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腺法新对大肠癌化疗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9-11-22石贤清

关键词:胸腺大肠癌化疗

石贤清

(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肿瘤内科,江苏 常州 213300)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女性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处第二位,男性为第三位[1]。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准的提高,我国居民生活方式逐步西化,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沿海城市及长江中下游等发达地区,上海甚至已升至第2位[2]。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肠癌化疗是否联合胸腺法新后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对CTC的影响,进而证实胸腺法新是否可具有杀灭肿瘤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来源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自2015.6~2017.6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住院的大肠腺癌根治术后及原发灶切除的晚期肠腺癌初次化疗患者60例。

1.2 纳入标准

①内镜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②早期患者行根治手术,晚期患者行原发灶切除,目前化疗中,IIA期4例,IIB期8例,IIC期1例,IIIA期9例,IIIB期8例,IIIC期7例,IVA期8例,IVB期14例;③年龄在18~75岁,性别不限;④体力活动(ZPS,ECOG评分)≤2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

1.3 病例排除标准

①已接受其他免疫治疗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需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可能影响患者免疫功能的中成药治疗者。②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等严重原发疾病。③既往明确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④临床研究过程中资料不全者。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采用SPSS生成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管状腺癌共治疗组的3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为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6.05±11.96)岁,临床分期:II期9例,III期12例,IV期9例,ZPS评分0分13人,1分10人,2分7人。对照组3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为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8.63±11.27)岁,临床分期:II期5例,III期12例,IV期13例,ZPS评分:0分11人,1分13人,2分6人。两组资料比较后提示年龄、性别、治疗前ZPS评分、肿瘤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患者知情同意,研究所选病例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奥沙利铂130 mg/m2(d1)静滴,卡培他滨1000 mg/m2(d1~d14)口服,21天,共2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胸腺法新1.6 mg 每周两次。比较两组患者CTC值、体力状况ZPS评分指标变化。

2.3 统计方法

收集并复核全部患者资料,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作图,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3 结 果

3.1 检测CD4+%,CD8+%,CD4+/CD8+比值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

化疗前CD4+%,CD8+%,CD4+/CD8与大肠癌临床分期的关系:化疗前只有CD4+与大肠癌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两两比较显示,在CD4+%中肿瘤II期分别与III期和IV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和P=0.037),其余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 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比值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比较(±s)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比较(±s)

变量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CD4+%对照组 30 39.09±5.95 36.45±5.48治疗组 30 42.54±9.79 45.73±9.80 CD8+%对照组 30 32.65±4.84 35.23±5.31治疗组 30 33.28±5.92 30.04±6.02 CD4+/CD8对照组 30 1.21±0.24 1.05±0.20治疗组 30 1.32±0.43 1.62±0.50

结果分析: 卡方检验提示两组病例治疗前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1;0.66;0.22),两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在对照组中,CD4+%,CD8+%,CD4+/CD8三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t=6.085,P<0.001;t=-5.817,P<0.001;t=6.044,P<0.001)。在治疗组中,CD4+%,CD8+%,CD4+/CD8三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t=-6.765,P<0.001;t=7.141,P<0.001;t=-6.772,P<0.001)。

3.3 治疗前CTC比值比较

化疗前CTC与大肠癌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显示IV期分别与II期和III期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3和P<0.001)。

3.4 治疗前后两组病例CTC比值比较

结果分析:两组CTC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3,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7,P<0.05)。

3.5 治疗后体力状况(ZPS)评分比较

结果分析:卡方检验分析后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前ZPS评分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两组病例ZPS评分0分患者13例降至6例,1分患者10例增至11例,2分患者7例增至11例,出现2例3分患者。治疗组中0分患者由11例增至16例,1分患者数目未改变,2分患者6例降至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45,P=0.001),表明在提高ZPS评分的疗效方面,治疗组有优势。

4 讨 论

大肠癌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健康问题,发病率常年稳居前列。淋巴细胞亚群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当免疫功能出现紊乱时,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及相对百分比将出现异常。临床上通常选择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来监控疾病发生、发展,了解疾病致病因素,甚至指导临床治疗。细胞免疫在机体抗肿瘤效应中起重要作用。其中,T细胞为主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免疫,包括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抑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还有部分为CD4-CD8-细胞。我们一般选择CD4+%,CD8+%,CD4+/CD8比值来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是否异常。单独化疗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胸腺法新为免疫系统的非特异性刺激药物,本研究显示胸腺法新联合治疗组CD4+%, CD4+/CD8值较单独化疗组上升,CD8+%则下降,且联合组中可见CD4+%,CD8+%,CD4+/CD8比值这三者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胸腺法新可改善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本次实验中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统计化疗前后CTC数量比较,均有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相比CTC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均无差异(P>0.05)。提示化疗会引起CTC数量下降,但试验时间有限,未统计CTC数量减少与生存的关联。本实验提示胸腺法新联合化疗并未能减少CTC数值。

本项研究拟判断化疗联合胸腺素α1后对体力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ZPS积分方面,单纯化疗组(对照组)与胸腺法新组(治疗组)相比,治疗前ZP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联合胸腺法新组在改善化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免疫治疗已逐步用于肠癌的临床治疗,并在改善大肠癌患者症状、控制癌肿、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此试验中观察到胸腺法新治疗后大肠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上调,但未对CTC值有明显作用,需加强其作用机制的探索性研究。

猜你喜欢

胸腺大肠癌化疗
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CT胸腺厚度联合视觉评分对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胸腺异常的诊断价值
胸腺增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跟踪导练(二)(3)
警惕大肠癌的蛛丝马迹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