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范式探讨

2019-11-22向敏

大学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范式课程思政高职

向敏

[摘要]“互联网+”已给教育带来了显著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以高职电类专业课继电保护应用与设计为例,通过调整教学目标,挖掘隐形教育资源,采用“故事引领+任务驱动”式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将以知识点与技能点考核为重点的评价方式转变为思政标准与学科标准并重的评价方式,探讨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范式,为高职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课程思政;教学范式

[中图分类号] 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1-0133-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l]。课程思政则是达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自2012年首次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以来,“互联网+”迅速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2]。事实证明,“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显著的影响,甚至会引发新一轮的教育革命,传统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渐被改变[3]。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本文以高职电类专业课继电保护应用与设计为例,探讨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范式。

一、教学目标调整

继电保护应用与设计是水电能源开发与应用专业群的共享核心课。在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前提下分析得出本课程是培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运行值班员、安装检修调试工和机电设计员的核心课程,从而梳理得到对应于主要电力设备保护的运行、调试及设计这三个岗位任务的教学目标,具体如表1所示。

从上述教学目标可以看出专业课程的工具化倾向,其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养成。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在“教育性教学”思想中强调“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其认为应把德育与智育通过手段和目的的方式统一起来[5]。课程思政就是解决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新范式[6]。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明白“学什么”之前应该懂得“为什么学”。有明确学习动机的学生才能获得足够的学习动力。从教学实践来看,多数消极厌学的高职学生就是因为缺乏学习动机。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应将“立德树人”的目标摆在首位。

根据“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7]这一指导思想,结合本专业课程职业岗位特点,拟定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思政目标,具体如表2所示。

二、隐形教育资源挖掘

课程思政就是挖掘所有课程的隐形教育资源,传授有温度、有厚度的知识,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体验和感知科学的魅力,通过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挖掘知识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课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8]。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而应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寻找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生动、具体地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提升行業自豪感,感悟爱国情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力行业也迅猛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契机下电力工作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的超高压、特高压技术世界一流,可以挖掘行业内的新闻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也可以谈谈“世界那么大,我也去看看”的国外建设工程,让学生提升行业自豪感,感悟爱国情怀。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可以方便地获取这些资讯并实现即时更新。

(二)转换视角体悟工匠精神

事实上,电力行业的工作大多是艰苦而责任重大的,这从每年的迎峰度夏相关报道中可见一斑。除了结合生活中“我们在吹空调,电力工人挥汗如雨抢修忙”的新闻之外,还可以说说诸如“大漠之中的巡线人”这样的生活中看不到的国网小故事,让学生转换视角,体会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三)思维碰撞培养自尊自信

学生可以将自己从故事中获得的感悟发表在课程网络平台的讨论区,自由交流。“互联网+”带来的好处是学生能灵活选择时间,真正做到“有感而发”而不是“命题作文”。另外,网络平台可以让平时在课堂上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加入讨论,把握正确导向,对观点阐述正确清楚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而肯定与鼓励将成为学生自尊自信的有效催发剂。

三、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本节以“电流保护调试”这一工作任务为例,展示“互联网+”环境下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总体采用“故事引领+任务驱动”式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一)课前引导

以往的做法是在课前布置工作任务,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根据任务完成课前自主学习。而基于课程思政的设计是选取一个与本任务相关的小故事并将任务布景融人其中。本任务的故事“远方的同学,你好”,讲述的是任课教师参与阿塞拜疆的继电保护改造工作,并给当地的员工培训的故事。故事最后布置任务“请利用故事里展示的继电保护调试仪完成电流电压保护调试工作”。学生在学习资源中自主寻找这个保护的调试方案。而小故事及任务的发布选择利用课程微信订阅号完成,确保消息能送达到每一位学生,便于学生随时随地根据需要阅读。学生可以在课程学习平台上发布自己的观点和心得,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引导讨论的同时,也可以提前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预设课中实施的教学安排。

(二)课中实施

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自行制定的调试方案。教师结合在学习平台上了解的学生自学情况解答学生的疑惑,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更愿意与教师交流,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学习平台的使用让教师可以提前做功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在实施操作环节,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团队协作。

(三)课后总结

在任务结束后,要求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展示本组实施过程的小视频。教师可以根据视频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针对性地总结反馈。这有效解决了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全程兼顾所有学生的问题。

在课程最后,进行“你最喜欢的小故事”评选活动,要求学生选出最能打动自己的小故事并说明理由。以一次活泼的课堂活动承载对思政教育的总结,使专业课程学习圆满收官。

四、评价方式转变

高职要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思政标准和学科标准都要“硬”,筑起又红又专的“同心圆”[9]。以知识点与技能点考核为重点的评价方式应转变为思政标准与学科标准并重的评价方式,具体如图1所示。

评价标准中思政标准与学科标准各占总成绩的50%。学科标准主要从保护原理的掌握、保护调试能力的习得以及保护设计能力的获取三个方面进行衡量,采取以单个工作任务完成为单位的过程考核与期末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思政标准主要从爱国敬业、文明友善、诚信法治三个方面来衡量,同样采取过程考核+终结考核的方式,其过程考核根据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文明规范以及学习平台上关于故事感受的讨论进行评价,终结考核根据“你最喜爱的小故事”评选活动中学生提交的小论文进行评价。

另外,教师将每一次任务的评价结果汇总发布到课程微信订阅号中,以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也通过成绩公示的方式以身作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公平公正。

五、总结

本文探讨了以互联网+环境为依托,行业小故事为引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政与学科要素协同促进的高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范式,具体如图2所示。实现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10]。

另外,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隐形教育资源的合理挖掘与融通

课程思政的关键不仅在于隐形教育资源的合理挖掘,还要做到与学科知识的融通。要做到让学生感觉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己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能是思政理论的生搬硬套,也不能选择生拉硬拽的口号宣传。

2.隐形教育资源神奇的反作用力

行业自豪感的提升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好奇心;让学生学习行业之中电力工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工作态度,不仅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也能改善部分学生觉得学习辛苦而懒惰逃避的现状;行业新闻小故事的引导,能让学生自觉上网搜索相关的内容,这对学生在各种海量信息潜伏的互联网中选择正能量起到了过滤筛选的作用。

3.小故事的大作用

小故事不仅承载着思政教育也带动了专业学习。教学实践证明,故事的形式比直接布置任务更吸引学生。例如上文中的任务,学生通过小故事看到“一带一路”的现实体现,会对国家、行业充满信心,也对学科专业知识充满好奇。学生会以故事中提到的继电保护调试仪如何使用为动机,自主去学习资源中寻找答案,这有效提高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兴趣。

动人的小故事不仅蕴含了所需的隐形教育资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人人胜的传播载体,同时也让枯燥的学科知识变得有温度,有情怀。

针对故事的讨论往往能引申到关于专业学科知识的探讨,让高职学生变得爱学敢说。

4.把握正确评价方式本身的思政属性

教学设计的落实需要以有效评价方式为抓手。因而需制定既包含学科标准也包括思政标准的详细评价标准。同时,可以利用课程微信平台公示每一个任务的成绩,让学生在透明的规则下成长。

[参考文献]

[1][4][7][10]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王雷,李延平.国内“互联网+”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7(4):1-8.

[3]南旭光.“互聯网+”职业教育:逻辑内涵、形成机制及发展路径[J]职教论坛,2016(1):5-11.

[5]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1):6.

[6] 刘淑慧.“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15-17.

[8]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60-64.

[9]邱开金.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N].中国教育报,2017-03-21(10).

[责任编辑:陈明]

猜你喜欢

教学范式课程思政高职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