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剧里的妈妈脾气总那么差
2019-11-22贾小凡
贾小凡
“我妈上电视了”
最近不少年轻人反映:我妈上电视了。
因为海清、黄磊、陶虹主演的电视剧《小欢喜》里,那些妈妈和自己上高三的儿女相处的样子,简直就是同一个中国同一个妈。
作为《小别离》的姊妹篇,《小欢喜》讲的是中国高中生家庭的现实故事。黄磊和海清还演普通家庭的两口子,甚至连角色名字都没变。他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海清自然还是那个着急上火苦口婆心担当。最要命的是,那些数落你成绩不好、不上进、整天不着调的专属台词从海清嘴里说出来,简直让人梦回成天和妈妈干架的青春期:
“你知道你高几了吗?”
“该操心的你不操心,不该操心的你瞎操心!”
“你别叫我妈,我不是你妈!”
最后总会落到永远不会出错的中心思想:“跟你爸一个德行。”
陶虹扮演的妈妈,既是金牌讲师,也是单身母亲,双倍的压力让这个角色的行为和动机都显得更为偏执。为了让女儿专心学习,房间装了隔音材料,安了能从外面监视的玻璃,爸爸给她买的乐高礼物不许收、零食不能吃;誓师大会上女儿写下的心愿,她非让女儿改成“高考七百分”。最让观众觉得窒息的莫过于女儿从第一名下降到第二名,妈妈严厉地数落道:“这次考成这样了,那下次呢?下下次呢?高考呢?”仿佛第二名就已经万劫不复。
在这些“过于真实引发不适”的情节背后,有一个现象是很耐人寻味的:这几年聚焦中国家庭教育题材的电视剧里,总少不了一个为了子女学习而过分焦虑的母亲形象。与此同时,这些剧里的父亲形象往往都和母亲的急迫高压形成富有戏剧性的对比。他们对待孩子的学业时心态比较平和,更尊重孩子的快乐和自由,还总是在母子战争中充当和事佬。
只要有了这两种冲突激烈但有代人感的人设,加上生活化的台词和演员到位的演绎,就一定能赢来一片感叹:太真实了。
真实从何而来?
跳出电视剧,更令人好奇的是,这种无可撼动的真实感是怎么来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最基本的解释。
在社会新闻里,不难观察到,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教孩子写作业”视频里,气到发出死亡怒吼的一般都是妈妈;被曝光的各种家长群聊天记录里,写小作文竞选家长代表的、汇报孩子写作业情况、追着老师问东问西的,常常是“x x x妈妈”更多一些。
目之所及的舆论氛围让人觉得,母亲总是家庭中更该为孩子的学习而焦虑的那一个。
而现实也确实可以为之佐证。
2010年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全国主要数据报告》显示,家庭生活中,女性承担“辅导孩子功课”主要责任的占45.2%,比男性高28.2个百分点。
2017年的《中国妈妈焦虑报告》指出,一二线城市的80后妈妈是最为焦虑的人群。学区房和子女人学是她们的两块心病,无不和孩子的教育问题有关。
尽管很多女性也有自己忙碌的工作(就像《小欢喜》里的海清和陶虹其实都是自己工作的佼佼者),却依然包揽监督孩子学习的重任,无论是出于自发的家庭责任感,还是被规训默认“就该妈妈管学习”。
就这样,当代母亲的集体焦虑造就了国产生活剧有样学样,刻画出那些人前光鲜亮丽,人后歇斯底里的暴躁老妈。
大包大揽的妈妈们
再往大了说,除了子女的教育,中国妈妈们其实普遍在与家庭内务相关的事情上拥有这种劳心又劳力的“权威”。大大小小的家务事,从房间的打扫,家庭日用品的置办,到老公今天穿什么……许多家庭中都是由妈妈同时肩负着绝对的主导权,和为此负责的责任。
当然,妈妈们自己还是许多事务的执行者。它一方面反映着很多中国家庭的观念中,依然理所应当地将打理家事视为女性的天职,并常常低估了它的劳累与价值。但如果深究女性究竟如何看待自己的这种大包大揽,其实也挺复杂的。
网络上有很多妈妈抱怨,自己非常反感丈夫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随机出现、指手画脚:自己明明教得好好的,胡乱指挥的爸爸反而打乱了节奏。
她们一方面背着重重的担子很累,一方面又全情投入其中且不希望自己的权威受损。
在长久的文化氛围和对家庭新范式的期盼中,中国家庭新晋的妈妈们仍然在挣扎着寻找一个平衡。
那个充满控制欲的权威
这种大包大揽的掌控感在孩子眼里,又是另一番景象。
它其实也并不绝对和性别挂钩。无论家里是有个暴躁老妈还是暴躁老爹,背后其实还有一层问题: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希望孩子按照最理想轨道长大的权威。
但他们不会意识到,这样长大的孩子会偷偷跑到网上回答“父母控制欲有多强”的问题,发泄自己积压已久的不满和无奈。
除了那些被规定好的、无法反抗的生活细节,更令人不适的是这种权威可能导致情感沟通是断裂的。
就像电视剧里这个看得人窒息的情节:
陶虹饰演的妈妈想让女儿放松放松,就带她去看电影,没想到看了一半发现女儿其实看过一遍了。
妈妈很生气,斥责女儿这是浪费时间,没意义;女儿很委屈,怎么就没意义了,想陪你一起看电影、想让你高兴不是意义吗?
最后妈妈大喊‘‘我不用”的时候,观众的心都跟着小姑娘一起凉了半截。
做家长的习惯了将孩子的生活尽在掌握,甚至将机械触手伸到了情绪和情感范畴,仿佛她是一个精密运算的机器,设定了这个条件就可以达成某种成就,然后继续为以后的人生加buff。
这样的“爱”却恰恰忽略了女儿也有自主意识,甚至这点愿望不过是希望妈妈也能轻松一点、高兴一点。
类似种种事无巨细的管教与控制,在如今的年轻人眼中并不是一种健康的亲子关系。
甚至,会将其视为父母用自己实现未竟愿望的“自私”。
虽然说中国的高三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时间段,就像催化剂一样可能将中国的亲子关系激化到一个极致权威和极致服从的状态。
但是,等迈过高考这个坎儿,如果依然处理不好作为成年人和父母关系的转变,许多纠缠不清、令双方都痛苦的掌控与反掌控,又何止在高三那一年发生,何止“我妈管我学习管很严”这么简单。
所以说,电视荧屏上那些焦虑的妈妈是真实的,并且真实得近乎被烙上了刻板的印象。但我们感叹这种真实时,一边又希望她们可以不那么“真”。
这其实是说,希望艺术创作灵感源头的真正的中國亲子关系可以有所反思和改善。
在这么多年的“战争”后慢慢找到出口,能不这么压抑而疲惫,少一点歇斯底里,多一些真正的幸福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