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团体音乐治疗讨论大学生心理干预策略
2019-11-22楼烨
楼烨
摘要:高校青年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方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许多高校的学生由于情感、学习、就业等受挫,导致压力过大而出现了心理抑郁、双向情感交流障碍等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学业,同时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运用团体音乐疗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将音乐与心理干预两者合二为一,起到调节平衡作用,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有趣味性、互动性。将团体音乐治疗技术手段纳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将逐渐成为高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趋势。本文正是基于团体音乐治疗来讨论大学生心理干预策略,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得到缓解并健康有益的成长。
关键词:团体音乐治疗 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9-0187-02
高校青年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方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许多高校的学生由于情感、学习、就业等受挫,导致压力过大而出现了心理抑郁、双向情感交流障碍等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学业,同时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运用团体音乐疗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将音乐与心理干预两者合二为一,起到调节平衡作用,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有趣味性、互动性。
根据笔者前期调查报告显示,初入校院时,高校学生普遍感到进校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或前途迷茫、或生活不能独立掌控,这些诸多因素使得部分高校学生对学校的教育产生抵触的心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运用团体音乐疗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使学生们在普同性中通过宣泄不良情绪、行为模仿、相互传递信息等治疗手段中重塑希望,同时也增强学生的人际学习,提升社交技巧,增强团队凝聚力。
音樂治疗(Music Therapy)是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大学生心理干预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从理论治疗的价值上来说,主要分为了音乐取向、教育取向、心理取向及医疗取向等四类音乐治疗。前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主席,著名音乐治疗学家Temple大学教授 K.Bruscia 在《音乐治疗定义》一书中所做的定义: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1]欧美国家从2000年起,越来越多的医院、养老院和康复机构开始广泛使用音乐治疗。目前全球有5000多名注册音乐治疗师从事音乐治疗工作。
从国内音乐治疗研究现状来看,全国现有200多个开展音乐治疗的机构,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北京安定医院、回龙观医院等医疗机构;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以及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如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的音乐治疗研究中心等。
团体音乐治疗是通过音乐治疗师与参与者、小组成员间或集体的互动来促进沟通,从而改善参与者的心理行为问题。[2]团体音乐治疗是在为参与者创设一个小众环境为前提,以音乐与活动(参与者互动)的结合运用,促进音乐治疗师与小组成员的沟通。在音乐的促进下,通过团体音乐治疗,参与者可以借助音乐活动来发现和改善自身状态对自己的影响,发现他人不良情绪的体验,并在不断互动探索过程中缓解自己不良情绪。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托团体音乐治疗技术手段,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由此,我们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实施团体音乐治疗,以及实施策略的优化是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策略入手。
一、融入教学课堂
2019年4月11日教育部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意见》强调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
将音乐治疗知识和方法融入到美育课堂中,在美育课堂里开辟出音乐与心理治疗的一块新区域,运用团体音乐治疗的方法授课,使学生们在音乐体验中发掘自身的优点和不足,重新认识自我,让学生在美育课堂中获得音乐体验给予的幸福感,从而缓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升学、就业等压力,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
将音乐治疗方法渗透美育课堂,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美育课的课程内容。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表达自我,舒缓心理压力,学生也能够多维度发展。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审视,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种学生乐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从而也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打造团体音乐治疗室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一,场地。在前期调查中笔者搜索了一些相关资料,其中可以看到全国现有200多家机构开展音乐治疗,如北京安定医院、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研究中心等。数据一再力证高校应该重视学生团体音乐治疗,应该为学生积极打造团体音乐治疗室,并为音乐治疗室提供尽可能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有利于学生群体团体音乐治疗有效开展。从经费和场地方面考虑,学校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室的基础上增加软硬件设施,为学生开展团体音乐治疗活动。
第二,注重培养或引进音乐治疗师。一个治疗室里没有好的专业治疗师,那么这个治疗室形同虚设。专业音乐治疗师应是了解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知识,并有机融合音乐治疗专业知识,如乐理、聆听、作曲(节奏、旋律的创作)等为学生开展音乐治疗活动,能够与心理健康咨询师一同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确保顺利开展音乐治疗活动,音乐治疗师在临床心理学也应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这对正确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重要。
三、開展团体音乐治疗活动
走出课堂,我们在高校中最大的学生群体活动就是团学活动,在团学活动中与团体音乐治疗活动契合度较好的就是大学生校园实践性的活动。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音乐相关的实践性活动,如合唱团、曲艺社、朗诵协会、舞蹈团、戏剧社等等,在团学工作中,指导老师可与音乐治疗师通力合作,将音乐治疗方法融进学生活动中,开展合适学生的音乐治疗活动,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积极投入到其中,发掘自己的亮点,释放自我,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又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学校还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在校广播电台、宿舍廊道、食堂等公共区域为学生打造心灵净化空间,播放音乐治疗中舒缓心理压力、缓解焦躁情绪的音频,让学生们能够暂时放下学习和工作,聆听歌曲,放松心情,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四、加大团体音乐治疗的宣传力度
团体音乐治疗的目的是辅助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持续性,它的治疗方式和方法是依托于音乐,这是学生乐于接受,也是在学生群体中易于传播的。学校应加强对团体音乐治疗的宣传力度,依托新媒体、互联网信息平台,在学校官网、公众号等定期推送团体音乐治疗的相关新闻和实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有关团体音乐治疗的互动体验活动。通过学校的积极推广团体音乐治疗,让学生与教师亲身体验到团体音乐治疗,使学生与教师对其具有一定的认识。只有学校的积极推广,才能让学生感受团体音乐治疗方法的成效,为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亲身体验团体音乐治疗活动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参与进来,并开始重视团体音乐治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让学生在学习课堂上、课后的自习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受挫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寻乐趣,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五、结语
音乐治疗是心理健康教育治疗的辅助手法,它是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干预中,能够使学生通过宣泄、沟通、治疗等方法和手段有效缓解学生心理问题,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应将团体音乐治疗融入美育课堂中音乐知识体系,打造团体音乐治疗室,引进、培养音乐治疗师,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团体音乐治疗活动,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19.
[2]林玉峰.浅谈国内外音乐治疗的发展历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1,(03):154-155.
[3]刘月芳.团体音乐治疗在女大学生就业焦虑抑郁情绪干预的适用性原则[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1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