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质量导向的涪陵区乡村聚落空间优化调查研究
2019-11-22范宇欣
范宇欣
摘 要 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当今社会新的价值追求。基于此,基于生活质量导向,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生活质量理论等为指导,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重庆市涪陵区石沱镇、大顺乡、大木乡等乡镇的农村居民对聚落空间的认知、需求意愿、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据此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 生活质量;乡村聚落;调查研究;重庆市涪陵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1.044
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当今社会新的价值追求。然而,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不断发展,乡村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村落衰退与重构、通讯交通等都影响着村民的生活,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乡村聚落形态逐渐改变,传统村落正在逐渐消亡,村庄空心化、乡村人居环境恶化、乡土特色丧失等问题日益严峻。如何通过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构建有效提高生活质量的乡村聚落空间,建设美好家园,是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和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1.1 涪陵区基本概况
涪陵是重庆市辖区,地处东经106°56′
~107°43′、北纬29°21′~30°01′,幅员面积941.46 hm2,辖9个街道、12个镇、6个乡,有74个社区和421个行政村。截至2018年底,全区户籍人口115.1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3.75万人,占总人口的55.37%,地区生产总值达1 076.1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5.31亿元,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2018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 437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691元,农村居民为37.9%。
1.1.2 调查对象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
从年龄来看,30岁及以下共2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51%;31~50岁4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6.31%;50~60岁125人,所占比例最大,为44.33%;60岁以上8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0.85%。调查对象年龄分布主要偏向中老年,其中,重庆市大木乡调查人口平均年龄略低于其他两个乡镇,与地区人口结构较为一致。从性别来看,调查对象中男性18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6.2%;女性96人,占总人数的33.8%。
1.1.3 调查对象受教育情况
从受教育情况看,初中学历人数最多,共10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6.97%;其次是小学学历及以下,共9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4.51%;高中学历7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5%;大学学历及以上共10人,占調查总人数的3.52%。总体来说,调查对象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1.1.4 调查对象家庭收入情况
调查对象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工和务农,各占调查总人数的38.73%和37.32%,经商占调查总人数的16.2%,工资性收入的占6.34%,还有1.41%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扶贫资助。
调查对象家庭年总收入在5 000元以下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4.79%,5 000~10 000元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8.87%,10 000~20 000元的占19.72%,20 000~30 000元的占13.38%,30 000以上的占23.24%。
1.2 调查方法
为了调查涪陵区农村居民对聚落空间的认知及需求情况,采取访谈和问卷两种调查方法。为了保证样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分别选取离涪陵城区较近、较远且为丘陵地形的石沱镇、大顺乡和属于高山地形的大木乡等三个典型乡镇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从居住环境、生活质量、配套设施3个方面展开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9份,其中有效问卷284份。访谈是逐个进行的,主要访谈了乡村干部和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农村居民,就居住环境、生活质量、配套设施3个方面侧重某一问题深入展开[2]。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乡村居住环境的认知和需求
为了解涪陵区农村居民对其居住环境的认知和需求意愿,问卷围绕农村居民居住条件、乡村聚落布局、乡村聚落规划3个方面共设计了8个问题,具体包括房屋类型、居住年限、受灾情况、邻里交往频率、乡村聚落分布合理度、乡村聚落布局要素、搬迁意愿等。
2.1.1 对乡村居住环境的认知
根据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居住房屋类型最多的为自建楼房,占38.03%,近一半的调查对象房屋居住年限为1~5年。说明调查区域内的农村居民较重视居住环境,在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之后纷纷选择了改善居住环境。但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原因,目前仍有部分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有的甚至居住在30年以上的土坯房中。至于安全方面,有11.27%的调查对象表示其居所选址不佳,曾遭受过自然灾害。
通过对邻里交往频率的调查,21.83%的调查对象和周围住户之间每月的交往频率低于5次,20.42%的调查对象为每月5~10次,47.18%的调查对象每月超过10次,还有10.56%的调查对象和周围住户之间几乎没有来往。在乡村聚落布局方面,28.17%的调查对象认为其所居住的乡村聚落布局合理,邻里交往非常方便;45.07%的调查对象认为其所居住的乡村聚落格局是自发形成的,邻里交往基本方便;14.79%的调查对象认为其所居住的乡村聚落布局不合理,不方便邻里之间来往;11.97%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清楚。
在乡村聚落布局要素方面,65.49%的调查对象认为沿主要道路布局会使生活更方便;14.79%的调查对象认为聚落选址应当首要考虑靠近水源;11.27%的调查对象则认为靠近村部最合理。说明在调查区域农村居民心目中,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便捷的交通。
2.1.2 对乡村居住环境的需求
未遭遇过自然灾害的调查对象中,60.55%的人对重新进行乡村规划及居住地搬迁持观望态度,22.94%的人表示十分支持,其余16.51%的人则表示反对。而遭受过自然灾害的调查对象中,43.75%的人表示十分支持,56.25%的人持观望态度,但没有人持反对意见。对支持重新规划及居住地搬迁的调查对象进行进一步了解,57.94%的人认为重新进行乡村规划后的新居住地如果毗邻主要道路或交通站点,则较有吸引力;23.36%的人希望新居住地能够靠近公共服务设施;还有7.48%和11.21%的人则更青睐于靠近村中心位置和自家农田、鱼塘等。
2.2 对乡村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的认知与需求
2.2.1 对乡村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的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调查对象认为近年来所在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17.61%的调查对象认为无明显变化,另有7.75%的调查对象认为近年来所在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劣。至于造成生态环境更加恶劣的原因,村民们认为有2点:1)公共卫生缺乏管理,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问题落实不到位;2)居民环保意识欠缺,乱扔垃圾,造成白色污染甚至影响水质和土质。
2.2.2 对乡村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的需求
对涪陵区农村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意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无条件支持所在乡村进行旅游开发的占52.11%;认为无所谓的占14.08%;持反对意见,认为会破坏生态的占2.11%;另有31.69%的人表示如果进行旅游开发能够为自己提供就业岗位或增加收入渠道,则可以支持。说明调查区域的农村居民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且对于通过区域旅游开发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渠道的意愿比较强烈。
2.3 对乡村配套设施建设的认知和需求
通过对居民日常文娱活动的调查,11.2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棋牌娱乐的消遣方式;17.61%的调查对象选择看电视或玩手机;26.06%的调查对象选择串门、聊天;5.63%的调查对象青睐爬山、钓鱼等户外活动;还有39.44%的调查对象表示几乎没有文娱活动。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村居民日常文娱活动方式较为丰富,但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农村居民文娱生活则较为单调。
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调查,仅13.38%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在乡村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完全能够满足其日常所需;63.38%的调查对象认为基本能满足需要;还有23.24%的调查对象认为不能满足需要。对认为基本能满足和不能满足的调查对象进行进一步了解,45.53%的人认为所在乡村最需要添置或改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文化娱乐活动中心,21.14%的人认为最紧缺的是大型商店,17.89%的人认为最需要添置或改善的是卫生所和乡镇医院,还有15.44%的人认为所在乡村地区最需要添置或改善的是中小学以及幼兒园。认为基本能满足和不能满足的调查对象中,92.96%的人赞成所在乡村地区建设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且其中65.25%的人认为应当修建在居民点集中区域,18.44%的人认为设置在村庄内部中心位置较为合理,16.31%的人则认为村部所在地是最佳位置。结果表明,调查区农村居民普遍认为所在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备情况存在可提升空间,尤其是缺乏供村民日常文化娱乐和邻里交往的场所,绝大部分人对建设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表示支持。
至于生产设施(场所),80.28%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在乡村最需要添置的生产设施(场所)是技能培训中心,11.27%的调查对象认为最需要添置的是育苗育种基地,2.11%的调查对象认为最需要添置的是仓储设施设备。说明调查区农村居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意愿较为强烈。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乡村聚落布局有待优化
通过对乡村聚落布局相关情况的调查,14.79%的调查对象认为其所在的乡村聚落布局不合理,不方便邻里之间来往。这部分调查对象中,近半数的人每月与周围住户之间的交往频率在5次以下,甚至没有来往。60.31%的人对重新进行乡村规划及居住地搬迁持观望态度,25.19%的人表示十分支持,还有14.5%的人表示反对。支持村庄重新规划及居住地搬迁的调查对象中,57.94%的人希望重新规划后的新居住地能够毗邻主要道路或交通站点,23.36%的人希望靠近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还有7.48%和11.21%的人更青睐于靠近村中心位置和自家农田、鱼塘等。因此,需结合村民意愿,缩小通勤半径,拉近邻里距离,切实优化乡村聚落布局,使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说明调查区域的农村居民无论是否遭受过自然灾害,对居住地搬迁都较为理性和谨慎,但对聚落重新规划都有一定愿景。
3.1.2 农村危旧房屋改造亟待推进
目前仍有部分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14.86%的调查对象目前居住的房屋类型为土坯房,有的土坯房使用年限超过30年。此外,11.27%的调查对象房屋选址不佳,曾有过受灾情况。对此,应当加强农村危旧房屋改造,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同时避开灾害高发区,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3.1.3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总体上对所在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满意度为77.7%。村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串门聊天、看电视、玩手机以及棋牌娱乐,但仍有39.44%的农村居民由于各种原因日常几乎没有文娱活动。文化娱乐活动中心是村民们最希望添置或改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其次是大型商店和卫生所和乡镇医院,部分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现状也不容乐观。除此之外,调查区域的农村居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意愿也较为强烈,他们希望所在乡村地区能够组建技能培训中心,增设育苗育种基地和仓储设施设备。
3.1.4 农村就业岗位有限,收入增加困难
对涪陵区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及旅游开发的认知和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居民都比较支持所在乡村进行旅游开发,并且其中31.69%的人希望乡村旅游开发能够带来新的就业岗位或收入渠道。说明调查区域的农村居民对于通过区域旅游开发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渠道的意愿比较强烈。
3.2 优化涪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布局的建议
3.2.1 加强乡村规划编制
乡村规划是指导乡村聚落空间布局和优化的重要依据。加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有利于乡村科学合理布局和适度规模发展,有利于统筹安排利用各类土地,进而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为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基础。
3.2.2 加强农村居民点整理和宅基地流转
目前涪陵区存在农村居民闲置、布局混乱、占地超标、人居环境差等问题,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和宅基地流转,可以有效协调居民点内部的各种要素关系及其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合理配置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全方位改善农村居民点环境,塑造新的农居民点景观[3]。
3.2.3 加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调查显示,涪陵区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完全满足的仅为13.38%,23.24%的调查对象认为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对交通道路、教育医疗、文化娱乐、饮水工程、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服务企业的投资和运营[4]。
3.2.4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调查表明,67%农村居民认为农村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大多是串门聊天、看电视、玩手机以及棋牌等低层次娱乐活动,39.44%的农村居民几乎没有文娱活动。因此,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完善文化室、娱乐室等综合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植入文化、娛乐休闲功能;要有效组织乡村民俗活动,成立以日常生活、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网点,引导乡村民俗文化发展,更多地创造邻里沟通交往机会。
参考文献:
[1] 汪琴.当代城市化对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 李正天.基于生活质量导向的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研究[J].经贸实践,2018(11):67.
[3] 张笃川.“美丽乡村”视角下河南省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2):137-142.
[4] 唐承丽,贺艳华,周国华,等.基于生活质量导向的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研究[J].地理学报,2014,69(10):1459-1472.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