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探析

2019-11-21李博

时代人物 2019年14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教学活动

李博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创新改革是当前思想品德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不少教师愈发重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改善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价值,并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推进思想品德教学的创新发展。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面临的问题

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正面临着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不仅古与今、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还有外来文化和新兴科技手段给人们的意识形态带来冲击,形成了“西进东退”、“厚今薄古”的不良风气。对于少儿的健康发展而言,这些冲击无疑会让他们价值观的塑造与发展受到不良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教师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教学任务,即为了让小学生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要积极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优势,克服不良风气对小学生的影响,进而帮助学生消除不良情绪,使其塑造优质的思想品质,形成高尚的道德素养,实现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对后世之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在教学领域也有着很高的德育价值。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可积极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教学价值可体现在:

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融合运用,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熏染之下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这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教育目标。

另一方面,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还可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之中,最终可以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会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思想品德知识的内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丰富教育资源来优化当下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则可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其教学目的,具体如下:

将贴近生活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

在诸多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内容很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思想品德教师可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以增强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学会站在生活的角度来理解思想品德的内容,同时理解相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其应有的文化底蕴。例如在《我们的生活需要谁》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悯农》这首古诗,让学生在有情感地朗读古诗的过程中,了解家乡中农民为了四季丰收以及社会而创造粮食、不畏风雨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同时也让学生在接受歌颂劳动人民高尚品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时,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并了解到我们的生活需要这些平凡的劳动者。

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自主了解更多平凡劳动者的故事,如街道上的清洁工、道路上的交警叔叔等等,使其可以了解到各个平凡岗位上正在不断创造社会价值的劳动者身上具备的精神,同时也使其深刻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中需要这些平凡的劳动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岗位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等。

配合多媒体技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其中承载着不少优秀的思想以及深刻的哲理,教师若是配合多媒体技术来生动地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并且领悟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深刻内涵,还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内容的学习兴趣,甚至可以针对性地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意识。

比如在《吃穿住话古今》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古时的吃、穿、住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并将今时的吃、穿、住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播放出来,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古与今之间的吃穿住条件的差异,同时也可帮助学生从吃、穿、住这几个方面,针对性地了解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吃的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食物的种植文化开始了解,让学生从多媒体画面中认识牛拉犁、人拉犁和机械犁等工具的使用,并了解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而在穿和住等方面,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各种古时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可以穿越时空,了解从古到今的吃穿住相关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热爱生活和热爱科学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与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以历史故事形式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生对故事是喜闻乐见的,思想品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喜好来制作教学方案,充分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歷史故事不仅蕴含着相应的历史文化,还承载着历史人物身上具备的丰富精神内涵。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历史故事,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了解更多其他的历史故事,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历史认知面,对于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比如在《伟大的先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的形式来为学生呈现先人们的事迹。例如孔子、司马迁、李时珍、张衡、文天祥等伟大先人的历史故事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学生可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了解先人们的思想品质、人物精神等等。而学生对这些先人所做出的贡献进行了解时,能够汲取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结构,并增强学生的贡献精神与服务意识。

积极组织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活动

为了构建生动灵活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师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之中。而为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在《诚信是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以“诚信”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可自主搜集与诚信相关的古诗词,展开朗诵比赛;学生也可自主搜集诚信相关的名言,围绕着诚信来进行演讲,并灵活运用相关名言来为自己的演讲内容增色,学生也可引入与诚信相关的名人故事,以增强其演讲内容的说服力,最终可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教育目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教学举措具有非常大的教学价值,教师可在贴近生活的原则上引入相关优秀传统文化,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生动的优秀传统文化面貌,还可通过历史故事形式或者教学活动形式来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保障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选择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