大同誉为“庐陵四忠”,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金人渡江南下,胡铨募乡丁助官军捍御。后除枢密院编修。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后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兵部侍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卒,赠通议大夫,谥忠简,有《澹庵集》等传世。胡铨的一生忠诚正直、恨贼爱国,正如其《乾道三年九月宴罢》诗所云:“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胡铨因与投降派势不两立,曾被流放二十余年,却始终坚持抗金反和,风骨铮铮。

胡铨当年题写胡氏客栈的全诗,朱熹尚有幸看到,而今,我们已无缘可见,只能从《鹤林玉露》中知道“君恩许归此一醉,傍有梨頰生微涡”的残句了。此二句是说,诗人长期流放在外,一旦得到皇上的赦归,内心自喜,别有庆幸,遂在胡氏客栈里饮酒自贺。此时的他,不但有侍女在一旁殷勤侍候,而且还能欣赏到她微笑时自然泛起的浅浅酒窝,真乃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之人生快事也。在美酒刺激与美人悦目的双重作用下,对于长期遭贬、九死一生的诗人而言,情不自禁地表达一下自己喜悦难忍的情怀,实在是正常不过的体现,这在常人看来原本是用不着大惊小怪的。然而在一班道学家看来,胡铨竟然见色生情,滋生韵事,屈身折节,忍辱偷生,岂是英雄豪杰所为?其中抨击最为厉害的当推晚于胡铨近30年的南宋道学领袖、大理学家朱熹。

朱熹虽然对胡铨气节人品也颇为敬重,但对他“傍有梨颊生微涡”这一风流韵事却相当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在其上述《自警》诗中已暴露无遗。诗中明显表达对胡铨这位家乡前辈所谓“淡尽雄心误苍生,醇酒美人娱晚年”的行为很不以为然的态度。诗人正襟危坐、一本正经,郑重告诫世人说“人欲”比洪水猛兽更可怕、更危险,不知有多少人因放任“人欲”而误了美好前程,甚或“卿卿性命”。朱熹此诗之本意,旨在以胡铨风韵之事作批判的靶子,来警醒世人及自己要“克人欲”而“存天理”,不可堕入“人欲”之深渊。朱熹坚持他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哲学,视感情和欲望为大逆不道,认为英雄不能有七情六欲,这完全是站在理学家的立场来看问题的。他以坦坦君子、赫赫英雄乡贤前辈胡铨的一次艳遇来作为批判对象,委实有点小题大做、求全责备了。胡铨此举,与那些整日沉湎酒色、醉生梦死于温柔之乡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昏君佞臣们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胡铨在政治上有怒目金刚的一面,在情感上有柔情似水的一面,这正是胡铨真实人性的体现。清人昭《啸亭杂录》云:“自古忠臣义士皆不拘于小节,如苏子卿娶胡妇,胡忠简公狎黎女,皆载史册。近偶阅范文正公、真西山公、欧阳文忠公诸集,皆有赠伎之诗。数公皆所谓天下正人、理学名儒,然而不免于此,因知粉黛乌裙,固不妨于名教也。因偶题诗云:‘希文正气千秋在,欧九才名天下知。至今二公集俱在,也皆有赠女郎词。”其中所提者都是宋代大名鼎鼎的人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不也曾发出过“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浩叹吗?可见,像胡铨这样的风流韵事,在宋代士大夫阶层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他们的聪明才智与丰功伟绩,他们对时代做出的不朽贡献,断然不会因其风流韵事而黯然失色。

清人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云:“柔情不为刚肠减,也似黎涡笑对时。”民国才子徐志摩的新诗《她是睡着了》写道:“可爱的梨涡,解释了处女的梦境的欢喜,象(像)一颗露珠,颤动的,在荷盘中闪耀着晨曦!”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有一首《自题影照》诗云:“前因后果问如何,眼阔心空且放歌。浮海十年家国事,闲情留取付梨涡。”他以自嘲的口吻,说自己为国家大事奔波多年,无所作为,以后要专心享受夫人笑面若梨涡的脉脉温情了。

由黎彼得作词、许冠杰谱曲的流行歌曲《梨涡浅笑》,则是一首专门叙写一位男子为“梨涡浅笑”之美女神魂颠倒而悲欢梦幻的歌曲。歌曰:“梨涡浅笑/可知否奥妙/寂寞深锁暗动摇/魂消魄荡身飘渺/被困扰/怎得共渡蓝桥/梨涡轻照/映出花月调/但望相看慰寂寥/时刻与共享分秒/愿折腰/今生效同林鸟/梨涡浅笑/似把君邀/绮梦轻泛浪潮/春宵犹未觉晓/梨涡虽俏/悲欢竟逆料/乐极痴恋变恨苗/情丝寸断一朝了/梦已消/花依旧玉人杳。”在这里,古色古香的“梨涡”一词,其意蕴之外延又进一步扩大至酒窝百媚、风情万种之绝代佳人的代称了。真可谓:“梨涡”嫣然生妩媚,百世流芳自妙神!

猜你喜欢

浅笑朱熹
你和我
朱熹“撤广告”
刺梨花
任尔东西南北风
春日
朱熹“撤广告”
那一抹浅笑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Happy Moment
朱熹治足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