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宁陵“同心圆梦”,合力业成
2019-11-20张惠清
张惠清
生鲜肉食区、散装食品区、日用百货区,各项食品安全标识以及价格标签一应俱全,货品摆列整整齐齐,地面墙壁洁净无尘,1800多平方米的营业场所让人完全想不到这是一家处于基层乡镇的超市。而这样的超市,在河南省宁陵县共有303家,它们是贫困百姓的“同心圆梦超市”。
近年来,在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工作实践中,河南省宁陵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要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的要求,创新“3+六全”社会扶贫模式,即:社会爱心捐助+“同心圆梦超市”+“十星农户”评选有机联动,以此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提高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营造扶贫光荣、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开展,为宁陵县成功脱贫摘帽和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合力则业成,同心则梦圆。“同心圆梦超市”作为宁陵县探索出的社会扶贫“宁陵经验”,有效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为宁陵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勇于开拓创新,践行“3+六全”新模式
宁陵县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辖14个乡镇、1个产业集聚区、1个特色商业区,364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6万,区域面积798平方公里,耕地80万亩,是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宁陵县是传统农业县,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偏小。截止2014年底,全县共有贫困村10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673户69338人,贫困发生率为11.18%。贫困人口主要致贫原因是“三因三缺”(即因病、因残、因学,缺劳动力、缺技术、缺资金)。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宁陵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头等大事、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摘帽目标,以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首要任务,健全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周密制定精准脱贫攻坚规划,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脱贫举措,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坚持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沉,促进帮扶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户流动,实现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
社会扶贫作为“大扶贫”格局中的重要一环走到了脱贫攻坚的前沿。
社会扶贫方法方式多种多样,在全国有工商联开展的“万企帮万村”活动,有“情暖夕阳”、“金秋助学”、“圆梦行动”等。其中,“爱心超市”作为最普遍的社会扶贫途径,是由政府推动指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新时期扶贫济困的新模式,有效地整合了社会慈善资源,让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群众能够有尊严地到“爱心超市”来选择、领取自己生活需要的物品,是新时期慈善事业的新发展,是对政府解困工程的重要补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为了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保证按需兑换,规范捐助行为,使社会各界的爱心发挥最大的作用,2018年,宁陵县在汲取各地社会扶贫超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创新建立社会扶贫“同心圆梦超市”,并创建了宁陵县社会扶贫“3+六全”模式:即社会爱心捐助+“同心圆梦超市”+“十星农户”评选有机联动,社会力量全动员、扶贫超市全嫁接、“星户”评选全覆盖、贫困群众全受益、模式运行全规范、内生动力全激发“六全”有机结合,凝聚社会力量嫁接到“同心圆梦超市”,“星级农户”凭积分兑换所需物品,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的开展。
这也是宁陵县创新社会扶贫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凝聚社会力量,共筑奉献爱心的桥梁
“牧原集团捐赠1000万元、葛天商贸港捐赠300万元、中翔科技捐赠200万元……”台上一个个爱心企业亮相,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这一幕发生在2018年6月11日举办的宁陵县“同心圆梦超市”定向捐赠启动仪式上。
2018年6月,寧陵县委、县政府发布发布了《凝聚社会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倡议书,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全县广大党员干部、非公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热爱家乡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闻令而行,积极响应,呈现出了社会力量齐动手、共参与,为贫困群众奉献爱心的良好局面。据介绍,至今为止,宁陵县党员干部、社会组织、非公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累计已达2000余万元,全部用于“同心圆梦超市”建设和运行。
“同心圆梦超市”不仅拓宽了社会扶贫渠道,也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精准扶贫搭建起奉献爱心的桥梁,实现了社会力量与贫困群众需要的精准对接,形成了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