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我县行政应诉工作水平的分析和建议

2019-11-22庞雪芬

法制博览 2019年32期
关键词:街道区块案件

庞雪芬

中共天台县委党校,浙江 天台 317200

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对依法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应对新形势下应诉工作面临的挑战,现以2019年1-5月我县行政应诉工作为例进行分析梳理,从中研判我县行政应诉工作的规律及走势,并就如何提升我县行政应诉工作水平建议如下:

一、我县2019年行政应诉案件基本情况

2019年度1月-5月,全县共办理行政应诉案件118件,截至五月底,全县共结案42件,仍有76件诉讼案件尚未审结,目前未发生案件败诉。118件案件中,主要涉及行政征收、行政强制、治安处罚等三类案由,争议事项集中在行政征收和行政强制(见附表1)。以县政府为被告的案件31件,其中15件涉及行政征迁,10件涉及拆迁行政强制,另有6件涉及治安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等其他案件。以县政府部门为被告的26件,居于首位的是天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有12件,其中8件涉及行政征迁,另有4件涉及信息公开等其他案件;居于次位的是县执法局,其中2件涉及行政强制,另有5件涉及行政处罚等其他案件;此外还有公安局、住建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等4个部门成为被告。以乡镇街道为被告的案件59件,福溪街道以49件行政应诉案件居于全县各乡镇街道首位,其中26件是行政征迁,19件为行政强制,其他相关案件4件,其应诉案件不仅远高于排名第二、案件数为3件的洪畴镇,排名第三、案件数分别为2件的始丰街道和赤城街道,也超出除福溪街道外其余6个乡镇街道案件数的总和。

二、行政应诉趋势、问题分析

(一)案件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就案件总量而言,今年1-5月份的行政应诉案件,已是2017年全年案件总量(101件)的116.83%倍、2018年全年案件总量(96件)的122.92%倍,按这一趋势,届时全年案件总量很可能在去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形势较为严峻,对应诉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但与此同时,相关方面应诉工作力量薄弱,人员配备不到位的情况仍然存在。如县司法局,目前负责应诉工作人员仅有2名,且均为入职不到一年的90后工作人员,身兼其他多块业务,虽然兢兢业业、终日繁忙,但“纵是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在严格的时效要求下,加上多重送签等内部流转程序分散时间精力,办案忙中带赶,在案件量爆发式增长的大背景下,办案质量难以完全保证。此外,有的政府部门、乡镇街道法治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或者存在政策法规科室与执法工作人员“脱节”,未能有效指导的情况,如有的单位政策法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过硬,一线执法人员在操作中“重实体、轻程序”,事前沟通不足,直到引发诉讼后再由政策法规科室人员介入,给应诉工作带来了被动。

(二)案件呈现区域化、集聚化。经历2017年五大区块拆迁和2018年新五大区块拆迁后,拆迁、拆违诉讼成为这两年的主要诉讼点,尤以水南区块为甚。前文所述福溪街道诉讼案件量高于其他所有乡镇街道总和,而自然资源规划局和行政执法局分别在部门被告中居于前两位,即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此外,还有一些案件,虽然不直接属于拆迁、拆违诉讼,但起因也与拆迁、拆违紧密相关,如许某诉天台县公安局要求依法履行职责一案。由于拆迁、拆违工作关系到我县中心工作,案件办理中法律风险与社会风险并存,给行政应诉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同时,就现阶段看,有的单位出于片面追求时效性等考虑,在拆迁拆违行为中存在违法或瑕疵。如有的案件对相关人的违法建筑违法处置,不经法定程序直接拆除;有的案件前期误将一定面积的A村集体土地作为B村集体土地进行报批,后来虽依法更正,但相关人据此提起诉讼;有的案件项目承包商实施拆除时未能妥善处理建筑垃圾堆放问题,导致侵权等等,致使应诉风险上升。

(三)案件呈现类别化、顽固化。随着区块拆迁工作的不断深入,群众法制意识、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以土地报批件、征收补偿方案、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为焦点的类型化诉讼大量出现,不仅一人多案现象频发,相关区块甚至跨区块当事人之间的互相串联,乃至引发集体诉讼,处理不当容易引发重大危机。就一人多案现象而言,有57件案件的原告属于一人多案,占全部案件数的48%以上。共有20名原告一人提起两个及以上案件,其中一人提起两起诉讼的10人;一人提起三起诉讼的5人;一人提起四起诉讼的3人;一人提起五起诉讼的2人,以上统计不包括相关人参加的集体诉讼(见图1)。审其本末,往往是相关人员因一事诉求未得满足,反复寻找事由提起诉讼或联合他人共同提起诉讼。这类案件通常息诉难度大,当事人不配合,且败诉之后再行起诉,耗费大量诉讼资源。此外,还出现了福溪街道165人诉讼、98人诉讼等集体诉讼,县内行政争议的诉讼层级逐步上升,甚至出现以省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一旦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乃至上级单位追责的风险。

三、举措及建议

(一)树立法治意识,规范行政行为,化解矛盾纠纷来源

提高行政规范化水平,从源头上化解行政争议,是降低应诉风险的关键举措。各单位应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确保作出的行政行为经得起行政诉讼的考验。从领导干部到一般干部,均应在工作中牢固树立法治思维,重视学法用法,用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用法律头脑来谋划工作,既要重视实体规范要求,也要重视程序规范要求;既要重视事后应对,更要重视事前、事中的合法合规。

(二)落实责任意识,提升应对能力,完善出庭应诉制度

已发生的行政诉讼,各单位应认真落实应诉责任,杜绝推诿躲避,并有意识地加强应诉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应诉职责分工,明确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县司法局组织、协调、指导,各被诉行政行为作出机关承办的行政应诉责任制。县政府与司法部门之间、司法部门与各承办单位之间、各承办单位内部科室之间应以及时、妥善应诉为导向,建立明确高效、运转顺畅的应诉事项办理规则,形成应诉合力。

(三)强化保障意识,总结诉讼经验,推动依法行政进程

各单位应从人员配备、制度、经费等多方面强化行政应诉工作保障,以完善行政应诉工作为契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在法院作出判决或裁定后,应依法履行生效判决或裁定,认真研究落实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总结行政应诉经验。相关单位应重视对行政应诉结果的梳理、分析、总结和应用,既要总结胜诉经验,也要吸取败诉教训,特别对于败诉案件,应在落实《天台县行政错案约谈办法》的基础上,各单位应认真查找不足、认真整改,进一步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确履行职责的能力。对涉案争议要认真研究,不因为一次诉讼完结而“万事大吉”,积极化解背后矛盾,全面细致开展工作,多方面为当事人解决合理诉求,尽可能争取工作闭环。对易诉人群要及时关注和沟通,避免涉案行政争议扩大化甚至发展为群体性事件。既要重视个案分析,也要重视类型案梳理,从案例中归纳出应诉规律和应诉风险点,作为日后加强和改进应诉工作、落实依法规范行政的重要参照。如当前比较热点的拆迁拆违案,须严格区分拆迁与拆违的不同,做好强制拆除程序工作的同时,注重前期柔性工作手段的运用,减少强制拆除行为的实施,从情绪上消除对立,等等。充分发挥行政应诉工作作用,优化县域法治环境,为有效推动我县依法行政进程、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街道区块案件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热闹的街道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左脚丢鞋”案件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热闹的街道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
3起案件 引发罪与非罪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