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慢”节奏艺术的把握

2019-11-22孔华荣

甘肃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节奏数学教学艺术

孔华荣

【关键词】 数学教学;“慢”节奏;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8—0186—01

小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他们的反应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从而影响了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慢”节奏。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差,他们只有在“慢”节奏中才能理解并掌握知识,也只有在“慢”节奏中,才能打好基础。可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掌握“慢”节奏,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体现。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慢”节奏艺术的把握,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慢”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且教师要通过实验、尝试、操作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个过程一定要“慢”,只有“慢”,才能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而不是形式上的“经历”。同时,观察、分析与讨论是课堂教学中不能随意删减的重要环节,只有给足时间,学生才能在经历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

以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为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若教师快节奏地给学生讲解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等,之后再进行巩固以及课后作业,教学任务是很快完成了,但学生了解到的内容都是教师总结出来的,学生没有经历,即使学生当堂理解了,很快就会忘记。这是快節奏带来的不良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创设了篮球比赛的情境,并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比较三场篮球比赛的投篮情况?”这个问题中,投篮的总次数、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次数这三场都有其比较的价值,之后笔者再引导学生理解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其实就是投中的比率,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谁投中的比率更高的问题。这个过程很自然地就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促使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紧接着笔者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百分数的相同点,并且结合了生活中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得出百分数的概念。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慢”节奏中,学生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体验建立概念的过程要“慢”

数学概念建立的前提是要理解概念的实质。从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来看,基本上大部分的数学概念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还要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尤其是单位概念的建立问题,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善于等待的心鼓励学生参与到体验中,从而建立良好的单位概念。

以教学“千克的认识”一课为例,为了能让学生理解1千克到底有多重,并建立正确的1千克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也无法用语言去表达1千克到底有多重,因此只有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将感受内化成抽象的概念知识。为此,本节课的主要操作活动就是感受1千克到底有多重,那么教师就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真正实现数学知识内化的慢过程。首先,给出一袋花生与一袋黄豆,让学生去比较哪一袋更重。学生想出了称一称、掂一掂的方法,学生在猜、称、掂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1千克应该有多重。其次,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参照物,比较这些参照物与1千克哪一个更重。比如,学生找到数学课本比1千克轻、装满书的书包比1千克重、我们的体重比1千克重等等。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强了自身对千克的感性认识。最后,让学生分小组称量1千克能有几本书、几个苹果等,以加深学生对千克的认识与理解。

三、反馈总结得出的结论要“慢”

反馈总结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若学生得到了深刻的感知体验,那么也就自然而然地能总结出结论。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表达的语言并不准确,因此部分教师存在帮学生总结结论的情况,这也就缺少了等待与耐心,同时也让学生失去了自主归纳总结的机会。事实上,学生在自主交流总结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以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且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填写实验报告单。比如,给出几组长度不同的小木棒让学生探究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有的说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不能比另外两条边的长度长,也有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无论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但学生已经将重点放到边的长短上,这也是学生的真实理解与反应,且这个过程也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在课堂上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最终的结论,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出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结论。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节奏数学教学艺术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纸的艺术
YOUNG·节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