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景观生态防护措施与设计策略

2019-11-22何翠方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22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

何翠方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并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基本的出行到旅游,人们开始选择更为贴近自然环境的场地,以此进行休闲和娱乐。因此,山地景观就作为人们贴近自然的首选,成为了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旅游开发资源。在进行山地景观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即生态防护。对此本文研究山地景观生态防护的主要措施与设计策略。

关键词:山地景观;生态防护措施;设计策略

1  山地景观开发基本要点分析

对于山地景观的开发和使用,在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所要进行的开发活动一般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另一方面就是人工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即制度指的是所要进行开发的生态环境的地质地貌以及气候水文等条件是否适合开发;而人工方面的因素则是在于开发技术和建筑建设等。

1.1  自然方面的要点分析

自然方面的要点分析是决定山地景观开发的重要基础。首先,山地方面的山形地貌特征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具体而言,对于山地景观的设计与开发来说,高低不平的地貌特征是最符合山地景观设计的需求,从而根据变化不同的地貌特征和特点,进行具有特色的设计和开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山地地貌的基本作用;其次,地质条件方面的影响。对于山地景观的设计来说,地质条件是必须要进行考虑的问题之一。一方面,地质条件不适合建造山地景观建筑的环境下,一般不建议进行建设;另一方面,对于能够进行加固处理和改造的地质环境,可以通过一定的基础加固进行建造;再次,水文特征与原生植被方面的影响。对于水文特征而言,由于山地地势较高,因而水系流速较之平原更快,落差也更大,在面对强降雨和水系径流量增大的情况时,造成的山地土壤侵蚀会引发滑坡等自然灾害,因此山地景观的设计和开发要着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原生植被被覆盖的现象,要在水利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尽量不破坏原生植被的覆盖情况,从而能够突出山地景观中的自然生态景观。

1.2  人为方面的要点分析

人为方面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人工建造和建设等方面。具体而言,山地景观需要实际的建设和改造,将自然环境中能够作为基础支持的条件予以保留,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出山地景观的自然特征,例如依山而建的景观、依水而建的景观等,都能够使得山地景观提升自身的景观特效。与此同时,山地景观当中的道路建设也要根据山地特征进行自然建设,其一,不仅能够保障道路建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二,还能够使得山地景观建设凸显出自然延伸之美。此外,人工绿化也对于山地景观设计和建设至关重要,即在进行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人工绿化能够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重新规整和修复,以此使得山地生态环境保持原有的生态功能。

2  山地景观设计规划与建设条件分析

2.1  生态环境

对于山地景观的设计规划来说,基本的山地自然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规划设计的完整性和可行性。从而对于山地生态环境当中实际存在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会极大的影响山地景观的设计和规划。例如山地生态环境当中土壤存在被腐蚀的情况,导致植物健康生长遭到影响和限制,从而大范围下使得山地的生态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从而为了建设和规划山地景观,需要切实考虑对山地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维护,以此确保山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性。并且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山地景观的景观效果。

2.2  地质条件

山地景观的设计和开发建设,要在基于山地自然地貌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但实际的山地自然环境中会存在诸如地质不稳定以及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等情况,这些实际情况的存在使得山地景观的道路建设以及主要的建筑建设,会形成一定的安全与质量隐患,从而影响山地景观的开发与建设,从而基于这种问题的存在,要在山地景观的设计与开发中做好相应的地质条件分析与修补,加强基础地基的加固,以按照自然地势走向为主建设道路以及相应的建筑物,从而对山地自然环境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和使用。

2.3  防洪排涝问题

在进行山地景观的设计和规划过程中,要主要考虑山地环境的防洪与排涝问题,在多数山地生态环境当中,由于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排水系统趋于稳定,因此在当面对降水较多的情况下,就能够自然进行排水排涝。但对于山地景观来说,所要进行的规划和建设势必会对于山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在当面对强降雨等实际天气情况时,山地景观就会面临较严重的洪水与排涝问题。从而在进行相应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要切实考虑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以符合自然生态环境的排水特征为主,从而规划能够合理、可行。

3  山地景观的生态防护措施与设计策略研究

3.1  生态环境的防护与修护

在进行山地景观的生态防护措施与设计策略实施的过程中,要以修复与重建为基础和重点。即针对于生态环境失衡的地区,要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与重建,而对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则首先以保护为主,之后在对建设过程中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与重建。这当中,需要优化土壤和水质,以对土壤进行排盐碱和对水质进行净化为基础,在此条件下种植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植被,由此能够在实现生态环境重建以此提升山地景观效果的同时,能够确保山地环境下的动植物健康生存。

3.2  地质条件的防护

对于山地景观的设计规划与建设,要切实考虑山地地区的地质条件。在当面对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时,需要对地质进行防护与加固,具体的,可以借助混凝土或者土石等对地质基础进行加固和填埋,以此使得山地景观的建设能够稳固,并且可以与山地地质条件形成较好的连接。此外,在进行地质条件防护的过程中,注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此可以进行植被的重建,以此保障山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3  给排水系统设计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是重要的一個环节。及对于山地景观的设计规划与建设来说,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一方面能够对山地景观起到很好的保护,使得给水和排水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而另一方面则是能够使得山地自然环境中的水土特征不被破坏,由此很好的保护山地水土条件。与此同时,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离不开植被的支持,从而需要在基础的环境中,借助植被的重建和修复,以此稳定山地环境中的土壤资源,也从而可以借助植被资源美化山地景观。

4  总结

山地景观的开发和建设,是现代化社会人们所追求的生活体验。从而对于山地景观的开发和建设,在做好相应的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山地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和特征,进行必要的修复和重建,并且考虑山地景观与山地自然环境的相容性与适应性。至此,做好生态环境的防护与修护以及地质条件的防护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确保山地景观与生态环境相融合的同时,做到保护山地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黄俊达.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太原市山地生态修复逻辑与策略[J].中国园林,2019,35(7):56~60.

[2] 刘常莉.重庆山地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建设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8.

[3] 陈书卿.土地利用规划中生态屏障体系的构建及布局研究[D].西南大学,2018.

[4] 王幼民.秦巴山地和陇南山地水土流失及其生态防护原理[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3):60~65.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策略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设计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艺术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