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策略分析
2019-11-22石宝军
石宝军
摘 要 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之本,关乎我国农业发展未来走向。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状态以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农村只重视种植技术,忽略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基于此,概述了农田水利工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水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1.081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欠缺,每逢极端天气粮食便大幅减产,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基于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采用多种方法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
1 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总体来说,农田水利工程可提供农田灌溉水、农户饮用水以及农村供水,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水利工程设施主要包括用于储水的塘坝、引水的堰闸、改变水流量的扬水站、灌溉渠以及用于排水的排水渠。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是农业发展的核心部分。但是,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愈加复杂,在干旱时节,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生态化建设尤为重要[1]。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随着政府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关注度逐步提高,部分农村对原有的水利设施进行了翻修,但是在翻修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缺乏完善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没有相应的技术参考资料、参与工程建设人员复杂以及建设时缺乏生态规划理念,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基于此,有必要推进农田水利工程规范化、制度化以及生态化建设,为农户谋福利,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工程建设规划、管理不合理
根据大量实践分析表明,当前国内采用的水利设施结构系统和科学技术都是中型水利工程技术,不适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由于农田规模和面积小,且我国农村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在后期维护时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方法,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技术支撑和严谨的施工规划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建设进度,从而造成农田水利工程在后期运行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外,农田水利设施种类繁多,其承建部门也较多,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的各个建设环节脱节,经常出现水闸质量完好但是水渠质量较差等工程质量问题,政府部门想要进行追责时往往由于经手的建设单位过多无法继续调查,质量问题由此搁置下来,既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又耗费了大量时间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农户的利益受损。就农田水利管理部门来说,除了由水利局直属管理之外,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农业综合部门以及环保部门都参与其中,由于每个部门的管理方向不同,往往会从不同的出发点对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改造,最终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大打折扣,也降低了其农业经济效益[2]。
3.2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
由于农田水利涉及的范围较广,但工程面积小、数量多,从而导致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在管理规模、技术手段以及人员专业技能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几乎无法同大型水利工程相提并论,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技术欠缺,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时存在方式不当的问题,如盲目引水入渠、河坝开挖等,既影响了农村的整体生态环境,也不利于作物的健康生长。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施工范围过大,很多农户的田地无法得到有效灌溉,有些农户会铤而走险破坏水利设施,由此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
3.3 思想落后,不注重生态环保
当前,在农田水利灌溉上,农田水利设施只单纯重视灌溉、防旱涝等问题,并没有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在建设过程中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混凝土滥用导致的生态问题。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有些政府为了追求美观与经济实惠,往往会用混凝土做围堰,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长期水流的冲刷会导致混凝土的结构发生变化,致使其中的化学物质进入土壤中,破坏周围植被的同时也导致农田周围的蛙类和鱼类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環境,进而导致农田失去对肥料的自然吸收和净化功能、居民饮用水钙化,影响群众健康。此外,很多农田水利设施在修建时会产生很多建筑原材料,严重破坏了农村原有的生态体系,既对居民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同时也不利于农业长期发展。
4 农田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对策
就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模式而言,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上加强管理,同时还要引进一批专业素质较强的技术人员,依据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技术把控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生态化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其中,建设能够与环境发展相协调的水利工程,在促进农业水利工程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保护。
4.1 建设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技术体系
在农田建设过程中,要从农村水利建设工程的特色出发,在不影响其防旱涝、灌溉、饮用水供给等功能的基础上,将现代施工技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技术紧密结合,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技术标准和建设体系,为后期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政府要积极带头,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规范化建设,先从管理模式上进行简化,将原来的多单位共同管理精简到由水利局直属管理,让工程建设由“多头管理”向“谁主管,谁负责”进行转移,避免农田水利设施出现问题后各地方部门推诿扯皮现象。同时,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原理出发,将水力学、水文学、建筑力学等农田水利设施的基础理论学科融入建设管理中。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各项施工环节,采用科学高效的施工方法,对重要部分的施工给出多种施工方案,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审核认定后选择最优施工方案,节约施工资金,大幅提高施工效率。除此之外,在每一项水利工程施工前都要设计预案,按照田地的形态进行分类,对于灌溉流量、沟渠尺寸等设计参数进行把控,依据农户的实际需求建设。在水利设施修建好后,政府要安排相应的人员对水利设施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上种种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规范化水平,同时大幅降低了设计缺陷[3]。
4.2 因地制宜进行施工,引入先进技术理念
很多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和农村实际的灌溉需求并不符合,基于此,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水利设施建设。同时,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是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为有效解决农田水利技术人才缺乏这一问题,可从各地农科所抽调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深入农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除此之外,可出台关于农田水利工程规范化、生态化建设的指南来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人员学习,定期对这些技术人员进行大规模培训,借助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同时,在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时应严格按照大型水利设施的施工等级和农田水利的技术特点进行施工建设,在不影响其基础功能的同时提高水利设施的质量。对于注入农田的灌溉水源要进行质量检测,避免污水进入灌溉渠中,并在出水口设置防护滤网,对一些漂浮物、杂质进行过滤。农田灌溉设施布局一定要合理,尽可能达到全覆盖。
4.3 改变落后思想,注重生态化建设
生态化建设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当前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农田水利建设也不能例外。如果不注重农田生态保护,污染物质进入土壤,会导致农作物携带污染物质,进而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在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建设前,一定要先考察田地周围的环境,在建设时注重规范化和生态化。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对一些造成农田污染的施工企业进行处罚,对可能产生污染的设施快速拆除并重建的同时采用仪器测量土壤是否被污染,一旦土壤被污染,要立即排查污染源头,对被污染土地进行区域隔离,设立标志。在找到污染源后要对农户进行经济赔偿,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害。除此之外,必须从生态角度出发,对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的护砌采取生态性工程建设措施,塘坝、提灌站等建设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时要采用一些环保无污染材料,采用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为农田水利建设打好环保基础。在建设灌溉渠时,杜绝使用混凝土材料;在施工时,可按照农田结构设置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的生态隔离带,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挖掘一条土渠,以确保施工完毕后农田的养肥能力和自净能力不受损害;如果是坡度较高的沟渠,可以采用断面较宽的生态护墙进行堆砌。同时,政府要加強对农户生态化水利设施建设的宣传,从思想上进行改革,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创新农田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严格落实,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生态化、规范化发展。
5 结语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日益完整,农户也树立了环保节约的绿色生态意识,使得水资源得到回收和二次利用,农田水利设施进行规范化和生态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农田水利建设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艳.盐碱化地区农田水利生态建设策略与探讨——以上海崇明区现代农业园区为例[J].价值工程,2018,37(26):88-90.
[2] 刘馨井雨,王修贵,田英,等.基于湿地和生态沟处理的稻田排水水质模拟[J].灌溉排水学报,2018,37(2):101-107.
[3] 伏志梅.以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推进宁夏农田水利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水利,2019(1):55-58.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