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构架下总分馆数字共享平台的搭建与应用
——以浦东图书馆总分馆数字平台建设为例
2019-11-22李洁
李 洁
(上海浦东图书馆,上海201204)
1 浦东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运营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浦东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运营现状
2016 年,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印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浦东图书馆积极贯彻文件精神,将图书馆延伸服务建设正式转入到总分馆体系建设方向,在已有服务点的基础上,经过条块整合、层级划分,形成“一体两翼,多型低重心”“三级+多元”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系统。
所谓“一体两翼”[1],一体,就是本体,是本质、架构,讲到底还是手段,目标则是追求终极价值。构建总分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总馆资源、人员、网络等优势,推动整个区域中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图书馆,实现图书馆社会教育、文化传承等终极目标。而“三级+多元”则是将浦东新区的图书馆构架打造成“区中心馆——街镇、大居分馆、行业分馆——居民区分馆”的模式。将图书馆办到部队的营区、学校的校园、街镇的社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寓、民工子弟学校、企业的商务楼、市民的家门口、郊区的村头和国家、市、区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工地等。目前浦东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物理框架构建基本完成(见图1)。
图1 浦东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1.2 总分馆体系建设遭遇“瓶颈”
在总分馆体系服务建设上,浦东新区35 个街(镇)都设有基层公共图书馆,构成浦东总分馆体系街镇分馆布局。街镇分馆的主要工作为基础业务服务,如纸质图书借阅、报刊阅读、读者活动等。随着移动阅读、电子化阅读进入日常生活,这些在纸媒时代最具读者吸引力的业务,从原来适应大多数读者需求的常规业务(或称基础服务),逐渐变为因读者需求减少而服务量缩减的“保留服务”,甚至成为了读者需求完全消失的“取消服务”[2]。同时,图书馆提供的纸质文献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纸质图书的借阅正在逐年递减;与此相对,电子信息化阅读、专业数据库的链接使用等业务,近年来迅速成为读者的迫切需求,正在逐步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常规业务。然而,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电子化设施落后、老化,电子资源购置、配置不足,无线网络建设薄弱等短板正在成为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阻碍总分馆体系建设的进程。
在总分馆体系管理统筹上,浦东图书馆各分馆(服务点)按自身条件选择借阅模式,手工借阅和系统借阅同时存在。借阅系统针对不同的服务层级和群体独立使用。每个服务平台单个使用都能充分发挥系统作用,但是多个系统的借阅数据不能同步显示,不能形成规模化和模块化的信息共享和业务统一管理;多个系统的资源统筹、规划存在重叠、文献资源存在重复推送的现象。各分馆、服务点的管理还是停留在点对点的传统服务层面,单一的体制化管理模式也是总分馆管理体系建设难以突破的“瓶颈”。
2 实体架构下浦东图书馆总分馆数字共享平台设想与应用
传统的图书馆运作和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浦东当前形式下的总分馆体系建设。相对传统图书馆简单粗放的资源驱动服务模式而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进一步加快了其退出历史舞台的步伐。“互联网+图书馆”的创新驱动是以用户驱动和数据驱动实现智慧图书馆与“互联网+”全面融合的一种模式[3]。在信息化、电子化和大数据整合的当下,互联网的共享、便捷、普惠特性,已经渗透到图书馆服务领域[4]。美国的数字包容调查结果显示,公共图书馆在提供数字技术和内容服务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在建立数字包容社会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解决数字鸿沟和数字不平等的核心力量[5-6]。要适应社会发展及读者需求,提高总分馆体系整体的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就必须将读者服务与管理员管理整合在一起,打造一个统一的平台,既要有线下实体图书馆体系,也要有在线阅读及系统管理,还要同时兼顾每个馆自身特点及能力,构建立体化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2.1 初期的数字资源服务
建设初期,我们所需要的仅仅是电子阅读资源,所以电子阅读设备功能很简单,就是初始涵盖的各类图书、听书资源,还有视频资源。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设备的局域网络在图书馆内链接手机、pad、网页,在自己的电子设备上阅读,也可以利用App 程序,首次在馆连通阅读和设备进行App 登录,而后就能在任何地点享受平台的免费资源。初期的数字阅读服务大多是跨区域采集图书馆阅读数据,通过技术人员协助整理并汇总。
2.2 网络总分馆总体构架
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大量生产,传统书籍已不能概括当代文明的全貌,建设数字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电子设备、光纤技术在民用领域的解禁,数字图书馆已然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数字化信息收藏已不局限于本馆文献的数字化转化,还包括购置具有使用权的数字馆藏(如清华同方数据、知网数据库等资源)。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也进入云图书馆时代,云服务平台能够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有效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实现图书馆中资源的集约化,为共享数字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总分馆实体网络基本覆盖整个浦东区域后,浦东图书馆总分馆数字共享平台以浦东各二级基层公共图书馆分馆的网络条件为基础,依托浦东总分馆各实体馆的基础设施,定制开发图书馆分级管理平台(见图2)、阅读智能服务终端、移动端APP,实现了数字总分馆与两级实体馆的融合应用。整合现有馆藏借阅数据,利用管理平台对各分馆服务终端统一管理。
图2 数字总分馆服务总体构架
浦东图书馆总分馆数字共享平台在已有“三级+多元”的构架下采用分级管理,即以浦东图书馆为中心馆,平台部署在总馆,内置大数据统计与分析服务,整合现有馆藏借阅数据,平台对各数字分馆服务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发布公告、阅读大数据分析(见图3)。各分馆配置基于智能硬件的阅读服务终端,以读者用户为中心,提供在线、离线数字内容服务,包括图书、音频、视频资源。分馆管理员可以结合阅读服务终端,通过互联网从浦东馆分级管理平台同步内容资源,并上报用户使用数据,实现信息的“上传下达”。同时,通过“自主”部分的管理系统实现本地资源内容建设、管理,最终实现各分馆的特色专题资源入库、发布;各分馆本地信息公告发布;各分馆图书排行展现等多样的读者阅读推广模式。
图3 总馆大数据显示
2.3 网络构架实际应用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也进入云图书馆时代,云服务平台能够为读者提供个性的定制服务。为了提高总分馆体系整体的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将读者服务与管理员管理整合在一起,打造一个统一的平台,既要有线下实体图书馆体系,也要有在线阅读及系统管理;既有前台的电子阅览资源,还有后台的管理员操作系统,并能同时兼顾每个馆自身特点及能力,重点关注街镇分馆显示屏的设置和布局,除了公告区是固定的,其他的数据显示都是以模块选择项的形式提供给街镇分馆,所以每个分馆的数据显示页面是不同的,有自己的特点。
在系统管理的布局上,上海中心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服务系统”作为可借鉴的数据构架,对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进行整合公示,构建立体化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展示平台。目前向公众开放的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阅读、数字听书、影视节目、报刊杂志、时政新闻等模块。由于图书馆具有保存文化遗产的任务,为了收集和保存各分馆的特色、活动等资料,同时也通过数字共享平台向各街镇收集浦东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料,设置“地方特色”栏目。
2.4 数字共享平台应用数据分析
2018 年数字共享平台进入试点阶段,选取了7个街镇进行试点使用,以手机在线阅读为主、PC端同步通知和信息推送、App端口离馆阅读为辅助的模式,将总分馆的数字阅读前台展现在读者面前。截至当年12 月的数据统计,数字共享平台共接入用户13579 人次,浏览文献68430 次,下载文献2637 册次(见表1)。试点单位通过后台发布活动信息50余条。
表1 2018年1-12月数字共享平台数据汇总
表2 2018年数字共享平台用户使用情况
续表2
综合以上汇总数据,对目前数字共享平台的试用情况进行分析。参考街道、乡镇地域情况、工作日及寒暑假人流情况、是否使用外部显示屏及有多个使用场所和单独馆体使用的区别进行研究(见图4)。
城镇化指标分析:
图4 城市化程度与使用数据关系
数据表明(图4),城市化较高的街道区域,使用信息化设备较多,人群信息化设备使用率高,电子阅读资源利用率更高,数字平台使用更好。
月度指标分析:
图5 月度使用数据
图5 数据显示,暑假人流量较高,数字阅读发生率增长迅速,达到了峰值,而在1-2月,临近春节假期,使用数字共享平台的用户不多,这与上海的人口组成相关。上海市外来人口占比较大,在临近春节,返乡的人流也开始增长,所以进入图书馆的人员数量也是呈现减少的趋势,图中的数据情况与实际人员流动情况相符,同时也说明了浦东人口构成中外来的人口占主导地位。
表3 数字共享平台外显设备及分馆情况
图6 显示器使用对比
图6数据说明,有外部显示屏的单位因为外显设备的聚众功能,所以浏览的数据效果明显,而有多个分部的单位,如高桥镇图书馆有两个分馆,虽然是当年11 月才开始共享平台服务,但用户使用情况已是非常可观。
从上述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在浦东区域内,城乡阅读行为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对于应用和推广数字阅读和数字设备,乡镇需要花更大的力气,要投入更多的力量进行宣传推广。
其次,鼓励街镇分馆建设数字化延伸服务点,倡导数字阅读、在线阅读,积极推进浦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这些服务点可以共同使用浦东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使得浦东图书馆的数据库能为更多的用户提供资料检索和帮助。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和信息传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刺激用户的视觉,数字共享平台大数据显示屏的应用就是最好的实践依据。在显示屏上,有各个分馆自己组织的活动公告,也能展示周边区域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信息和情况,在第一时间给进入分馆的用户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阅读推广活动信息,这样就能提升周边区域馆内的人气和阅读推广活动的参与度,优化活动效果,增强周边人群对图书馆的黏度。
3 未来展望
在党的“十九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指导下,浦东图书馆总分馆数字共享平台建设也将继续推进和拓展。最终在结构上做到“总馆指导、分馆多元、阵地为主、社会参与、专业评估”,在功能上体现“管理共治、资源共享、品牌共育、队伍共建、服务共标”,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符合社会需求的现代公共图书馆体系。
3.1 完善外显平台的展示
由于当前街镇使用的都是电子显示屏,所以能发布的页面都是一级显示页面,只能查看新闻、公告的标题和大概内容,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报道还不能逐一显示,在今后的开发和拓展过程中,要根据分馆的需要定向研发。最终实现总馆主导下的信息内容按需推送,阅读推广全体参与,满足分馆对数据库资源统一采够、编目的需求。推动各分馆与浦东图书馆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从而弥补实体总分馆体系建设中的资源统配不足、活动推广局限的短板。
3.2 推进管理系统的技术研发
努力促成浦东图书馆数据库资源与蓝阅数字设备的结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数字分馆前台资源能源源不断地为读者提供养料,后台系统也能支持管理员简单、便捷地完成业务工作,数据显示屏能够多方位、清晰、完整地展现总分馆的各项数据、活动信息等。
3.3 强化读者活动共建共享
在总分馆实体建设中,从分馆借阅入手做好基础服务工作,以阅读推广活动为纽带,协调整合全区资源,搭建“一街镇一品牌”。在浦东图书馆总分馆数字共享平台的建设上,更进一步强化纽带作用,利用技术平台向整个浦东区域发布活动预告和活动信息,让更多的读者身处最近的图书馆(室)就能得知本区所有图书馆阅读活动信息,参与到有兴趣的阅读活动中去。
3.4 提升数字阅读版权技术
浦东图书馆数字共享平台依照主流MVC设计模式,打造管理平台。在完成前端HTML5 在线阅读、手机Android、IOS 平台移动客户端的开发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深化数字共享平台内容的发布和数字版权保护(DRM)技术,实现云端到分馆的数字内容复制,或者与其他SSH、rsync 主机同步。使得用户能合理应用图书馆的资源,资源供应商也能在合法的范围内保障其自身利用。
4 结语
构建布局合理、发展均衡、覆盖面广、全面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是保障和维护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7]。浦东图书馆总分馆数字共享平台的目标是“以线上带动线下,以阅读推广带动文化传承”,使得总馆能同步所有分馆数据,掌握分馆工作情况,了解整个区域内读者阅读情况和阅读推广活动情况;各分馆既能共享总馆及其他分馆的所有资源、阅读推广活动信息,也能成为资源建设、文化收集、地方文献保存的提供者,增强总分馆系统内的互动性,提升分馆的主动性,最终盘活实体总分馆的工作,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