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及对策
2019-11-21王志
王志
[提要] 本文在梳理大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基础上,剖析大连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大连
本文系大连社科联资助课题:“以产业兴旺助力大连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8dljx-34)部分内容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8月6日
党的十九大提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2019年6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又发表了习近平的《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的重要文章,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大连市认真贯彻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升农民的幸福感。
一、大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现状
2018年,大连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485.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03元,同比增长7.3%,连续11年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幅;政府财政乡村振兴发展投入资金达32.7亿元,完成乡村振兴重点工程项目24个,并且率先在全省完成市级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制定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扶贫攻坚、农民增收等三年行动计划,为全市乡村振兴发展绘制详尽蓝图。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进展:
(一)围绕“产业兴旺”,大连市大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海洋牧场建设,先后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0个,市级以上水产品健康养殖场109个,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场1,300个、标准化果园214个、蔬菜标准化基地面积52亩、特色花卉生产园80个。建成大樱桃、海参、扇贝和鲍鱼等六大生产基地,“三品”有效认证1,075个,“三品”生产面积达到68%;瓦房店国光苹果、庄河蓝莓、金州和旅顺大樱桃等8个品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大连海参”、“鲍鱼”“大连大樱桃”等获得国家地理杂志标志认证和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举办“大连国际大樱桃节”等系列活动,期间105万名中外游客采摘大樱桃8,000吨,30多个品种大樱桃通过京东、淘宝、微信等平台,销量突破7,000吨,交易额2.5亿元。积极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完成农产品出口额30亿美元以上,继续保持全省14个城市首位。
(二)围绕“生态宜居”,大连市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年完成2万余座农村户厕改造,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9.58%。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54处,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就地减量,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89%。加快农村保洁队伍建设,为4个区市县落实了保洁经费3,906万元,全市90%的村庄配备保洁员5,863人,村庄保洁工作明显加强。推进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共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1套。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全年新建农村公路400公里,实施农村河道治理及维修养护13项,完成整治堤防10公里,投资资金1,080万元,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3项,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6万亩。
(三)农村扶贫攻坚成效显著。落实扶贫产业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2项,将低收入农村困难人口8,427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到80%,并建立“一站式”及时结算服务体系。完成危房改造601户,实施农村中小学“暖校舍”工程,改造农村中小学校15万平方米。发放扶贫贷款6,322万元,惠及低收入农户1,361户。全市128个低收入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623元,同比增长14.2%,38个低收入村达标退出。
(四)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基本完成1个国家级试点县、55个省级试点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新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0家,完成土地全程托管10万亩,土地流转面积181.5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41.5%,比上年底提高7个百分点。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59万份,颁证到户率93%,颁证进度居全省首位。53个集体经济“空壳村”经济收入实现“零突破”。
二、大连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大连的乡村振兴战略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大连现代农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农产品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有待加强。大连农业生产经营在规模化和专业化、土地集约、品牌培育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尚停留在初级阶段,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尚有较大差距。例如,大连虽然有高品质的海产品和水果,但由于缺乏产业链上的延伸,区域集群效益和品牌的潜质价值无法充分发掘,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滞后。截至2018年底,大连市获得“三品一标”有效认证的农产品数量仅为上海的20%;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86个,其中企业品牌56个,仅占大连市农业龙头企业的25%,且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较北京和上海的区域龙头企业小。
(二)大连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无法适应都市农业发展新要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对“三农”健康发展有保驾护航的作用。近年来,大连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乡村面貌有了极大改善,然而,某些领域仍存在短板。例如,大连的农业发展以都市农业为主要特点,以提供高品质生鲜农产品、满足城市市民需求和个性化农业订单产品为主要业态形式,这种生产和销售模式不仅需要大量的冷链物流、中转仓储等配套基础设施,还需要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全领域、多环节的应用。然而,相关设施因为投入大、回报慢,导致一般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无力建设,从而成为大连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短板。
(三)农民素质不高,“三农”带头人的数量和能力均有待提高。乡村振兴依靠人,没有农民素质的提升,就不会有乡村的振兴。然而,目前大连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村干部受教育水平和能力虽比之前有所提高,但总体看来仍无法完全胜任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据调查,现任村支书和村长的文化程度多为高中或中专及以下,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村支书仅占全部的20%左右,比例较低;从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家庭经济条件来看,大多与一般村民的经济水平相差不大。可见,当前乡村带头人在致富经验、能力和拥有社会资源等方面依旧缺乏,各项素质均有待提高。
(四)资源约束问题较为严峻。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约束仍然较大,大连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据预测,到2020年,大连市农村缺水量将达到0.59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局面依然紧张。人地矛盾呈加剧态势,大连耕地面积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06公顷,远低于全国0.093公顷的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常住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耕地持续减少,农业生产空间日渐缩小。
三、推进大连乡村振兴战略对策建议
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三农”工作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夯实乡村优势产业,培养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大连资源禀赋,结合大连的环境特色、区位特色、气候特色和独特的物种资源特色,打好农业特色牌和优势牌。具体地说,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国内高端和国际市场为导向,继续将大连原有的海参、扇贝、鲍鱼、大樱桃、蓝莓等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把特色产业做精做深,引导农业加快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转变;同时,加快培育新产业业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附加值,逐步形成集农副土特产品的科研、开发、种植养殖、收购、到精深加工,再到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条的经营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资源,积极推进乡村休闲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继续加大规模以上的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等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逐步导入生态农业、旅游体验、健康养生、文化教育、当地特色等产业类型,挖掘当地资源,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农民的就地城镇化,增加农民增收,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同时,实现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此外,逐步统一大连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品牌形象,强化品牌组织,形成统一的品牌体系,以保护知识产权,避免区域内外的恶性竞争,逐步将农特产品、文化及旅游产品都纳入体系之中。
(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物质和精神文明基础上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继续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加大政府对冷链物流、中转仓储、信息技术等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助推大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方式,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农民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农村资源环境的保护,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的推广,加快推进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在帮助农民增收,实现脱贫和生活富裕的同时,传承发展传统优秀乡俗文化,培育先进乡风文明。充分利用农村广播、电视和手机微信等新媒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发挥农村民间艺人的作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农耕和民俗文化,以农村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等为抓手,深入实施农村文体服务工程。同时充分发挥农村自治力量,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和反腐监察力度,培养农民法治意识,培育农村各项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丰富农民生产生活,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上实现乡村生态宜居。
(三)重视乡村振兴中“人”的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和“三农”带头人。乡村振兴依靠人,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不会有乡村的振兴。首先,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建议将部分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延长至高中阶段,加大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培育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等职业农民;其次,农村有着大量外出经商和打工农民,他们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敏锐的商业眼光、畅通的信息渠道,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农村情结,熟悉了解乡村的风土人情,应重视这部分农村外流人才资源,营造良好创业氛围,鼓励他们将资金和技术带回家乡“二次创业”;最后,政府要积极出台鼓励本地大学生回乡就业的优惠政策,让他们认识到农村的广阔天地,认识到农村事业大有所为,激发为农村和家乡工作的热情。对于返乡就业创业的农村外流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政府应在创业过程、企业服务、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并鼓励他们到村委会任职或是从事支农、支教、扶贫工作,多措并举培养“三农”带头人。
(四)推进各项“三农”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首先,继续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以农业集约经营为方向,加快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继续探索和推进农村土地托管服务,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农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其次,加快农业金融产品、组织服务和信用体系建设,与大连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提供融资和农业保险支持;最后,构建智慧乡村和农业资源的大数据平台。以乡村大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区块链等手段,紧紧围绕乡村产业和乡村生活,实现智慧乡村链接智慧城市。平台可涉及农产品在线销售、交易和认养,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服务和知识分享,土地流转,特色休闲体验农业的经营管理,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咨询服务体系,农业金融服务等等。努力智慧乡村的数据平台其成为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识平台和产业、产品、资源和主体的组织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实现产业兴旺。总之,要设法搭建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的“四梁八柱”,为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黎明.生态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2019(5).
[2]韩道铉,等.韩国新村运动带动乡村振兴及经验啟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9(3).
[3]李登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9(7).
[4]廖彩荣.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管理学报,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