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宦海浮沉皆烟云,长醉不醒梦岭南

2019-11-22周静

神州·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风物岭南荔枝

周静

苏轼在弥留之际,回首自己一生的荣辱浮沉,以寥寥数语概括了一生经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虽是晚年苏轼愤懑自嘲的话语,却也可以窥见颠沛流离的贬官生涯对苏轼人生的影响。在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在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三年后,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又被流放到荒凉之地海南儋州。

岭南地区在古代历史上被称为“南蛮之地”,被认为是偏僻、落后、愚昧的代称,历代文人都避之不及。从韩愈的“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到柳宗元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谪居岭南的文人们留下了无数的绝望悲鸣。而苏轼凭借着豪放脱达、诙谐随和、“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合记》)的性格适应了这蛮夷之地的生活,把穷困潦倒的日子活得诗情画意,实现了人生的突围。苏轼随遇而安,入乡随俗,与岭南的乡民们一起食荔枝,嚼槟榔,食芓饮水,还学习酿酒,亲手烹茶,不仅从困难的生活中找到了乐趣,还发现了美,认识了美。《汲江煎茶》《四月十ー日初食荔枝》《食槟榔》《真一酒歌》等等描写岭南生活习俗的诗篇,生动活泼,自然而有真趣,可以说是古代诗歌中绝无仅有的篇章。

苏东坡在岭南创作了大量的风物诗,把各地名胜古迹、特产花木都取来作为诗歌题材。其中,以荔枝为主题的诗歌就有九首,苏轼对于荔枝的喜爱从最脍炙人口的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中可见一斑,至今仍是岭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除了《食荔枝》,苏轼第一次食荔枝后写下的《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子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樝梨麤。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赬虯珠。似开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蓴鲈。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苏轼把荔枝的生长环境写得有如蓬莱仙境,虚幻飘渺。洁白如玉的仙女从天上下凡,化为美丽的梅花。在这荒凉的地方,她太孤寂了,但那些凡庸的草木又岂足与她为偶呢?于是,她翩翩辞枝,飞向月宫寻找幽洁芳香的桂树去了。不知天公是爱才还是妒オ,竟把绛襦雪肤的海山仙子打发到荒涼的海隅?真乎?幻乎?是梅花,荔枝?还是诗人自我?虚实相间,物我交融,这才是高超的艺术境界。拟人、幻想、比喻、用典、衬托、对照等等艺术手法的使用,将荔枝的本性、形、色、肉质、美味、风韵可谓是形容备至。

在苏轼的岭南诗中,岭南的自然风物从来就不是自然的陪衬,而是渗透了作者的个性的艺术客体,达到了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岭南壮丽的山川风物大大陶治了东坡的性灵,处处激发着他的创作契机。面对着南国自然风光的奇美,他简直遏制不住自已的创作冲动。那遇之于耳目,味之于ロ舌,满之于心胸的前所未有的南方风物,简直使他拜倒在大自然的面前,叹服造化的鬼斧神工“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正如木心所言:“你若欢喜,目之所及皆为欢喜。”不同于其他作家对岭南的厌恶或怨天尤人,苏轼对他所描写的岭南风物所赋予的基本上是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岭南的山光水色对他并不是不可接近的穷山恶水,岭南的人也不是魑魅魍魉。他驰骋于自己的想象,寄托自己的理想,让这一片充满绿色生机的大地变成人们可以亲近、向往的地方;岭南的民情风俗在诗人的笔下也闪烁着异域的神秘光彩,破除了中原人长期以来对岭南的误解,以诗歌为岭南正名。

在另一首《荔枝叹》中,苏轼一改之前对荔枝的轻快赞美语调,以激愤之调痛斥统治者的荒淫奢侈,为受剥削压迫的底层百姓发声: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荔枝很难保鲜,采下的鲜果只要放置二、三天就会叶枯、皮黑、味变。诗的开始八句,生动地描述了汉唐进贡荔枝的情景。为了让荔枝“风枝露叶如新采”,博取宫中美人的一破颜,竟让运送者日夜兼程,人马倒毙,惊尘溅血,残害百姓无数。作者愤怒谴责那些把一己享受建筑在人民痛苦身上的统治者。诗的下半部,苏轼指名抨击那些争新买宠,谄媚固权的古今官僚,声言人民“至今欲食林甫肉”。诗歌夹议夹叙,大开大阖,波澜壮阔,表现了作者的堂堂正气,反映了他“民为邦本”的思想,展现出深刻的人民性。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疼痛与彷徨的处境里,苏轼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生命理想。他的生命早已摒弃了那些华而不实的绚丽,走向了返璞归真的本质。

在最阴暗的历史底层,苏轼面对着贫瘠荒芜的土地,电闪雷鸣的风暴,他在旷野里栉风沐雨,一抬头却看见了皎洁的一轮明月,那遥远而穿透一切的光芒始终照耀着他。于是转身向无边的旷野走去,在岭南的精神家园里不辞辛劳地继续耕作。

猜你喜欢

风物岭南荔枝
兴化风物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忆岭南
沉淀岁月的影子——“风物”主题阅读
雨岭南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鹤
荔枝熟了
易说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