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间书画馆張大千的摹古之路

2019-11-22国风艺术在线

意林彩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唐伯虎石涛张大

国风艺术在线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畫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也是当今艺术市场上作品拍卖价格居高不下的艺术家之一.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篆刻、诗词,张大千都无所不通.被誉为“至今最负盛名的国画大师”,更是被徐悲鸿称作“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干的画风工写结合,将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在泼墨与泼彩方面,为中国画开创了全新的艺术风格。而他取得这般辉煌成就的关键所在,与其早期专心研究古人书画,墓古临古的绘画习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也正因为对墓古的极高热情,使得张大千身兼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和作伪高手等多重角色于一身。

张大千在绘画上“抄”的能力之高,让许多人赞叹不已。犹如一部高端复印机,他的仿作足以达到难辨真假的地步,就连许多大收藏家和鉴赏家都难以辨认。不过,拥有这项“超能力”的张大干,除了自己研习以外,还顺手创作出了许多名家的伪作。

但张大干在海量的“抄袭”“临摹”“造假”中,练就了一身传统绘画的深厚功力,为之后登上一代艺术宗师的神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台湾书画鉴赏家、史论家傅申曾这样形容张大子非同寻常的”抄”功,“他是身上拨一根毫手,要变石涛变石涛,要变八大变八大,要变唐伯虎就变唐伯虎”。看来,张大千在几十年的墓古修行中,练就了“齐天大圣的七十二变”,千百年来的传统艺术在他笔下随时信手拈来。

在摹古中尝尽甜头的张大干,自然是为了能研习更原汁原味的艺术佳作愿意付出各种代价。可以说,他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墓古发烧友”,为了”抄”,更是不远万里,一掷千金。

1941年,张大干率门下弟子远赴敦煌研习石窟壁画,这一画就是将近三年。除了路途遥远,张大干为了此行此举可谓历经千辛万苦,甚至借债5000两黄金。他一猛子扎进去,就为将石窟壁画研究到极致的透彻。这个墓古狂人,“一口气”临墓了自十六国到元代历朝历代的壁画多达276幅,数量惊人。

之后,中国掀起的“敦煌艺术热”正是与张大干的大量临摹尤为有关。这些作品更是为敦煌石窟艺术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张大干在艺术上,尤其是人物画领域的造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虽然“抄”的动作看似相同,但这些临摹作品的意义非同寻常。北朝唐五代的石窟壁画鲜有人能亲眼看到,张大干此举使得世人得以感受国宝的艺术魅力,也为整个民族,甚至是世界艺术的发展打开了全新局面。此外,为了满足自己墓古的崇敬之心,张大千都是真金白银地将原作买回家欣赏并收藏。所以,张大干也是中国近现代一位藏品极为丰富的资深藏家。

张大干的女儿张心庆曾说:“父亲尤为欣赏石涛、朱耷、唐伯虎、郑板桥等人的作品,遇到真迹绝对不惜重金。为此宁可不吃不喝,甚至搭上安家置地的本钱也要拥有。”

在这一点上,张大千的任性堪比当前新生代网红苏大强,那句经典台词再应景不过:“我不吃,我不喝,我就要钱。”在此,张大干的版本无疑是:“我不吃,我不喝,我就要买。”

身为“石涛专家”的张大干,确实拥有的石涛真迹最多。他曾经收藏石涛真迹多达5叩多幅,可见其疯狂程度。

但值得一提的是,张大千的这些银子绝沒有白花。他与一般收藏家、鉴赏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由此了解到古代书画的风格和源流,还大大开阔了艺术视野,使历代艺术精髓为其所用。通过不断地耳濡目染和勤学苦练,张大千的艺术创作明显受到这些藏品的影响,开始出现新的面貌。

“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干,在绘画的造诣上天赋异稟,他“抄”遍了中国千百年来几乎所有传统艺术佳作,练就绝世武功。

猜你喜欢

唐伯虎石涛张大
清朝画家石涛“北漂”记
唐伯虎戏商人
唐伯虎赞画
张大勤
唐伯虎送画
石涛生卒年研究综述
《苍松秋色》
超级健忘症
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