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冠中油画的民族化之路解读

2019-11-22晏旺

艺术评鉴 2019年19期
关键词:吴冠中民族化油画

晏旺

摘要: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的油画作家,创作了大量的优质油画作品,展现出了独特的民族艺术特色,成为了我国民族艺术传承的重要支持者。在吴冠中的许多油画作品中,主要都是从中国民族艺术角度出发,创作出了独特的艺术道路,也成为了中国绘画现代的重要探索者使得中国艺术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认知。

关键词:吴冠中   油画   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9-0043-02

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道路上,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大家,成为了中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冠中的一生始终坚持实现油画的民族化发展,使得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之间能够有机结合,体现出了不一样的艺术品味。在水墨油画作品中寻求现代化的艺术特色,提供了全新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方向。本文将针对吴冠中油画民族化发展道路进行深入分析。

一、坚持东西方文化结合

在吴冠中的艺术创作时期里,东西方文化已经呈现出了交融的特色,一些优质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吴冠中已经认识到了油画的重要优势,并且自身具有对于中华文化的深层热爱。在经过大量的实践探索之后,他就得出了一些自身的见解,他认为西方的绘画还是存在许多优质的地方,比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并且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一些不足,以此诞生了他想要对西方文化进行改进创新的思想,以此来改进本民族文化体系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從20世纪60年代开始,吴冠中先生就已经创作了大量的油画作品,主要是通过油画来叙述江南的特色以及一些自然的风光,展现出了十分浓烈的中华特色。对于传统的西方油画来说,他们的油画作品中往往都不含有中华艺术体系,对于一些白墙黑瓦实际上理解是不深的,也不能够确定其可行性。在通过吴冠中先生的中华油画作品展出之后,使得世界都认识到了实现油画作品的民族化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的,同样能够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世界百花园,必须要能够深深地植根各种土壤,才能够诞生出不同的文化体系。在吴冠中先生的视角中,他坚持要体现出对本国文化的热爱和自信,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的推广和创新,不能够因为存在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而导致出现自卑的状态,从而对本国的文化进行遮遮掩掩,这样是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显得过于崇洋媚外。

在吴冠中先生推行油画民族化的进程中,他感受到了中华自然风光所带来的一些差异,通过他的大量油画作品创作,有效的消除了东西方文化创作存在的一些隔阂,也使得中西方文化交融越来越明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正处于我国对外开放越来越大的时代,世界之间的交融也越来越明显,做好文化领域的沟通交流也就更加便利。

吴冠中先生曾经前往法国留学,对西方的油画艺术体系构成了系统性的了解。在他学成之后,他义无反顾的回到了新中国。他想要回到中国之后,结合中华的文化特色来进行油画作品创作,这样才能够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时代背景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摸索出油画民族化的独特道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不具备经验的,也不能够从其他人发展进程中摸索出一些参考依据。因此他采取的策略是仅仅追求意境,不考虑一些形式方面的问题。他想要通过大量的色彩变化来展现出独特和想象世界,意图实现含蓄抽象的创作作品。最终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反映出了中国艺术面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二、关于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的关系探析

(一)吴冠中先生对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的关系探索

总体来说,吴冠中先生对于油画民族化的竞争,实际上是持客观角度的,他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他不认为实现油画民族化和实现国画现代化是对立冲突的,而且具有较大的内在联系的,能够共同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更强的应用效果。首先,实现民族形式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可以保持灵活的发展态势。在世界高速发展的状况下文化交融越来越明显,文化的艺术形式也处于持续变化的状态,那么西方油画的气质也是处于不断更新发展的进程。从他的一些理论中可以看出,实现油画的民族化和国画的现代化可以看作是孪生兄弟。这两者之间可以达到相互帮助、相互启示的作用。

也可以将吴冠中先生看作是实现油画民族化的真实实践者,不再拘于传统的视角,而是以一个移动的画架出发,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创作,最终进行整合优化处理,展现出了更强的视觉冲击效果。特别是在他的一些关于中国山水油画的创作过程中,呈现出了十分微妙丰富的层次感。并且在意境上不断的发展,自然而然的进行抒情。本身关于油画创作就是要能够通过流动的线条来对素材进行处理。

吴冠中先生对于中西方的绘画作品也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在经过大量的探索之后,他得出了一些基本的结论。尽管存在语言上的差异,但是许多内容上还是具有一定的互通性,这也与展现出了艺术的可移植性。特别是风景画和山水画本身就能够达到一见如故的状态。在各种信息化传递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融显得越来越便利,那么固守本身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必须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要能够对一些优秀的艺术创作手法进行学习,才能够更好的传承自身的传统文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许多创作素材都是从生活中进行获取的,大众的生活过程中就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艺术创作素材。那么在进行油画民族化的进程中,就需要植根于民族的生活特色,这样才能够提供十分丰富的动力源泉。必须要在此竞争中,对西方和现代艺术保持开放的姿态,要加强优质文化的甄别作用,对一些积极进取的文化艺术体系进行创新性发展,对于一些落后反动的文化特色进行抛弃。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是应当从作者的内心出发来做好真情流露。要将一些优秀的民族化作品推向全世界,形成对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有利于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播,使得世界范围内更多的人受益。要在学习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中,移植他们独有的一些表现手法,为全世界人民服务。

(二)促进中西方文化交融

在艺术领域实现文化共鸣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共识,这也是促使吴冠中先生加强油画民族化工作探索的重要力量。他对于本国人民的各项审美情趣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运用创作手法来提供更加优质的民族化油画作品。特别是通过追求单调和韵味,体现出了十分优质的艺术意境。如果在传承中华文化的进程中保持固步自封的状态,这就会使得在世界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枯萎,缺乏创新力,最终被世界摒弃,成为落后的文化体系。其实总体来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就有大量关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包容,对于一些优质的、有营养的艺术体系进行借鉴和吸收,这样就更好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体系。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本身就是通过艺术创作手法来展现出人物的思想以及期望,那么就需要通过优质的艺术创作作品,来使人类的思想得到解放和自由。从这个角度出发,只要能够实现表达自我生命本体的方法,都能够进行借鉴和使用。那么在推行油画民族化的进程中,就不能够因为这是来自西方的艺术创作方法而进行抵制。不能够因为中华传统画作体系曾经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保持故步自封的状态,这将使得这些优秀的文化特色逐渐消失。因此,吴冠中先生提出走中西融合的发展道路,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的。

三、结语

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化油画创作大师——吴冠中先生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工作,他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艺术创作手法。在它的发展理念中,实现油画的民族化,是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的,有利于实现对本民族文化的推广,加强针对西方油画创作特色的吸收和借鉴是现代艺术领域发展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杜珊.70年代:“粪筐画家”——吴冠中的民族乡土情[J].艺术评鉴,2019,(09):30-31.

[2]仝朝晖.“山水”与“风景”的合流——以吴冠中艺术为例[J].中国美术研究,2018,(04):155-164.

[3]李兆忠.令人深思的“跛脚现象”——吴冠中的油画与囯画[J].群言,2019,(01):29-32.

[4]张旺.中国写意风景油画图式研究——以吴冠中江南水乡系列作品为例[J].大众文艺,2018,(14):75.

猜你喜欢

吴冠中民族化油画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春江水暖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油画去哪了
中国当代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服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民族化意义的研究
从艺术要素看样板戏
油画《惊涛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