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教学在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中的整合运用分析
2019-11-22白毅平
宋 丽,周 军,白毅平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四川 泸州 646000)
麻醉专业课程为培养麻醉专业医学生的重要性环节。进行《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过程中,其主要任务为令学生们全面了解相关理论、技能和知识[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来麻醉科接受临床麻醉学传统见习教学的一班学生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来麻醉科接受临床麻醉学 Seminar见习教学的二班学生为观察组,两组各5 0 例。年龄20.78~23.38岁,平均21.76±1.62岁。经比较证实,两组受试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带教老师以及授课内容均相同。
1.2 方法
对照组是接受传统模式完成带教模式,详细为:指派一名带教老师,对学生详细讲述相关理论知识和临床病案,学生做好笔记,同时开展课堂练习,并围绕教材的内容加以复习。观察组运用Seminar模式完成带教,详细步骤为:
(1)带教老师提前一周定好的 Seminar主题,发放给所有学生。同时也一并发放等待讨论的问题、所使用的文献等等。
(2)使用微信或者QQ进行师生交流,要求学生通过业余时间完成资料查阅工作。同时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制作成PPT加以展示。
(3)在课堂上先由带教者对课程题目加以阐述。在此之后指派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PPT内容,同时进行结论陈述。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受试者考核成绩情况。在此其中包含理解类题目以及记忆类题目。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证实受试者成绩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 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计算,计数资料使用x2计算,当P<0.05时,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理解类题目以及记忆类题目成绩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考核成绩比较情况(±s,分)
表1 两组受试者考核成绩比较情况(±s,分)
备注:和对照组相比,*P<0.05.
小组类别 记忆题目 理解题目 总分数观察组(n=50) 44.25±4.25* 41.25±5.26* 90.36±5.52*对照组(n=50) 38.63±5.29 32.62±4.28 78.93±6.34 t 12.541 15.242 13.255 P<0.05 <0.05 <0.05
3 讨 论
Seminar教学法也被称之为研讨会、研讨小组以及讨论会教学法。主要指的是:医学生或者研究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于某个特定专题开展学习以及讨论。此类方法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Seminar教学法为欧美大学课堂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在该项教学模式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令课程从既往的讲授式转变为讨论讲授二元结构模式。可以将教学的单项传授法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这种方法能够在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另外也可以促进教师完成教学重心转变。全面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将使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思路。开展Seminar教学法的核心主要在于积极挖掘课程参与者学习能力。在最大程度上完成多角度多层次互动,进而由浅入深地对某一主题加以认识,最终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成果[2]。
本次实验相关研究结果指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考核成绩明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