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说话
2019-11-21李钦刚
李钦刚
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表达主旨的重要手段,而中小学生最难驾驭的恰恰是心理描写,要么以单调的“我想……”贯穿全篇,要么以空洞的议论取而代之,使人读后感觉乏味,枯燥。下面介绍几种描写心理的方法:
一、独白抒情法
内心独自是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指通过人物的内心表白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譬如: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写“我”被送到书塾前的猜测”,说明“我”对百草园十分不舍,并且害怕到城里最严厉的书塾读书。这样的心理描写合情合理,真实而又生动。)
②“愿上帝可怜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有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文段生动形象地将老大臣那种吃惊、害怕的心理表现出来,同时也揭露了他内心虚伪的本质。)
二、梦幻式
幻觉是在一种强烈的愿望或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听到或最希望看到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写梦境是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如: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马褂的背影。(《背影》)
三、神态揭示法
“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恰當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如在《故乡》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对中年闰土的神态描写来揭示其内心世界的: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分别十几年的儿时伙伴相见,理应有说不完的相思之言,道不尽的欢快之情。但是,中年闰土与“我”相见之后,只是脸上“现出欢喜”之情——内心是高兴的,然而随“欢喜”同时现出的还有“凄凉”。这说明经过半个世纪的磨炼,闰土的头脑中烙上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印记。闰土乍见儿时伙伴的喜与哀、酸与苦以及精神麻木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准确的神态描写中淋漓尽致。)
另外,心理描写还有动作反映法、语言透露法、环境衬托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