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温复辛凉法辅助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探讨
2019-11-21张德云邓雪
张德云,邓雪
金湖县中医院儿科,江苏金湖 211600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流行广、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儿童普遍易感,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1]。 中医对于此类外感疫病的认识及治疗历史悠久且疗效显著, 积累了丰富经验。 该科从2018 年1 月—2019 年3 月用帕拉米韦抗病毒, 并采用辛温复辛凉法拟中药汤剂口服辅助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68 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收治的流行性感冒的住院患儿, 挑选符合纳入标准患儿68 例,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共34例,男孩19 例,女孩15 例;平均年龄为(5.78±1.01)岁;病程平均(1.25±0.60)d;体温平均(39.56±0.47)℃。观察组:共34 例,男孩18 例,女孩16 例;平均年龄为(5.92±0.91)岁;病程平均(1.35±0.62)d;体温平均(39.55±0.44)℃。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根据中医症候量化表,计算证候积分。 证候积分包括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倦怠、口渴、咳嗽、咽部充血、舌边尖红10 项相关症状、体征积分的总和,每项可分为无、轻、中、重4 级,分别计0、2、4、6 分,总积分反应病情轻重。 治疗前症候积分观察组(44.26±2.89)分,对照组(44.38±2.6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
1.2.1 纳入标准 ①参照《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 年修订版)》,诊断符合西医对于流行性感冒(轻型)的诊断标准[1];②参照《温病学》第十版,符合中医“风温病” (邪袭肺卫证)诊断标准;③患儿能配合口服中药,监护人均自愿参与该研究, 并签署相关同意书; ④所有的患儿的体温均>39℃,入院时所有症状出现在48 h 内,均伴有恶寒、咽喉疼痛、头疼、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
1.2.2 排除标准 ①重症流感;②患儿有先天性疾病,且精神不济;③对该次研究中所用到药物有过敏反应的患儿;④明显的细菌感染或有细菌高度感染可能性患者; ⑤流感致其他系统感染者如肺炎等并发症者。
1.3 方法
1.3.1 治疗 两组均用帕拉米韦注射液(批号50058)进行抗病毒治疗。 帕拉米韦的剂量为10 mg/kg,静滴1 次/d,每天的注射量不能超过600 mg[2]。两组在治疗过程中,体温>38.5℃,均按体重给予布洛芬口服治疗。 疗程3 d。 观察组加用该科自拟中药汤剂“苏豉银翘汤”,方药:苏叶、连翘、金银花、淡豆豉、山栀、桔梗、薄荷、天花粉、炒苦杏仁、甘草为主方,随症加减[3]。 药物剂量依据患儿年龄及体重调整。1 剂/d,水煎150 mL ,分多次温服,3 d 为1 个疗程[4]。
1.3.2 观察指数 观察患儿体温、 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24,48,72 h 两组的证候积分。
1.3.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痊愈:体温正常,流感相关样症状、体征改善,积分减少≥95%;显效:体温正常,咽部症状明显减轻,流感样症状大部分改善,积分减少≥70%,<95%;有效:体温正常或低热,流感样症状减轻,积分减少≥30%,<70%;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积分<3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发热改善时间和流感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s),h]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s),h]
组别 发热改善时间 流感样症改善时间观察组(n=34)对照组(n=34)t 值P 值43.35±5.13 59.14±7.01 9.874 0.044 43.28±4.98 58.11±6.52 7.093 0.041
2.2 治疗疗效比较
结果示观察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观察组对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 24 h 证候积分 48 h 证候积分 72 h 证候积分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26.32±6.54 31.61±9.16 19.092 0.042 15.8±7.05、19.17±7.69 18.244 0.044 6.76±2.12 9.98±2.11 10.092 0.038
3 讨论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可发展至重症流感。 临床多采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流感, 其中帕拉米韦能够有效结合流感病毒中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位点,使宿主细胞无法释放病毒,并阻断病毒颗粒大量聚集于被感染的细胞表面, 使其扩散过程受阻[5]。 研究显示,流感早期使用该药能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病程早期联合中药口服,能够快速缓解高热等流感症状,提高临床疗效[6]。 该科在流行性感冒的治疗上,充分发挥中药优势,通过对68 例流感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联合中药辛温复辛凉法治疗流行性感冒,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17%(P<0.05); 观察组治疗后发热改善时间 (43.35±5.13)h,明显短于对照组发热改善时间(59.14±7.01)h,观察组流感症状改善时间(43.28±4.98)h,短于治疗组流感症状改善时间(58.11±6.52)h。 治疗24、48、72 h 症候积分观察组对症候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数据统计显示联合中药治疗病情控制快,症状缓解速度快,能有效退热,改善流感不适症状,且安全性好[7]。 陆晓萍等[8]研究结果显示: 联合中药治疗流感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85. 71%(P<0.05);观察组流感样症状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认为流感早期运用中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治疗, 能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流行性感冒相当于中医学中“温病”“伤寒”等,是外感疫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性热病。 《素问.热论》篇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把外感热病归结为感受寒邪, 为辛温解表提供理论基础[9]。清代叶天士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热病邪由口鼻而入,初期以肺卫表热见症,故初期应以辛凉解表、清热泄肺为治疗原则。 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言“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选择药物应选用轻清上行之品,宣透之药,汗出则表邪得以清透外达[9]。 结合历代医家诊治经验,该科在治疗上采用辛温复辛凉法中药汤剂口服。 辛温复辛凉理论是指以辛温药和辛凉药并用发汗为主、 防治时疫疾病的理论, 此理论是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中逐渐形成的,并在临床治疗上取得良好效果。 该科拟定方苏豉银翘汤,即是以该理论为指导拟定,方中苏叶辛温,散寒解表、理气宽中;金银花、连翘疏散风热、清热解毒[10];三药共为君药。 淡豆豉辛散解表,天花粉清热生津,山栀清透里热共为臣药。 薄荷疏散风热、解毒利咽,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杏仁降气祛痰止咳,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宣肺泄热之效。 注意煎煮过程中以“香气大出”为度,勿过煎[7]。 小儿脏器清灵,在治疗时处方应轻巧灵活,注意寒易误伤阳,且温病忌大汗,不要为了使患儿体温正常而过用解表药,而耗伤小儿正气。
综上所述,联合中药辛温复辛凉法治疗流行性感冒,在治疗有效率、 缓解患儿高热及流感症状上存在明显优势,为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临床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