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与游戏的关系

2019-11-21李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5期
关键词:关系体育教学体育

李超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游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大大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以体育与游戏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分析了体育与游戏的运动关联性、心理关联性、团队关联性,并阐述了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促进体育与游戏的有效结合,为体育教学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体育  游戏  关系  体育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a)-0251-02

体育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其与游戏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体育中融入游戏有助于体育的发展。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其不仅能够激发体育兴趣,同时也能够通过游戏自身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加强体育与游戏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体育与游戏的关系

1.1 体育与游戏的运动关联性

学者研究认为多数体育活动都来源于部分游戏的系统化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体育的产生与游戏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体育运动与游戏之间的共同性都是从身体机能的锻炼中获得一定的运动乐趣。体育与游戏都是在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夹杂着一定的历史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政治因素在其中,从实质上来讲,体育与游戏之间从根源上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上篮球课进行传球和抢断练习学生多半会产生畏难厌烦的情绪,这时教师就不妨改变思路,通过一些游戏的方式来改变练习形式,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比如抢断篮球,同学们围成一圈,圈外同学背对圆心,拿球的同学传球时才可以转身,没有球的同学只可以转头来观察场内情况,中间一人或两人抢断篮球,外围的同学进行传球或者假动作来调动圈内的同学跑动,回合结束再换人,如果圈中间的同学可以很快抢断篮球那他们的跑动爆发力就会得到训练和提升,从而达成抢断训练的目的,如果圈内同学需要长时间的跑动才可以抢断篮球,那么就可以使外围同学的传球配合更默契,从而达成传球与护球训练的目的。

1.2 体育与游戏的心理关联性

从心理因素上来看,体育与游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体育活动与游戏活动在进行的过程中,都会注重一定的心理体验,包括竞争体验、公平体验、认可体验、成就体验、宣泄体验等方面的体验。与此同时,在体育和游戏过程中追求的运动乐趣也是心理关联性的重要体现,包括竞技乐趣、挑战乐趣、公平乐趣等。比如,以最简单的踢毽子为例,自愿结成人数相同的若干小组,各个小组各自围成一圈,同时开始在组内踢毽子传毽子,看哪个组可以最长时间保持毽子不落地,该活动既包含游戏心理,同时也包含体育心理,普通成员会依赖同组素质较好的成员,这体现了一定的认可心理和归属心理,而最后的胜利者就体现了一定的成就心理和喜悦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体育与游戏之间的心理关联性。

1.3 体育与游戏的团队关联性

体育训练过程中会涉及到一定的团队合作观念,而游戏在进行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团队合作观念,二者在此方面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各个学校的体育课程中,教师都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观念,这种观念在游戏竞赛中也有着直接体现。比如,较为常见的排球训练、听号抱团跑步训练、两人三脚游戏,简单的橄榄球游戏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团队合作观念,且这些活动都包含了体育训练因素与游戏因素。拿橄榄球游戏来说,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每组5~10人,游戏开始由教师发球,双方从场地中间争夺球权,得球一方为进攻方,需要团队成员内传递将球运到对方底线,无球方进行防守需要阻止对方进行运球,这时团队内成员会出现团队分工,有人负责运球有人负责干扰,保证己方能够得分。由此可见,体育与游戏与有着一定的团队关联性。

2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 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准备活动中,教师所使用的方式相对较为老套,如简单的动作热身、慢跑、定位操等,甚至一些教师的准备活动过于简单,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而影响了整体的体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奔跑类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体育兴奋因子,如蛇形跑、听号抱团、传球触人、拉网捕鱼等方式,这些形式多样且新颖的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集中精神来活动肢体,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专门的准备活动来提高课堂的气氛,如:在篮球课的准备部分,教师可以利用“两人争球”“传球比快”等游戏来让学生熟悉篮球的基本运球技巧。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生理上、心理上都能够兴奋起来,为后续课堂技能教学奠定基础。

2.2 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能够在课堂上将体育与游戏有效结合到一起。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多数教师认为体育与游戏的结合会影响到体育的教学效果。因此,一些教师并不赞成在体育课堂上使用过多的体育游戏,切断了体育与游戏的互动关系,这样产生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借助体育与游戏之间的各种关联性,合理设计体育教学课堂,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比如:中长跑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如果一味地强调跑步技能而逼着学生绕着操场不断跑,那么就会让学生出现恐惧和厌烦心理,影响身心健康。如果采用一些越野跑、追逐游戏等游戏方式来进行长跑训练,那么产生的效果就会更好,如“环球旅行”“奔向新世纪”等,教师也可以借助游戏与体育的竞技关联性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技术以及技能教学中运用游戏法展开教学,需要教师注重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避免游戏教学过于千篇一律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3 在课程结束阶段的应用

在体育课程结束阶段,并不意味着高强度的锻炼后可以直接停止锻炼去休息,而是需要进行一定的整理活动来逐渐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机能恢复,加快身体由紧张感逐渐过渡到相对放松的状态。在传统的课程结束阶段,很多教师会让学生做一些与课前准备活动相似的简单活动,没有什么趣味性,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身心放松。在这样的状态下,很多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如下的想法“终于下课了,终于可以休息了”。这样的心理状态并不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能量,提高身体机能等,反而会降低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程结束阶段,可以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融入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学生缓解身体的疲劳。教师在选择小游戏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力求达到轻松、活泼、幽默,使学生心理和生理都达到放松状态。比如:“大小西瓜放松法”“两人三足竞走”等游戏,这些游戏的强度都不大,可以有效缓解课堂上肌肉和精神的紧张感。

3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与游戏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体育与游戏在运动、心理以及团队观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关联性,游戏可以更好地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促進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徽徽.体育与游戏融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6):376-377.

[2] 彭艳芳,朱荣.体育教育中“游戏精神”的式微与复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3):100-105.

[3] 孙亮.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游戏化研究[J].成才之路,2019(12):9.

猜你喜欢

关系体育教学体育
我们的“体育梦”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