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
2019-11-21陈小燕
陈小燕
温儒敏说:“经典是主食,流行读物只是冰淇淋。”冰淇淋固然美味,但不可长食。这就如网络信息与经典文化,贪多网络信息,势必营养不良。中学语文教师要肩负起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使命。
叶圣陶先生在《要启发学生看书的兴趣》中说道:“老师如果能有方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觉得看书有味道,不仅乐于读课本,而且热切盼望多看其他的书,这就是老师启发得初步成功了。”叶先生把这种方式叫作“启发式”。
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启发式第一步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带着兴趣去阅读,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把老师的外在要求变成学生的内在渴望,才能真正看有所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时,可采用导读式,先从故事框架、主要任务简介入手,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大体了解,再引导学生进入小说阅读。而在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我直接给学生放了《三國演义》前五回的电视剧,再做简单的评价和介绍,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进入文本阅读。而在引导学生阅读《百年孤独》时,因为这部小说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小的挑战。我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中,不时以该小说中的人物或精彩片段为例,让学生对这部小说从陌生到熟悉,从平淡到好奇,最后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再引领他们走入《百年孤独》。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兴趣的基础上,还应指导学生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从每一天的阅读计划,到一个学期的阅读计划,以及寒暑假阅读计划,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完成阅读计划。
在此基础上,阅读方法的指导也必不可少,比如批注法、笔记法,提问式、小论文式等,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读,深入细致地读,真正领悟书中的精髓。如在指导学生假期阅读《红楼梦》时,在使学生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及人物关系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后,针对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辩论等特点,我打破了传统教学框架,设计了诸如“黛玉到底美不美”“宝玉该挨打吗”“宝钗到底是完人还是伪君子”等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专题,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采用课外讨论、上网搜寻资料等形式,在冲突和碰撞中,引领学生从“形”到“神”地对人物进行鉴赏研究,真正走进美妙的红学世界。
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阅读后的反思是加强学生阅读理解的重要步骤。而为了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强化阅读成果,在学生阅读后,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开展读书交流会或名著故事会、主题班会、名著故事片段表演等。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巩固阅读成果,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使他们在阅读的道路上兴趣盎然地走下去。
总而言之,兴趣永远是阅读的第一老师。叶圣陶先生的《要启发学生看书的兴趣》历经半个世纪,在今天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