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通风设计的几个问题

2019-11-22杨帆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22期
关键词:建筑问题

杨帆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虽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但是空气污染日渐严重,良好的通风设计能够提升群众居住健康生活品质。因此,建筑通风设计中,有必要密切关注自然风的运用,以此有效改善建筑室内环境。本文在阐述通风设计规范与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筑通风设计几个问题,并探讨了与之相应、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通风设计;问题

1  前言

现阶段,空调在建筑室内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调节室内温度的有效设备,虽能够有效调节建筑室内温度,但是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良好的建筑通风设计,可为建筑物室内源源不断提供清新空气,以此有效改善建筑室内环境。然而现阶段的建筑通风设计中,存在多个问题,例如:缺乏气候分析、通风量计算等。鉴于此,本文对“建筑通风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2  现阶段的通风设计规范与标准简述

国家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中相关内容明确规定,通风设计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自然通风;另一方面是机械通风。同时,规范中对两种通风方式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规定了通风设备的选择与具体布置情况。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就建筑室内通风,提出了风速要求,在保证人们室内正常活动,风速尽可能控制在每秒5米以内。同时,标准中还涉及了建筑物外部空气环境质量评价[1]。基于上述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建筑通风设计标准尚未统一,并且不同标准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缺乏明确的指标与要求[2]。正因如此,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通风设计难以完善,不利于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本文主要基于建筑通风设计的几个问题展开分析,并探讨了行之有效的设计措施。

3  建筑通风设计的几个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

3.1  缺乏气候分析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

现阶段,我国通风设计要求,通常以统一标准进行规范,然而我国有着广阔的疆域,不同区域在不同季节环境差异较为显著。同时,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会产生不同的风向、风量,上述因素均对建筑通风设计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现实中,建筑通风设计人员尚未意识这些问题,往往是采取模板方式进行通风设计,造成建筑通风设计缺乏针对性,部分地区的通风设计难以有效利用自然风力资源。另外,部分地区建筑通风设计重要性被忽视,造成建筑通风设计不足现象十分严重。基于此,建筑通风设计中,考虑气候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建筑通风设计中,气候分析主要明确通风设计中的各项影响因素。结合建筑物通风要求,例如通风换气次数等,在综合建筑物所处区域气候,制定行之有效的通风设计策略。关于通风设计中,气候影响因素,主要有风、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四个方面[3]。风因素则是结合当前气象资料记录明确主要风向。一旦风速过小,势必难以完全利用风压实现建筑通风。因此,建筑通风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风向、风速两大影响挺俗。温度主要决定建筑物换气次数,结合建筑物所处区域一年温度变化情况,合理确定每一季度或者每月换气次数。综上,建筑通风设计中,可通过重点考虑气候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以气候因素设计合理的通风设计参数,为建筑通风设计提供依据。

3.2  通风负荷计算分析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

建筑通风设计中,通风符合与机械供暖负荷计算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负荷计算具有详细的论述,并且给予了相应的计算公式。然而J空气调节负荷计算公式较为笼统,空调调节就需要对通风进行实时计算,然而通风设计则可直接简化如此繁琐的计算环节。所以,建筑通风设计中的通风负荷计算过程中,则需要重视通风负荷计算,并将负荷主要分为围护结构负荷、室内负荷两类。

针对围护结构的负荷计算,可参照空调负荷要求进行计算与分析,围护结构的负荷变化,主要受到结构受热、形状的改变发生与之相应的改变。建筑物外围护结构飞负荷变化,主要与温差变化息息相关。一般情况下,通风负荷影响与通风量大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通风量越大,温差负荷越小。所以,建筑通风设计中,建筑物室内负荷通常需综合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分别是室内设备散热、照明散热、人体散热,三者综合形成一个稳定的计算模型,确保通风负荷值的合理。

3.3  通风量计算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现阶段,我国通风量计算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与标准,造成建筑通风设计具有不确定性。一旦通风量过大,势必会出现严重的自然资源浪费现象,从而导致机械通风设备长期闲置,也会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反之,一旦通风量过小,不然无法发挥出通风设计的既有作用,建筑物内的空气也无法全部置换,造成不新鲜空气长期滞留在建筑物室内,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建筑通风设计中,通风量的计算通常分为卫生通风量与降温除湿通风量。卫生通风量的计算,可参照空调、采暖通风量的计算方法。降温除湿通风量计算,则需要密切注意一些事项,一是建筑室内余热带走的通气量;二是建筑室内余湿带走的通气量,三是建筑室内污染物带走的通气量。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通风量之后,需结合建筑实时情况,实时调整通风量设计,以此确保通风量设计的合理性。

4  结语

总之,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舒适性遂成为了广大群众热衷的话题。建筑通风设计虽可满足当前人们的实际需求,但是现阶段的建筑通风设计有着一系列问题,诸如通风量计算问题、通风负荷问题等。因此,建筑通风设计人员有必要积极提升个人设计素养,结合建筑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建筑通风设计,以此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獻:

[1] 付祥钊.关于“民用建筑通风”的工程思维——民用建筑通风的热点转移[J].建筑科学,2018(4):105~109.

[2] 李玉峰,王鑫磊,卢锦秀,赵嵩颖.我国北方既有建筑通风优化设计研究[J].节能,2018(3):11~15.

[3] 邓心绎.节能减排背景下建筑通风节能的设计措施[J].科技资讯,2016(35):131~132.

猜你喜欢

建筑问题
建筑与数学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