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特征研究

2019-11-22杨晓红

绿色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旅游

杨晓红

摘要:指出了森林+旅游消费作为低碳消费形式的一种市场需求潜力无限,研究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与传统旅游的消费特征区别主要体现在旅游对象选择上: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较具体更倾向于森林旅游区内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而传统旅游的消费则较宽泛;在旅游目的上: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主要是从低碳中体验乐趣,而传统旅游的消费则主要从森林景观或人文景观的享用体验乐趣;在旅游消费准则上: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主要是以碳减排、身体和心理的效用综合最大化为主,而传统旅游的消费主要是以身体和心理的效用最大化为主;在旅游方式上: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主要是以森林资源的整体为基础,而传统旅游的消费以观光游玩为主;在游客自身素质要求上: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者一般有着低碳消费意识。而在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特征上:主要表现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参与性、全面性和时空变域性四方面。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旅游;低碳消费;消费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8-0270-03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带来的种种问题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因此,如何才能减少能源过度消耗、降低碳排放力度并最终实现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当前,我国森林旅游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批建各类森林公园3505个,规划总面积2028.19万hm2,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9.62亿人次,其中国家级881处,年旅游收入高达1100.7亿元,约占全国旅游业总收入的25%以上。与此同时,旅游消费者对森林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开始出现了结构性转变,从以往传统的观光游更多地转变为休闲养生度假的康养游。但在转变过程中,森林+旅游的消费还存在着碳排放较高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森林+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2相关概念界定

2.1森林旅游

建于1872年的美国黄石公园是现代森林旅游(Forest Recreation)的发端,美国在二战后,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逐渐而兴起的。到1960年,美国实行的森林旅游模式所产生的经济价值,逐渐被世界各界人士所承认,并一跃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开发森林资源的主要部分之一。学术界对森林旅游的界定有着各种不同的表述,目前并无统一定义,多数是由学者根据自身的研究需要而提出的,如森林旅游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主要旅游资源,利用森林及其环境的多种功能开展的旅游活动;森林旅游是游客为了消遣、观光、商务、探亲访友等目的,离开常住地到森林区域旅游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現象和关系总和。对于森林旅游的界定,虽然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核心都在阐述:森林旅游是指在林区内依托森林资源发生的以旅游为主要目标的多种形式的野游活动,这些活动不论是直接利用森林,还是间接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环境,都被称之为森林旅游或森林生态旅游。森林旅游还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森林旅游是指人们在业余时间,以森林为背景所开展的野营、野餐、登山、赏雪等活动;广义的森林旅游是指在森林中开展的各种活动,包括任何形式的野外游憩。

2.2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涉及能源系统、环境系统和经济等系统等多方面问题,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其核心内容包括低碳产品、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等开发利用,基础是建立与低碳发展模式相对应的合理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有利于发展低碳的优惠政策和市场机制等。

2.3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旅游,无形当中会产生一定碳排放,如何做到低碳旅游值得深思?而研究强调的低碳旅游是一种降“碳”的旅游,是旅游者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旅游尽量降低CO2的排放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如游客在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环保餐具、住环保旅馆、选择CO2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零排放的自行车、徒步等形式。而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消费理念,目前对森林旅游低碳消费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界对其还未能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研究认为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是指游客在对森林旅游产品和服务消费过程中,是有着降排为特征的消费意识,是以减排为特征的消费理念,是以保护森林环境和节约资源为宗旨,以此促进全球碳的良性循环。

3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特征

3.1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与传统旅游的消费特征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与传统旅游的消费在旅游对象选择、旅游目的、旅游消费准则、旅游方式和游客的自身素质等要求上存在一定差异性,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对游客的要求要明显高于传统旅游的消费。

3.2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特征

根据对森林低碳化旅游消费的界定,结合森林低碳化旅游消费与传统旅游消费的比较结果,概括出森林低碳化旅游消费的特征主要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参与性、全面性、时空变域性。

3.2.1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也就意味着是在保护人类本身。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诸多生态系统的核心,不但发挥着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还有净化大气环境,涵养水源等促进人类健康的特殊意义。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人类如若缺失了森林将难以生存。森林+旅游低碳消费者在参观游览森林景区过程中,能够认识到环境生态问题的存在及其破坏后的严重性,并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来保护森林资源及其附属基础设施,注重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和理解自然。如倾向使用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公共交通甚至步行方式等);在旅游住宿时很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并会随手关灯、拔插头等,甚至有着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公共的电,换自己健康的做法;在餐饮上,随身携带筷子、勺子,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在旅游过程中,尽可能地选择对森林影响较小的活动,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与文化原生态,并期望通过旅游活动获得森林生态环境知识,感受其中饱含的美学价值。

3.2.2参与性

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者在整个森林观光游览过程中承担着既是森林旅游低碳的消费群体,又扮演着保护森林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主体。森林旅游低碳消费者的参与性区别于一般消费者,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者有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且以这种低碳消费形式为荣,反之对那些未能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即生态环境的消费者采取尽可能地劝说其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当中,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对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消费者采取嗤之以鼻的态度来迫使对方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其次,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者不但有着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环保意识,还是森林+旅游低碳消费的主要践行者和实施者,各种森林旅游低碳消费活动过程全程参与且在消费过程中又受到森林生态系统环境的碳排放约束,这也充分体现了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者与生态环境之间是统一体的关系。

3.2.3全面性

全面性作为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特征之一,体现了消费者对于消费客体的多方面需求,且客体即森林生态系统也能满足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者的种种需求,如消费者对于森林的徜徉观光行、对于森林的芬多精吸收康养行、对于森林的全家享受体验行等种种消费模式。不但可以自由徜徉体验森林生态系统的独特魅力,还可在行走于森林间无形当中享受着不同林种释放的不同的天然气味,藉由呼吸与皮肤接触等获得大量的空气维他命,不但可以除菌除臭、缓解焦虑,还能营造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氛围,使之流连忘返。

3.2.4时空变域性

时空变域性作为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特征之一,主要是考虑到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非人为因素影响的系统,尽可能取其天然精华部分,保留住森林生态系统景观及结构等主要支撑要素。在实践选择和空间的选取上具有一定的特定性,这也是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区别于以往的一般传统消费特征。在时间维度来看,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可能会受到春、夏、秋、冬等季节因素的限制,抑或还会受到黑天、白天等昼夜交替的因素约束;在空间维度来看,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費可能会受到该地区的大气候的因素约束,抑或会受到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划定的保护级别等限制,如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划分。对于核心区一般是指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的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分布地,也不允从事科学研究,这种区域不能作为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区;对于缓冲区一般是指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等观测活动,这种区域也不允许低碳消费;对于实验区一般是划在缓冲区的外围,可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或者自由观光等,此区域可以实现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因此,这种形式的划分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活动。

4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且形势逐渐严峻,如何延缓、改善甚至逆转这种形式?全球各界普遍认为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形式不失为一剂良药。研究结果显示: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与传统旅游的消费特征有很大区别,主要体现在旅游对象选择上: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较具体倾向于森林旅游区内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而传统旅游的消费则较宽泛,主要是倾向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在旅游目的上: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主要是从森林低碳旅游中体验乐趣,而传统旅游的消费则主要从森林景观或人文的享用体验乐趣;在旅游消费准则上: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主要是以碳减排、身体和心理的效用最大化为主,而传统旅游的消费主要是以身体和心理的效用最大化为主;在旅游方式上,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主要是以森林资源的整个系统为基础,而传统旅游的消费以观光游玩为主;在游客自身素质要求上,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者一般有着低碳化消费意识,注重消费各环节的低碳环保,而传统旅游的消费者一般没有低碳化消费意识。在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特征上,主要表现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参与性、全面性和时空变域性等四方面。

研究认为,要想实现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规模的扩大化和质量的提升化,需要充分综合考虑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与传统旅游消费的区别、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因素如性别、学历、结婚与否、家庭年收入、职业、年龄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消费者的旅游可支配收入、消费者的个人心理因素即对森林+旅游低碳消费的意识、知识体系与社会因素即消费者拥有的低碳知识越多,越能促使其在森林+旅游消费中采取低碳行为,越觉得有责任并能积极参与有益于保护自然环境的活动过程中且认为此行为一定会成为新的社会行为规范。此外,要想实现森林+旅游的低碳消费,还需要政府部门、旅游相关企业、游客等的共同的努力。

猜你喜欢

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休闲发行名单
旅游
旅游休闲发行名单
旅游小达人
旅游小达人
减法式旅游
旅游趣事(共4则)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