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线路遗产视野下的滇越铁路遗产保护

2019-11-22范玉洁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滇越铁路遗产保护

范玉洁

摘 要:滇越铁路是云南近代历史中重要的线性交通遗产,具有丰富的物质性遗产、非物质遗产和自然遗产。从文化线路遗产的角度对滇越铁路予以继承保护,将结束目前滇越铁路遗产保护领域零散化、无序化、学者各自为战的现状,开启具有高度可行性和高效性的滇越铁路遗产保护新状态。

关键词:滇越铁路;文化线路遗产;遗产保护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类项目“滇越铁路滇段建筑遗产再利用研究”(A2017QS28)研究成果。

滇越铁路滇段于1903年由法国筹资修建,1910年通车,耗时7年。铁路全长850多公里,云南境内有466公里,是全世界唯一一条仍在使用的米轨铁路。一百多年来,这条铁路给云南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各个社会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其开通打开了边陲之地云南对外开放的大门,西方的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云南质朴的乡土之地,云南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由此连接。伴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传统文化保护和遗产保护浪潮,滇越铁路这个客观事物也从单纯“物”的物质性遗产向兼具“非物”的综合性文化遗产转变。

一、滇越铁路遗产保护现状

滇越铁路云南段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之后,已经与云南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滇越铁路沿线的众多遗迹中,有的已消亡于自然力的作用,有的受到了人為的破坏,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正在慢慢消逝。目前,一部分滇越铁路沿线建筑遗产已经得到了商业化的开发,蒙自、个旧等地也建起了博物馆,但是从遗产的角度加以论证和开发,滇越铁路遗产化之路才刚刚开始。对滇越铁路沿线车站建筑及其附属遗产进行研究以达到对其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目的,使之为旅游大省和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滇越铁路的丰富遗产性

滇越铁路因其所具有的优秀历史文化遗存,成为了我国铁路历史中的闪亮之星。距今,滇越铁路已经历了逾百年的历程,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它已经从物化的功能性产物,逐渐转化为同时具有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多重遗产。

(一)物质文化遗产领域

滇越铁路云南境内,还遗存着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车站及车站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城镇,如蒙自、建水、开远、石屏、个旧等,显现着丰厚的景观特色。滇越铁路沿线车站景观是云南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支系,也是云南民族人居环境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东南亚文化、云南本土文化和内地文化在此地相互交融,和谐共存,尤其是滇越铁路带来的法式文化,在当地显现出极强的外域色彩。除此之外,滇越铁路沿线铁路车站区域至今遗存着部分铁道网络系统、轨道路廊、车站及机电设备等各种能影响铁路交通景观的所有铁路设施、建筑,铁路沿线的站点周边也具有独特和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

滇越铁路遗产承接着历史和现在,连接着未来,是滇越地区重要的精神财富。其印证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我国实施侵略的行为,是一种历史物证。同时,这条铁路还是历史中的交通要道,护国运动、西南联大组建以及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都曾有这条铁路参与的印记。与此同时,滇越铁路还成为西方先进科技传入我国的重要路线,为云南的工业化水平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云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西方的基督教也是通过滇越铁路在云南地区扩散的。除此之外,西方国家的教育、医学等领域的先进思想和技术通过滇越铁路传入到云南地区。所以,客观上来讲,这一条掠夺了大量云南资源的铁路,对于促进我国云南地区繁荣与发展,加速云南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就非物质性而言,滇越铁路对云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卫生、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记录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点一滴,承载了铁路沿线居民甚至整个云南社会的集体记忆。

(三)自然遗产领域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的低纬度内陆地区,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云南自然景观具有多样性。滇越铁路由于跨越范围广,不同的区域自然景观和植被情况亦有差异。铁路经过三条河(南盘江、南溪河、红河),不是跨河而过,是沿河而行,丰富多变的自然景观是其他铁路所不能相比的。滇越铁路沿线丰富优异的自然遗产,是滇越铁路全线进行遗产开发的重要资源。

三、文化线路遗产

滇越铁路是遗产综合体,任何一种单一的遗产类型都无法概括滇越铁路遗产的所有要素。滇越铁路不仅仅是一条铁路,更代表着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一条生命线,是当地物质文化、自然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的结晶,将滇越铁路作为文化线路遗产,更能涵盖滇越铁路沿线的物质性、非物质性及自然遗产类型。

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界定的文化线路遗产的定义,文化线路遗产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第一,文化线路遗产是人类历史形成与发展的通道,不同群体在这条通道中进行生产和生活;第二,文化线路遗产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自然文化以及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第三,文化线路遗产的跨度非常广,其可以在文化圈之中,也可以在地理区域之中,还可以是民族和国家之间;第四,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构成的每一种要素之中,还体现在各要素形成的整体;第五,文化线路遗产是动态发展的,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滇越铁路作为云南地区曾经的重要现代化交通路线,连接了国内和国外,沟通了东方和西方,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文化标志和人们集体记忆的载体,其不光具有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作为一种工业遗产,滇越铁路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事件之物,既能够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行为的实物证据,又是现代工业化技术文明的传播途径。从其形成到现在,为我国云南地区的人民提供了动态化服务,并使云南近代文化得以多元化发展。滇越铁路沿线已成为人们生活的聚集之地,人们通过铁路进行民居建造居住、商业往来以及教育、医疗和社区服务。沿线人民的生活以铁路作为媒介和主线进行多元发展,错综复杂。文化线路遗产的主要特点是以线路为轴线的线性辐射以及持续化的动态性,滇越铁路完全符合文化线路遗产的几个要素。

因此,赋予滇越铁路 “文化线路遗产”的重要身份,从文化线路遗产的角度对滇越铁路予以保护和改造,将结束目前滇越铁路遗产保护领域零散化、无序化、学者各自为战的现状,开启具有高度可行性和高效性的滇越铁路遗产保护新状态。

四、滇越铁路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一)统一规划下的整体行为

文化线路遗产的重要特征就是整体性,作为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通道,线性关系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分散零散,沿线各区域不能各自为政,利益冲突,若任一组成元素受到破坏,则滇越铁路整体遗产也将会受到影响。因此考虑到滇越铁路文化遗产的整体性是遗产保护工作的纲领。从文化线路遗产的角度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是保护滇越铁路遗产的先决条件,统一的规划和整体的顶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各级政府部门要把保护滇越铁路文化遗产同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劃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协调行动,但是又要根据各自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实际状况,对每一处遗产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规范保护程序,建立和健全保护机构,落实保护责任制,促使滇越铁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从目前滇越铁路遗产保护现状来看,各组成个体存在利益条块化的现象,导致滇越铁路遗产整体性受到影响。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各主体能够保持平衡,才能使滇越铁路遗产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二)集合各方面力量加大资金投入

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形势下,许多地方政府对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遗产保护经费短缺,滇越铁路沿线文化遗产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遗产安全隐患无法排除,导致许多文物保护不到位。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滇越铁路沿线遗产保护,资金投入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滇越铁路保护要不拘泥于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多渠道多方式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筹集资金,才能保证遗产保护相关行为落地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学者笔端。在这其中以商业开发的形式实现遗产保护和社会开发双赢,是一举双得的办法。

(三)尊重文化线路遗产的历史文脉

如果只是片面地把遗产看作是景观,不能充分意识到其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这样的遗产保护只能起到反作用,甚至是打着“保护”的旗号破坏遗产。滇越铁路遗产保护过程中,为保证整体设计的顺利实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是必需的途径。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才能避免缺乏深入调查和研究,只做表面文章,建出“假古董”。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尊重文化线路遗产的历史文脉,是滇越铁路遗产保护的总体原则。

(四)集合全社会力量的无形遗产保护

滇越铁路作为“文化线路”遗产,包含的不仅是站房、水塔等有形的建筑遗产,更重要的是无形的“非物”遗产,大量非物质遗产动态化地、可持续地存在于铁路沿线各行政区划甚至中国和越南国家之间。切实加强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面临的是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集合政府、教育界和学术界力量,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于滇越铁路遗产进行宣传和科普,开展对于滇越铁路沿线遗产的传承保护相关研究,并形成成果服务大众,同时,通过科学专业的商业开发提高社会民众的参与性和遗产自身的知名度,从而提高社会民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做好无形遗产的保护。

五、结语

滇越铁路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且已经成为云南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线路遗产”的视角对滇越铁路沿线遗产进行保护,使其走向真正的遗产化道路,必须要通过滇越铁路社会主体、政治主体以及经济主体共同作用,集合全社会的力量,以整体的顶层设计、完善的法规保障、专业的保护方式、整个社会的参与来保障滇越铁路遗产保护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牛韶斐.铁路遗产再生:滇越铁路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2014(2).

[2]冯铁宏,陈舒.铁路遗产保护研究:以中东和滇越铁路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4).

作者单位:

玉溪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滇越铁路遗产保护
滇越铁路遗产资源梳理及价值潜力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视角下滇越铁路档案资源建设策略研究*
滇越铁路云南段研究述评①
抗日战争时期的滇越铁路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若干问题分析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分析
试谈古都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