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深度思考
2019-11-20曲道奎
2018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出现了“拐点”——由高速发展变成了低速的零增长,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也出现了下滑。这是不是意味着机器人产业的冬天来了?还是说明现在正处于机器人产业进入春天之前的“倒春寒”,预示着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曲道奎分析、总结了中国和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机器人作为集各种高新技术于一体的产品,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同时,机器人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机器人从2009年开始在全球整体经济发展滞缓的环境下一枝独秀,一直在高速发展。中国从2013年起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连续六年保持着最大市场的地位,并且在前五年也保持着最大的增速。
机器人作为集各种高新技术于一体的产品,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同时,机器人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机器人从2009年开始在全球整体经济发展滞缓的环境下一枝独秀,一直在高速发展。中国从2013年起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连续六年保持着最大市场的地位,并且在前五年也保持着最大的增速。
机器人在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投资风口。近几年,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加持之下,机器人这个风口越来越大,风速越刮越快。
然而,就在机器人沿着这样一个趋势高歌猛进,迎来一个新时代的时候,2018年全球的机器人市场,包括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中国机器人市场突然出现了一个拐点——由过去的高速发展变成了低速的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那么到底是机器人产业的冬天来了,还是春天刚刚开始?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中国机器人产业分析
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机器人市场一直保持着两个全球 “最大”——最大的市场份额、最快的发展速度。但是2018年突然出现了拐点。首先是出现了下降,下降的比例是3.75%。再就是中国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这个市场中有外资品牌的占有,同时也有本土机器人产品的市场份额。即使是在去年中国机器人市场总体份额下降3.7%的背景下,本土机器人企业的产品还是交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答卷——本土产品市场份额增长16%,而外资品牌下降约11%。还有一个关键的变化——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从2013年到2016年连续上升,2017年突然下降,2018年虽然总体市场在下滑,但是中国市场占有率又回升到了1/3,也就是33%左右。
在中国机器人的整体市场中,多关节型机器人的占有率是最大的,占近60%;第二是平面多关节型机器人;第三是物流机器人。在中国本土机器人产品的市场分布中,多关节型机器人占43%,实际上与国际大趋势差不多;第二是坐标型机器人;第三是平面多关节型机器人。无论是多关节型机器人、坐标型机器人,还是平面关节型机器人,都在快速增长。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从机器人结构的角度看,在坐标型和并联型的机器人中,中国本土机器人占据一定的优势;在多关节型和平面关节型机器人中,中国在高端机器人领域和国外品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劣势和不足。
按照行业分析,在应用机器人领域中,占最大份额的是电气电子设备领域占约1/3,然后是机器制造业、金属加工等领域。在焊接装配类别中,国外机器人公司的产品占主导,但中国本土的机器人产品竞争力在逐步提升。在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市场中,汽车制造业的占比曾为45%左右,但2018年开始产生大幅度下降。汽车作为传统的机器人具有市场优势的领域,实际上是在衰退的。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包括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大幅度下降,与汽车行业的衰退有密切的关系。从机器人产业应用领域的角度分析,汽车行业是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明显的短板。这其中可能包括两个原因:一方面,汽车领域应用的机器人几乎都要求高品质和高可靠性。中国本土机器人虽然在近几年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和提升,但是真正和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汽车行业过去几乎是由国外公司垄断,国外公司具备长期的行业基础和积累,也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而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也就是十几年的历史,所以品牌效应和国外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为什么2018年机器人产业出现了转折和下滑?汽车行业的不景气和3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行业的增长乏力是中国机器人市场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过去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增速达到50%以上,2018年却几乎是负增长。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的增速可能维持在1%左右,十分乏力,主要就是受到了中国市场这个全球最大市场增速下滑的影响。
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挑战
在原来的计划中,全球机器人市场在2018年会达到10%左右的增长,但实际的增速只有1%。这与中国市场的巨大变化有关,因为中国占到全球市场的1/3。
工业机器人在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突然出现了大的拐点和下滑。同时,机器人已经开始从工业向服务类、协作类、特种类发展。那么新兴机器人在2018年的表现又是如何?
协作机器人的鼻祖Rethink在2018年走过了一个辉煌时期,然后突然关门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人们本来对协作机器人寄予厚望,认为协作机器人是未来机器人发展一个大的支撑,但是现在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具备视觉和力觉的机器人代表Blue Workforce,实际上做了很多自己有特色的东西,但在2018年也关门了。
服务机器人在消费领域、医疗健康都是未来机器人的希望。但是现在的服务机器人只是“叫好不叫座”,市场上一直没有数据支撑。中国有一家非常有名的机器人公司叫做上海棠宝机器人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做得一枝独秀。它不仅是中国国内第一批服务机器人生产厂商,更是第一个获得“中国机器人认证”的机器人产品,证书编号“001”,在服務机器人业内颇有声望。但它也在2018年倒闭了。2018年服务机器人领域也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和变化。
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未来要发展的新一代机器人,从协作到特种,再到服务机器人,实际上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2018年,从公司倒闭到老板跑路、对赌失败,很多公司都迈向了机器人新的领域,但新兴机器人可以说是在盛宴之后哀鸿遍野、一地鸡毛,实际上是非常惨的。
工业机器人增长乏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传统的优势市场在萎缩;其次是新的市场没有形成;更关键的是,机器人的低附加值难以支撑研发创新的高投入。机器人是“三高”行业——人才密集度高、技术密集度高、投资密集度高。但是近年来,中国机器人的附加值越来越低,虽然是高技术产品,但是附加值与高技术产品是不匹配的。如此一来很难保证企业对机器人的持续投入、创新和发展。工业机器人领域还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即恶劣的产业环境现在正在拖垮各种集成公司。中国可能有几千家集成公司,但是中国企业的付款条件和最终结算时间导致很多公司缺乏现金流。因此,集成性的公司很难发展壮大起来。由于这些严峻的挑战和问题,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并出现了大的拐点。
服务机器人的泡沫开始破灭,很多“天使”正在向“魔鬼”转变。市场数据如何进行支撑是一个大的问题,现在也在进入一个大的“洗牌”阶段。
特种机器人现在急需破茧成蝶,进行蜕变。现在虽然有很多产品样机,但是如何形成产业、如何推向市场,需要真正的凤凰涅槃。
协作机器人可能是表现最好的一个领域,已经开始逐渐进入市场,得到了整个行业的认可。但是协作机器人要想真正形成大的产业仍存在很大的问题。
传统工业机器人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出现了拐点;新一代的机器人增长乏力,新的公司在不断倒闭关门。这是不是意味着机器人产业的冬天来了?还是现在正处于机器人产业进入春天的过渡,也就是所谓的“倒春寒”,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机器人市场的机遇和希望
技术突破和技术融合为机器人产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因为现在的机器人已经不是过去传统的作为机械电子设备的概念,而是一个集人工智能、信息电子、大数据网络、感知系统为一体的高技术产品。新技术的融合和突破使机器人具备了最关键的一个特性,即机器人的成长性。机器人的成长性不仅体现在机器人的成长使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体现在机器人在向其它领域不断地拓展和延伸,从制造业到医疗,再到健康、国防、服务和消费领域,这是未来机器人真正发展的希望和空间所在。
现在全球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智能制造的工业4.0时代。这种制造模式的变革使得机器人有了巨大的市场依托和支撑。从劳动力短缺到劳动力成本提高,从全球产能过剩到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和定制化,一直到技术与产品的快速迭代更新,这些要素的变化使现在制造模式的批量、刚性和大规模生产逐渐退出舞台,进入一个新的智能制造时代和工业4.0时代。因为这种制造模式的改变,现在人们需要对生产力要素进行巨大的改变。前三次工业革命更多地强调效率、质量和成本,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更多地强调柔性、智能和资源,这也是整个社会的资源。因为需求变化导致生产要素的变化。前面三次工业革命的生产要素更多是在于人和机器设备的要素,而第四次工业革命要求的正是机器人。
智能制造、工业4.0,数字化工厂、数字化制造都要求物物相联、物物相通。大数据信息不断流动,但人是直接的生产要素,而人和设备之间却是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流动的。可以说,新的制造模式对人力劳动力也是一种挤出效应,同样,对机器人是一种刚性的绑定效应。因此,这也为机器人创造了重大的市场机遇。
生产要素变化对机器人功能性的提升是巨大的变化。很多企业过去是不能应用机器人的,而现在这些企业可以应用机器人了。其中关键的原因是机器人成本价格的快速下降。很多过去用不起机器人的企业现在可以大批量使用。现在和机器人抗争的主要是人的要素。人力劳动力数量的急剧减少、人力劳动力成本和价格的快速提升,正好促进了将机器人快速推向市场的过程。因此,生产要素的变化为机器人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按照机器人发展的历史数据来做测算,在2009年之前四十多年的歷史中,全球机器人市场的保有量是百万台左右,从2010年到2015年是百万台的增速,从2016年到2018年又是百万台增速。通过这样的“三级跳”可以看到,机器人真正进入了快速的“阶跃式”发展历程,而不像是过去的线性发展历程。机器人市场真正的爆发时间已经来临。即使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增速近乎为零,但还是在六年中实现了过去四十年中得到的发展。
另外还有一个数据也为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就是机器人的密度。在过去四十年中,全球的机器人发展密度只有0.85%,不到1%。未来,我们预期在五到十年中,机器人的密度将达到30%以上。机器人的市场正在真正来临。
中国正在进入 “智能+”的时代,机器人恰恰是“智能+”的巨大平台,可以支撑制造业、国防安全、生活消费、医疗、教育、交通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发展。机器人并不只是简单地进行替代,而是一个颠覆和变革。从这个方面来讲,机器人也在迎来快速的发展。
机器人技术正处于大变革时期。这种变革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包括机器人技术自身的突破、机器人产品的快速迭代、机器人技术的跨界融合。因为这种变化,机器人正在真正由“机器”向机器“人”进化和发展。
机器人市场正处于大转换时期。由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换和转变,是未来机器人发展巨大的潜力和支撑。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调整和升级时期,由过去追求企业数量,到现在开始强调企业发展的质量,由过去低水平的定位开始向高端发展。
中国机器人企业正处于洗牌和再生的时期,由过去野蛮生长、发展到上万家企业,到现在开始进入理性发展阶段。企业具备什么优势、如何准确定位、应该如何发展,这是中国机器人企业和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希望。
我们的结论就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变革与颠覆成为常态。人们再也不会认为机器人发展快就是春天,稍微发展滞后就是冬天。未来的发展肯定是波浪式的。未来赢在变革,不论是技术变革还是模式变革,这是未来的基本规律。更关键的是,作为机器人产业和企业中的一份子,我们要创造未来。“守”是“守”不出未来的,模仿和跟随也不可能产生未来。共享、共融、共赢,协商发展,才是机器人产业未来的趋势。
我们坚信,目前只是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小小的转折点,机器人产业真正的春天正在到来。
(本文根据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曲道奎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演讲整理而成,未经演讲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