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雍县设施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1-21王凤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王凤

摘要    本文总结分析了纳雍县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纳雍县实际,提出了加快纳雍县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的发展对策,以期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商品蔬菜基地;问题;对策;贵州纳雍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9-008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務)标识码(OSID)

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南部,地处滇东高原和黔中山区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北和西南低,地势切割深,相对海拔高差1 424.4 m,属于典型的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为进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战,县委、县政府把设施蔬菜发展作为扶贫主导产业之一。截至2018年4月底,全县26个乡(镇)街道28个基地投入简易钢结构大棚在建规模6 394栋,大棚骨架完成5 958栋,已种植蔬菜2 716栋。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督查指导和走访调查,各乡镇设施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均存在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具备蔬菜生产实力的经营主体少、技术人才缺乏、市场风险并存等多种问题,导致产业发展缓慢,效益不明显,部分乡镇仍存在认识误区,工作推进难度大。

1.1    大棚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作物生长全生育期需要消耗大量水分,“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道出了水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蔬菜更是农作物生长中对水需求量较大的作物。设施大棚建成后,由于农膜阻隔,棚内土壤已不能通过自然降雨淋溶,需要利用现代微灌技术解决作物需水这一问题。可以说若不能解决大棚内水分供应问题,大棚基本成为摆设;若解决不了棚内微喷灌系统的配套,常规大水畦沟漫灌生产用水量过大、劳动力投入过多,生产成本会成倍增大,且棚内湿度无法控制,导致棚内蔬菜病害防控难度加大,蔬菜生产效益难以保障[1]。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在建大棚基地只有4 079栋临时通水,占比63.79%;配套有微喷滴灌系统的大棚1 052栋,占比16.57%。

1.2    大棚土壤耕作层破坏严重

大棚建设过程中,为了赶进度,施工方法不合理,未将表土熟土层剥离,导致耕作层破坏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约17%的大棚成土母质均已裸露,若要恢复地力,自然耕作熟化需要3~4年,严重影响蔬菜生产。

1.3    经营主体培育能力弱

据调查,已建成设施大棚商品蔬菜基地28个,已组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主体24个,但具有2年以上蔬菜生产经验的合作社只有6~7家,大多为地方政府扶贫任务高压下临时组建的经营主体,种植技术和管理营销经验缺乏,针对种植什么品种、何时播种能够高效上市等问题心里无底,生产发展工作举步维艰。

1.4    技术人才匮乏

目前,县农牧部门蔬菜或园艺专业毕业的技术人员仅10人,且多数未从事蔬菜生产,县级主管蔬菜生产业务站经作站编制5人,实际在岗4人,其中有1人已被安排到食用菌企业工作,另3人均不是蔬菜专业毕业的人员,蔬菜技术人才匮乏、力量弱,各乡镇蔬菜技术人员更是凤毛鳞角,指导基地建设任务重。因此,要抓好设施蔬菜生产,需要加大技术培训,解决设施栽培技术短板这一问题。但由于蔬菜种类多,季节变化换茬快,病虫害易发,仅通过2~3次培训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1.5    蔬菜种类选择和茬口安排困难

由于纳雍县立体气候明显,所建设施蔬菜基地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土壤肥力、积温、水资源、日照和运输条件等均不同,导致难以制定统一的生产茬口模式,加之各处管理经验不一,实际茬口有效对接需要根据不同区域小气候环境和技术水平制定周年生产计划,因而给技术指导带来了较大困难。

2    发展对策

2.1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2.1.1    重视微灌系统建设。各级干部要树立配套微灌系统是大棚蔬菜栽培成功取得实效必不可少的条件的意识。由于纳雍县以前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小,具有设施蔬菜栽培经验的人才缺乏,造成无需微灌系统建好大棚就直接组织生产的认识,这一点要引起高度重视。

2.1.2    加大投入。各乡镇在恒大集团完成棚体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千方百计抓好给水工程设计和投入建设,及时将灌溉水源引到大棚基地。同时,要说服恒大集团调整资金投入,在各基地引入微灌系统,并配合恒大集团将水接入棚内微灌系统,才能保障设施大棚正常生产。

2.1.3    棚内微灌系统设计安装。在海拔较低的乡镇,如果棚内每年主茬以番茄、黄瓜等果菜类喜温蔬菜种类为主,原则上应安装配套滴灌系统,以便推广膜下暗灌、水肥一体化等配套技术,减少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投入,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提高劳动效率。在海拔较高的大棚基地,由于积温优势不明显,每年主茬以小白菜、莴笋、油麦菜和其他绿叶蔬菜为主,可考虑安排喷灌系统。

2.1.4    科学积蓄水源。如果一时解决不了灌溉水源问题,大棚建好后,要开挖棚膜集水沟,夯实排水渠道,可暂时在大棚四周空地开挖一些10~30 m3的简易地窖,铺上农膜,在降雨时将大棚四周积水引入窖内储藏,通过水泵将地窖水重新输送到棚内,以解决部分蔬菜生产需水问题,但窖顶要覆盖物体以免人和动物落入积水窖[2]。

2.2    最大限度地减少耕作层破坏

2.2.1    保护耕作层。建棚平整场地时,要根据地形地貌,结合实际进行,不追求场地平整为一个平面,为了减少土建成本,可根据实际选2~3梯级进行平整。场地平整时,要按国家行业土地平整标准整治,对表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营养状况较好的熟土层要先行剥离另行堆放,场地夯实压紧后,再进行熟土层复位,并保证熟土层深度在30 cm以上,杜绝将深层未熟化的土壤随意翻出作大棚耕作层的错误方法。

2.2.2    对已破坏的耕作层,要及时恢复。一是有经济条件的要进行客土,从棚外重新运进熟土铺到棚内,厚度要求在30 cm以上;二是大量施用腐熟厩肥,每茬用量45~75 t/hm2,并加施酵素菌微生物菌肥,迅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益微生物种群,不断提升地力。

2.3    大力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经营主体

2.3.1    大力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各乡镇要及时组织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宣传、动员广大精准贫困户参加蔬菜生产,及时从群众中选拔扶持“土专家”“田秀才”等能人,搞好技术培训,组织好设施蔬菜生产。如果本地有外出从事蔬菜产业的人才和能人,最好想尽一切办法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引回帮助发展大棚蔬菜生产[3]。一时难以选出能人办合作社的,可由行政事业干部申请领办创办,也可村社一体组织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合作社要制定完善合作社章程和财务、大田生产、档案管理、技术员岗位等制度,种苗、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要分类存放,严格由专人采购和发放管理,实行建档立卡管理。

2.3.2    加強学习交流。要组织人员到山东潍坊等设施蔬菜种植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异地取经,学习先进地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成功技术和管理经营经验,拓展广大群众视野,增强合作社负责人、技术骨干和群众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其生产热情和斗志。

2.3.3    做好市场调查。要组织合作社对县内、省内和周边省市目标市场需求做好认真分析研究,并深入目标市场调查,抓好对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和市县人口保供需求量的分析,根据各乡镇不同海拔气候等农业生态资源,结合合作社实力选准品种大胆探索,不断积累生产经营经验。

2.4    加强蔬菜生产专业队伍建设

一是需要调整县局蔬菜专业技术力量,组团分区到各点培训指导,同时乡镇要主动招考蔬菜专业人员进行补充,满足扶贫产业推进技术服务的需要;二是设施商品蔬菜基地所在地各乡镇要加大对合作社技术骨干和贫困户的培训力度,可通过抽派合作社骨干到恒大集团集中进行蔬菜栽培就业培训,或组织好群众,由县技术部门派驻专家培训或网上自学、外出基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迅速提高群众科学种菜水平,确保产业扶贫效果[4]。

2.5    合理安排蔬菜茬口,科学选择蔬菜品种

2.5.1    合理安排茬口。蔬菜大棚内生产原则上春、夏、秋茬安排耐热蔬菜、喜温蔬菜和高附加值类蔬菜,如高产高效的茄果类、瓜类、豆类、草莓等,也可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部分速生绿叶蔬菜配套喷灌系统生产;越冬季蔬菜大棚种植切忌安排茄果类、瓜类、豆类等喜温性和耐热蔬菜,大棚内秋冬茬蔬菜品种要以耐寒性和半耐寒性蔬菜为主,如花菜、青花菜、莴笋、油麦菜、波菜、豌豆尖、叶用芥菜、香菜、青蒜苗等。各基地要根据实际,筛选符合本地气候的高效接茬模式,按一年两茬、一年三茬或二年五茬等模式,及时根据各种蔬菜生长习性进行播种。

2.5.2    科学选择蔬菜品种。乡镇要组织基地所在合作社与县教育公司或市场销售企业做好对接,或进行好销售目标市场调查,确定种植规模,选择符合目标市场消费习惯、适宜本地区种植、商品性好、丰产、优质、抗病的一代杂交良种,加大对名、优、特、新品种的引进力度[5]。按各类蔬菜生长习性,及时把握好农时进行播种育苗,原则上能直播的尽量直播,如大白菜、豌豆尖、香菜应尽量直播,以减少生产成本。需要采取育苗才能获得高产的应及时组织好育苗,如番茄、花菜、青花菜、莴笋等,可根据育苗条件,选择集约化穴盘育苗、格盘漂浮育苗和常规育苗相结合,就近育苗供应,减少运输生产成本。组织生产后要主动并及时上报县农牧局,以便及时统筹调度。

3    参考文献

[1] 张阳.陕西泾阳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现状和问题与对策[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 毛天丰,童永久.岱山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18(6):34-36.

[3] 王华东.固安蔬菜对接北京市场模式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8.

[4] 汪东洋.二线蔬菜生产基地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芜湖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9):48-49.

[5] 陈洁.大棚蔬菜种植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22):148.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