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贵康教授钩椎关节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9-11-22周红海田君明吴晶琳
周红海,陆 延,田君明,吴晶琳
(1.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2.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韦贵康教授是我国第三届国医大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韦教授深入研究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成因,认为其不仅外有脊柱的失稳、钩椎关节的紊乱、错位、失稳,肌肉的痉挛、松弛、废痿、瘀肿及血脉不畅等改变,也伴随着内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不足等改变,治疗上需要以“正则通、顺则通、松则通、动则通、调则通、荣则通”为主要内容的“六通”为治疗原则[1]。笔者对该病以韦教授的钩椎关节整复手法为主,辅以理筋手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 年至2016 年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中医骨伤科门诊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4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s)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32 32性别(例)男14 15女18 17年龄(岁)41.47±6.51 40.75±6.84病程(周)5.87±1.82 5.38±2.12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①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②X 线片显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CT 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③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①活筋松解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站立于患者身后,一手五指分开按拿患者头顶,转动颈部,同时另一手捏拿按摩颈肌,反复数次。②理顺法:医者以指尖、指腹或手掌于患者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沿肌纤维走向按压,反复数次。③钩椎关节整复手法:以第5颈椎钩椎关节紊乱为例。患者取矮端坐位,颈部稍前屈;医者站于患者身后,右手食指、中指于患者颈前触及第5颈椎右侧钩椎关节并固定之,左手扶持患者下颌使头转向左侧45°,此时左手向上轻提牵,同时右手食指、中指迅速用力向右后方推按,常听到“咔”的一声。食指、中指下有轻度移动感,触之紊乱的钩椎关节平复或改善。同法反方向操作1 次。④结束手法:以拇指或手掌小鱼际按揉颈肩部肌肉2 min,手法结束。每日治疗1 次,7 d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 不予钩椎关节整复手法,余手法操作同观察组。每日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标准拟定。治愈:原有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数据见表3。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提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比较 (cm∕s,±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比较 (cm∕s,±s)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32 32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20.77±2.70 20.53±2.25治疗后36.92±2.26①②29.89±2.43①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23.31±2.40 23.97±2.38治疗后40.96±2.71①②31.85±2.43①
3 讨 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主要由于椎体钩椎关节侧方骨赘形成致使椎间孔变小,椎动脉受到压迫、迂曲、变细或阻滞[3]而导致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猝倒等临床症状的发生。该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钩椎关节首先于1958 年由德国解剖学家luschka发现,命名为“luschka关节”或“钩椎关节”。钩椎关节在维持颈椎的稳定性以及骨质增生、颈椎病的发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发出,左右各一,沿前斜角肌内侧上行,穿第6 至第1 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上升到颅内后,两条椎动脉在脑桥下缘汇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粗大的基底动脉,即我们通常所称的椎基底动脉系统。
韦教授认为,现代人长期伏案工作,颈椎长期前屈,下颈部肌肉、韧带持续紧张,长此以往必将出现颈椎退行性改变及周围软组织水肿。为了避免由于颈椎过度前屈产生的颈椎失稳,钩椎关节会通过骨质增生的方式增强颈椎的稳定性。钩椎关节后方为脊髓、脊膜支和椎体的血管,后外侧部构成椎间孔的前壁,邻接颈神经根;外侧有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丛。钩椎关节的增生、肥大很容易影响横突孔的孔径,刺激椎动脉,引发椎动脉型颈椎病。《灵枢·经脉》指出“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施行钩椎关节整复手法时术者一手向上轻提牵患者头部,同时另一手指迅速用力向后方推按钩椎关节,在钩椎关节处形成剪力,可直接调整紊乱的钩椎关节,解除增生的钩椎关节对椎动脉的压迫。另外根据颈椎生物力学分析,钩椎关节紊乱往往伴随相应节段的关节突关节的紊乱,施用该手法不仅调整钩锥关节,同时也调整紊乱的关节突关节,可以恢复脊柱中轴的骨性平衡,同时配以软组织松解手法,可恢复颈椎的筋骨力学平衡,达到骨正筋柔、气血通畅、局部循环恢复的效果[5]。韦教授指出该手法操作时特别要注意“稳、准、轻、巧、透”五大原则,如此不仅可以提高疗效,同时增加了手法操作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