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2019-11-23古若鹏

劳动保护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调试检修

文/古若鹏

当我们谈到设备安全管理时,不应将本该全员参与并对此负责的工作过度集中在某个部门或某个人身上,要考虑其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所有的设备事故都可以叫设备安全事故,但所有的问题不应都称为安全问题。笔者以设备使用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为主线,结合工业制造企业管理的“人、机、料、法、环”五要素,谈一谈专业设备管理的思路。

首先,应明确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设备的管理制度,规范明确设备购置、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停用、报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职责和要求。其次,落实“分级管理”,各层级单位对照各自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工作,各专业及职能部门对各自线上的工作负责,并向下做好服务与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设备购置、安装、调试期间。设备属于未交付状态,企业各部门都要参与其中,负责采购或项目引进的部门应负责设备的管理,起到总协调的作用。购置前,采购或项目引进部门协调公司资源,提出相应技术标准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其次要将安装和调试期间的相关管理要求在合同中进行明确,如安装人员资质、现场施工要求等。在安装、调试期间,要督促厂家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合同条款,组织做好验收和整改,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达到相应技术标准。

设备运行期间。设备正式交付并运行,各专业及职能部门负责设备的管理,向下做好服务和指导,设备使用单位应主要负责设备的管理,落实各项管理标准及要求。在此期间的设备安全管理,人力资源部门要保证各岗位操作人员的人数、资质与岗位的匹配性,并根据岗位组织制定相关培训计划并实施培训;生产管理部门要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严格执行,避免设备超负荷运转;设备管理部门要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尤其是预防性维修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整改,组织做好相关设备的资质管理、检验检测,满足设备的合规性要求;采购部门要保证采购的物料适合设备加工或符合设备运行的参数标准,并且不能机械性地实现零库存,尤其是在关键零部件上,要保证设备故障时能及时更换相应部件,以防设备带病运行;技术部门要根据现场实际编制好设备操作规程,保证各区域安全间距等符合要求。

设备检修、停用、报废期间。此期间,各单位的管理职责就是保证变化环节受控。若是委托外部检修,项目引进部门要组织做好资质审查、合同及安全协议的签订,督促检修过程安全措施的落实,检修施工单位应制定检修方案,经由企业评审通过后严格实施。若是内部检修,应由设备管理部门或使用单位组织制定检修方案,经评审后组织实施。检修后投入使用前,设备管理部门作为专业管理部门,应组织做好安全评估。停用及报废期间,各部门按职责做出自己的规定动作,不可凭经验、凭想象,高估或低估其他部门的安全行为。

总的来说,在企业设备安全管理理念上,应将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当成管理问题解决,并不断强化这一理念,努力做到关口前移。由于企业的管理构架、所处行业以及安全需求的不同,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顶层设计上谋划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但应避免过度集中于某个部门或某个人。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调试检修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检修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FOCAS功能在机床调试中的开发与应用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调压柜的调试与试运行探讨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