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及其处理对策分析

2019-11-21姚文萱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潜在风险处理对策商业银行

姚文萱

摘 要:经济发展速度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速度的不均等促使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贷款还不成熟,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潜在风险。

关键词:个人信贷业务  商业银行  潜在风险  处理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经济收入提升和生活水平提升的不对等促使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但是和传统的贷款业务相比,商业银行开展个人信贷时间并不长,其发展还在探索之中,也正是如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还存在很多的潜在风险,例如信用环境的不够完善的风险,工作人员道德风险以及银行内部管理和控制不足的风险等,这种人们需求的提升和社会供给不足的不对等也是现阶段相关政府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在本文,笔者结合实习期工作经验,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信用贷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一、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一)银行内部管理、控制不够带来的风险

银行内部管理、控制不够是造成银行个人信用贷款存在风险最为主要的原因。一方面,商业银行自身内部管理机制的相对落后;另一方面,和国家银行实行贷款开展时间相比,商业银行开展个人信贷业务的时间比较短,在没有案例可寻的情况下,银行在开展业务时,就很容易套用传统的管理方法。

(二)客户个人信用带来风险

借贷人在商业银行开展办理个人信贷业务时,商业银行放贷的多少主要依赖于个人征信状况。以消费贷款为例,在我国现阶段,人们普遍在自己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消费,很少采用消费贷款。但是在欧美等经济水平较为高的国家,人们普遍认同信用贷款的消费方式。一方面是中西消费观点的不同,另一方面则是不同国家银行信用评估体系价位健全程度不同。在个人信贷业务较为发达的国家,当客户申请个人消费贷款时,工作人员通过消费者的征信情况能够很快对借款人是否可以申请借款做出较为客观的判断,个人信用风险水平较低。

(三)客户多渠道贷款带来风险

如今贷款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基于此,很多客户采用“同时撒网”的办理政策——不仅在商业银行办理信用贷款,同时还在一些非正规的小型金融机构或者信用社等办理贷款。比如当小型金融机构数据系统接口和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接口的不对等,就会导致贷款人信息无法上传。如此一来,人民银行对于客户的征信状况和信息无法查阅,此客户在在商业银行申请商业贷款时,其工作人员无法准确判断其征信程度。再者,由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贷款人信息无法做到完全共享,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个人信贷业务,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的处理对策

(一)做好银行内部的职业道德教育

道德风险主要产生于银行内部工作人员或者借贷人。要想对这两种风险进行管控,银行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职工道德素养的培训,另外,还要从源头进行管控,在进行招聘人员时,不仅要对招聘者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考核,还要对其征信情况进行审批,与此同时还要综合考评员工的道德素养;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大力宣傳拖欠贷款的危害,提高借贷人的道德素养,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

(二)建立、完善客户的个人信用评价

建立健全客户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利用客户评分信用的高低来限制客户借贷的权限。客户信用评分系统的建立不是一撮而就的,而是通过客户的长期借贷活动不断进行完善的过程。因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要系统中建立客户的信息档案,清楚记录客户的账单流水,并根据客户的年龄、工作以及收入等基本情况对借款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分类。将客户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有效的归纳整理,既节约时间解放劳动力,也避免了由于账本的损坏而造成的损失。

(三)做好贷前审核的相关工作

要想做好贷款前审核的相关工作,笔者认为就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其一,要科学合理的对客户进行分类,不同阶段的客户其收入水平不同,工作不同,经济收入稳定性也不同,不同的客户对于还款的积极性也是不同的,因而要综合客户的多方面因素对客户进行科学划分;其次确保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完善客户的基本信息,除了要根据客户自身的表述,还要做好信息回访工作,只有两者相结合才可以确保客户信息的真实完整;最后要对借贷人的贷款抵押物品的价值科学评估,谨慎处理,避免在借贷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综上所述,对借贷人借贷前的审核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充分做好前期的审核工作,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损失的发生。

(四)完善贷款过程中的监控力度

在贷款申请通过并发放贷款后,商业银行更应时刻关注贷款款项的用途和去向。当借款人将资金投向风险水平较高的项目导致贷款无法收回时,商业银行需及时对借款人采取及时提醒等方式,加强对贷款期间资金使用的监管,避免出现到期贷款不法收回的情况。

(五)加强贷后管理的贯彻力度

借贷人还款时期越长,期间发生不可预估的概率越大,因而加强贷后管理工作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国相关文件对于贷款时间上有也是有所管控,个人消费贷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而房屋按揭贷款最长则不超过30年。但是纵观我国现阶段人们消费,社会人群主力军(80后、90后)大都有房屋按揭贷款或者个人信用贷款,这就出现借贷人基数过大,对其管理难度增加。针对这一现象,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银行建立健全相关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贷后管理工作。

(六)把个人消费贷款与保险结合起来

一方面,由于还款时间跨度比较长,另一方面,借贷人的健康状况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进而影响银行个人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为了避免由于借贷人发生意外而无力偿还贷款这一现象的发生,银行可以将个人信用贷款与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相结合,通过这一方式,当借贷人没有能力还贷时,可以通过保险公司这一渠道进行弥补。而就要求借贷人在借贷之前购买特定的保险,如此一来,一旦借贷人由于某一原因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时,保险金额就可以转化为贷款。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转变,商业银行实行个人信用贷款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逐渐走向一体化和网络化,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信用贷款时既有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商业银行本身而言,在处理好潜在的风险的同时,也要努力提升自身价值。在本文,笔者首先从三个方面对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再次基础上从五个方面给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的处理策略,以上便是笔者在所阐述的观点,希望给读者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绍祥,张倩,喻有福.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潜在风险及其对策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 No.286(07):32-33.

[2]刘镨心.浅谈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与防范措施[J].中国商论, 2018, No.754(15):55-56.

猜你喜欢

潜在风险处理对策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浅议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透过金融海啸看融资融券业务的潜在风险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与防范
私人取证的法律边界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