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梅戏《别洞观景》人物分析与学习体会

2019-11-22陈邦靓

黄梅戏艺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观景川剧黄梅戏

□ 陈邦靓

一、分析黄梅戏与川剧的区别

在排练《别洞观景》这出戏之前,我提前观摩了原剧种川剧的相关资料,深知这出戏对演员的唱做念打要求很高。通过排练《别洞观景》让我感受到了黄梅戏与川剧的明显区别。原来黄梅戏更加注重生活化的表演形式,不像京剧或川剧那样一板一眼,重于程式。而是借着带有安庆特色的小白让人物表现的更加俏皮生动。虽然这个戏是从川剧移植改编而来,但是如今已经染上了黄梅戏浓厚的特色。“戏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觉得《别洞观景》这出戏被黄梅戏这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老少皆宜、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得活灵活现。

二、认真分析人物才能更好地演好角色

我刚接触《别洞观景》这出戏的时候,并不觉得这个角色有多少内心情感,等到完全进入角色之后我才觉得这是一出非常吸引人的戏。尤其是在表演上的处理,眼神的情感和交流。虽然白鳝仙子修炼了几百年,但是因为刚刚得道成仙,她就如小孩子一般天真无邪,同时也对人间充满了好奇。但因为她一直独自呆在洞府,所以苦闷至极,因此一有机会她就偷偷的溜到了人间,而这又是她第一次来到人间,对很多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其中一段唱词我是这样理解人物情感的,当她看到湖面的自己时,是高兴的。而看到砍柴的、打渔的、读书的等形形色色的人时,她又是感觉好奇和新鲜的。而看到一对恩爱夫妻时,她又是害羞的。直到最后去扑蝶,情绪达到了一个高潮。这时就需要将人物的童心放大。整个表演过程循序渐进,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表现。整段戏对演员的表演要求极其细腻。通过《别洞观景》这个戏让我更加加深了对这个人物的印象,对于如何体现人物,我也有了自己的见解。这个角色很考验演员的表演,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很重要,要把她这个人物把握好,首先眼睛得会说话,要真听真看,真体会,才能演好这出戏,为了能更好的把握人物,我翻阅了相关资料也观摩了川剧的《别洞观景》,学习别人是如何表演这个人物的,再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分析,让自己能更好的演好这出戏。

三 、学习的经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别洞观景》这出戏是以一根莲花棍为重要道具,里面运用了劈猴花、腰花、手腕花、大刀花等等,我觉得把子功在其他的戏里代表的是剑戟之类的,但在这出戏里是代表一朵莲花的形象,通过这个莲花棍能让观众感受到白鳝仙子站在船头置身于莲花池中的景象。让我明白了把子也分场合运用,也是一门学问。刚开始排这出戏的时候,我很没有信心,因为这出戏对演员的基本功要求极高。一上场的小碎步到出场转身就很重要,再加上一些掏翎抖肩扭腰的动作都是我不擅长的。还有登山步,模仿少年读书,边唱边跳。需要演员放得开,要表现得非常活泼与可爱。但最重要的还是把子功。起初剧中白鳝仙子的莲花棍我连怎么拿都不会,更别说还要耍各种技巧。每天对着镜子反复地练习。记得有一次练劈猴花的时候,就听到砰的一声,自己打到了自己的头,朱老师当时说多打打就长记性了,手就知道该往哪打了。之后慢慢的好像是顺溜了很多,我自己也很开心。就在我开心的时候我发现想要驾驭这出戏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就是眼神,朱老师说:“这个戏就要靠眼神说话,你的眼神不要散。”我当时都不懂什么意思,朱老师就说让我练习眼睛左右看,那次练得我眼睛发涨,但是从那以后我的眼睛好像是会说点话了,真的要感谢朱老师对我严厉的指导,让我坚信所有的东西都是从不会到会,后来经过自己不断的练习终于驾驭了这出《别洞观景》。

这出戏的唱腔也是很锻炼演员的,而高音成为了我的障碍,就在我为高音烦恼时,夏老师出现了。她教我:不要一口气拖很长,那样后面当然唱不上去呀,比如第一句站在船头的头字,在船字前面一定要换气,再用气把它顶上去,气息够了不就上去了,不存在上不去,我顿时好像明白了,包括最后一句把岁月来蹉跎,因为前面边唱边跳体力已经耗尽大半,后面根本没有力气唱,后来朱老师要求每天连续走三遍,才让我克服了这个困难,也是经过这些老师们不断的指导,我才知道原来换气和体力是这么的重要。

四、表演体会

辛苦的排练过后,迎来了我《别洞观景》的首场演出。我怀着紧张和兴奋的心情登上了舞台。在演出过程中出了些许差错,不过好在顺利的完成了演出。老师夸奖了我,但也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莲花棍没抛,翎子没掏到,步伐不稳,最后一句唱因为紧张和气息不够导致唱不动。还有因为年龄小舞台经验不足而没能很好的理解、表现人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常年在舞台上的磨砺,对于人物我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相信熟能生巧,在今后学戏的道路上,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基本功,通过每一场演出来提升自己的舞台经验,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让自己理解人物可以更加透彻,更好地将人物形象展现给观众。

结 语

十年来,黄梅戏与我的生活紧密相连。但我最难忘的还是《别洞观景》这一出戏。因为是它让我开始接触、了解黄梅戏。因为在排练这出戏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会分析人物情感,理解台词及唱词的含义。老师们的淳淳教导也让我受益终生。往后排练的任何一出新戏,我都会不忘初心。认真努力的去演好每一个角色。

猜你喜欢

观景川剧黄梅戏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麓湖春天观景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黄梅戏《中国梦》
天台山观景(古体诗)
黄梅戏《祝福》
萨格勒布木结构观景塔
近现代川剧改良运动中的武戏改良
屠辰飞室内设计作品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