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019-11-22张君兰
张君兰
【关键词】 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8—007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人们的各种活动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谁能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更快速并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谁就可以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占据绝对优势。因此,在信息技术日趋普及的情况下,只有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特点,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改革并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才能使教学更有生命力、活力、张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最好的引路人,强烈而迫切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坚强动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选择恰当的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良好动机,是导入新课的重要环节。然而,兴趣并不是每个学生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感染以及所具有的新颖性、趣味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引起的。信息技术使教学手段集声音、文字、符号、动画、图形、图像和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独特性。初中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这样没有实际生活作为参照的文本,学生学习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若教师只采用空洞的讲解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示出来,能使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地感受和理解课文,激发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情操。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方面的发展,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业方面的发展,如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人际关系、适应社会、自我意识、生活幸福感以及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一方面,可以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系统的支持下,构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建立过程性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另一方面,在评价学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推动各类学生卡、学生健康发展记录袋、教育卡的建设应用,将学生的校外参观、实践活动等非正式学习情况纳入考察范围,全面记录学生的发展状况。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学生深度发展
要在不断变革的知识社会中发展,一方面,每个学生都要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继续加强学习,成为终生学习者;另一方面,要将指向创新、创造的高阶段思维创造能力作为21世纪学生的必备技能加以培养,并把发展高阶段思维创造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内外诸多研究已经证明,学习信息技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持作用。在追求教育质量提升的今天,信息化的作用必然不可忽视,尤其要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做深、做实。例如,笔者在教学《岳阳楼记》 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情景相互交融 CNKI AMLC-3-的写作技巧,用多媒体播放了《岳阳楼记》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继续掌握本课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则喜气洋洋。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相互探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两维动态发展的过程。实施语文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讲授、演示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实践等环节,将语文教学内容融会贯通生成学生的学习资源,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图像动画借景生情,全方位、多角度地触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將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简单易懂可感知的东西,使文字符号与抽象事物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化难为易,一一解决学生不好理解的问题。
如今,通过探索与实践,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平台,体现了新课程发展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深度发展,支持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不断改变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