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2019-11-22翟德军

关键词:引流术开颅血肿

翟德军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400)

高血压脑出血又称为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出血性脑卒中之后往往多数的患者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针对具备手术指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一般临床上采用手术治疗[1]。本次研究主要就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的数据资料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46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被选为受试者。所有的患者通过头部CT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病史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呈嗜睡或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格拉斯哥评分8分以上,出血部位为基底节或脑叶出血,出血量在30~80 mL。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共计23名,男10名,女13名。年龄22~68岁,平均52.4±2.3岁,发病时间6~24小时,平均14.2±2.3小时。观察组人数共计23名,其中男11名,女12名,年龄22~69岁,平均51.8±5.4岁,发病时间8~24小时,平均15.4±2.2小时。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血肿侧去除骨瓣,剪开硬脑膜后实施血肿清除手术,术后去除骨瓣减压处理。

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脑内血肿钻孔外引流术,根据头部CT立体定位血肿,采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置入血肿腔当中,妥善固定引流管,术后复查引流管位置是否在血肿腔内,术后根据血肿残留情况进行尿激酶注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上所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颅内感染、癫痫、术后颅内出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收集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学处理,资料以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通过±s形式显示,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在当前阶段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且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针对基底节及脑叶出血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一般为显微镜下微骨窗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以及钻孔引流术。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以及钻孔引流术两种手术治疗后,整体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观察组患者通过实施钻孔引流手术治疗后,整体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显著减少,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资料研究显示,钻孔引流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整体手术时间较短,而且手术操作简单,对于患者来说所产生的创伤比较小,费用较低,使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在临床上能够有效的提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3]。

因此综合上文所述,在当前阶段针对处于稳定期的基底节及脑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实施钻孔引流术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实际上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引流术开颅血肿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