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2019-11-22李忠华

神州·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模式艺术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放眼全国,各地已然掀起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现已有些地方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单位融合为“融媒体中心”,此外也有个别院校建立融媒体培养计划,旨在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优化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

为了主动适应当代媒体发展对人才培养结构的需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体系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培养出学生的质量不能够满足当代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而注重实践教学有利于完善我们的教学体系,尤其对于我们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适应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由“学科型”向“实践型”的转变可以使学生以自我发展为中心,自觉形成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实现基础实践向社会实践的转变;同时有利于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新机制教育体系的办学特色,不断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共同发挥着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结合理论教学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播音”本专业为中心,形成“采、编、播、导、策”等能力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在明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各高校应当进一步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未来的发展目标,最后总结出完善当前教学模式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对专业的教学发展和特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开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具有数百家,其中大部分院校仍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但也有一些院校正在不断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例如大连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结合大型实践教学剧目的发展及我校的办学特色,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授课模式紧紧结合实践教学剧目,完善授课内容,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长期发展具有引领性的作用。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播读能力,同时也要将采编播能力真正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来。以往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课程主要围绕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演播室、录音间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忽视了学生真正在现实实训中进行实践培训的重要性的思想意识。原本的演播室课堂教学长期会带来枯燥单一的授课氛围,因此增进实践教学内容即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经过对实践教学相关内容的调查发现,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具体实现途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三个层面。

1、实践教学目标层面。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重视在实践教学中促进学生做事、求知、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中运用比較多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顶岗实习法。最近几年,微课、慕课及反转课堂的出现也掀起了高等院校教育方式的热潮。

2、实践教学具体实现途径层面。我国主要采用实验、实训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先借助集教与学、学与练、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再结合行业用人单位,共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层面。我国高等教育已清楚地认识到建立一支符合高校教育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是办好高等教育,尤其是保证新机制高等院校教育培养行业内人才的关键,能够较好地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

虽然专业探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本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并不乐观,多省公布的就业难榜单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均名列前茅,这反应了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确实十分困难,即人才供需不平衡。所以,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多元化发展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会有极大的改善。作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校来说,结合眼下实际,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改革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本还是按照传统媒体时代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前虽然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上开始有所变化,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坚持以理论课程为主导,在具体安排教学时,还是会优先安排理论方面的课程,而且在检验教学质量时,往往会对理论课程着重检查,实践方面的课程的标准则较低,导致学生对于实践课程还是比较轻视。在整个课程环节设置上,实践课程还是依附于理论课程,导致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

2、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要求学生们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有具有真正的创作才能;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引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动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创作。随着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以及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对于从业者素质的要求提高了,因此我们需要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注重实践教学的实际应用,对于合理地进行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一方面,以理论教学为根基,结合合理有效地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融合中,使实践过程不断得到革新,创造适应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逐步改变我国新机制高等教育的格局,增强新机制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其中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核心就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只有实践能力得到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性才能够得以提升,才能够得到多元化的发展,进而得到社会的认知和认同。

作者简介:李忠华(1988.9-)男,辽宁营口人,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大连语言艺术学会会员、大连艺术学院播音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播音与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模式艺术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