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2尹燕史丽芳

甘肃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生物应用

尹燕 史丽芳

【关键词】 初中生物;导学案;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8—0105—01

“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通过课前引导预习、课堂教师讲解,学生参与讨论,当堂训练巩固,达到了掌握新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教学格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学案提高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巧设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从导学案的实施看,问题探究是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不仅要问,还要问得巧妙。在导学案设计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扣准教学重点,按照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设置问题,这樣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茎的输导功能》一节学案的设计中,关于水分的运输途径这部分内容,可提前安排学生“就地取材”动手实践,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红墨水使枝条的叶脉变红的现象后提问:红墨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叶片中的?这就促使学生要了解茎的结构,对茎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持续下去。

二、合理引导,大胆质疑,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在成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在讨论中分析,在推理中归纳,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课堂上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鱼鳍的作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探究的:人靠腿来走路,鸟儿靠翅膀飞翔,鱼在水中又是靠什么来游的呢?它是怎么游的呢?怎么来验证你的结论?经过课前预习和课堂引导,学生的探索欲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认真观察实验,从而发现问题,得出正确结论。又如在观察“鸡卵结构”教学中,针对“鸡卵的内部结构及功能”这一问题,我在导学案设计中明确提出学习目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要求各小组组长负责,带领同学们查阅资料、动手操作,观察各部分的形态并了解其功能,最后将探究结果进行集中展示,与其他小组相互交流、相互点评,此时教师帮助补充总结。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又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当堂检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积极恰当的练习与检测是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的良好保证。在每节课导学案设计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安排5-10分钟时间的随堂检测,围绕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设置适量练习,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当堂训练巩固。练习完成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我们探究到什么?收获了什么?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同时,为使课堂教学具有延伸性,导学案除设置常规作业外,还应注重书本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充分挖掘利用好乡土资源,把那些既源于课程内容,又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向课外拓展,通过课外观察、调查研究,拓展延伸,深化提高。这种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不仅得到了学生的欢迎,而且对新知识的巩固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运用导学案进行生物教学,既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方法,也是教育本质得以体现的有效手段。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导学案中所探究问题质量和水平的正确把握,注意课堂活动的调控,是否面向全体学生,避免有挫伤和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语言或举动,对学生个性和特长发挥予以重视等等,对新时代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老师都要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投身新课改,加强课堂教学探索,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把导学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导学案初中生物应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