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11-20赖红颖
摘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是政治形态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当代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当代文学作品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剖析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4-0050-03
文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的具体要求,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务必立足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的坚定立场,本着客观严谨的态度,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将当代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融入其中,深刻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构建创新性、创造性的发展态势。中国当代文学是大众文化建设的关键形态之一,是国民教育以外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是社会人群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因而当代文学实际上影响着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应当通过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来感染人,营造正能量的文化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优秀文学作品与当代青年价值观概述
(一)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内涵
所谓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以及戏剧等多种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意义,不仅能给予人思想和艺术上的享受,提升大众的文学素养,陶冶读者情操,同时也能对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中国当代的优秀文學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优美,能够将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融汇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化智慧,对读者的人生具有指引和启迪作用。真正的优秀文学作品还要能经受住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其内容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领悟和总结,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作用。作品创作的出发点来自于对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思考,符合社会基本的道德标准和审美标准,同时还能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读者。
(二)当代青年的价值观现状
党的十九大会议指出,在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关键之处。我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是需要继续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已经到了关键的转型期,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由于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国外各种思潮进入我国社会,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受到冲击。当代青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其价值观念也必然受到影响,最终在多重文化的冲击下,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取向。一方面,当代青年普遍的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都是倾向于正确且积极的价值观念,但是在行为上又难以践行,最终形成一种矛盾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和心理个性的差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传播在不同的青年身上也会有不同的效果体现,例如在面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的时候,不同的人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也就展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念。
其次,独立性是当代青年价值观另一个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当代青年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得到普遍的满足,在开放的信息化时代,当代青年大多具备独立思考、判断以及行动的能力,他们往往能根据自有的一套判断标准对外界的事物进行评判,并且在现代化媒体技术和各类网络平台的支持下,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此外,矛盾性也是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主要特征。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是由传统文化提炼而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当代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推动了其价值观念的形成。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一些不同的价值观念也会对当代青年产生影响,因而造成青年的价值观念呈现矛盾性。在其认可正确的价值观念时,也会受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在行为上形成矛盾。
最后,易变性则是当代青年价值观最为凸显的特征。社会的发展和转变,使得大众的思想变得更加多元化,而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等社会因素,也更加使得大众的价值观体系变得复杂。特别是当代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念成型的关键阶段,社会经验相对缺乏,其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面对不同的文化思潮冲击,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都会受到影响[2]。当代青年受到多元化社会舆论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后,思想上难免要产生困惑多变和不知所措。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文学作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引领方面的优势
任何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支撑,并且借助国民教育、主流媒体、文艺宣传、官方倡导等多个渠道将核心价值观念予以宣扬。文学对于大众思想文化道德的影响既潜移默化,又能立竿见影,是传播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本质上,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演化和升华,同时也离不开各类社会思潮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指导思想、宽松的社会环境,是当代文学繁荣的前提条件。因此,当代文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互动,有助于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当运用文学作品的德育、美育功能,将最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成果融入到教化育人的当代文学这一“精神食材”之中。
文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涉及到的内容也较多。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较为普遍的就是利用文学作品来达成德育教育过程中“寓教于乐”的目标,重视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教化和人格塑造作用,有助于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念建设面临着诸多困难,大部分青少年在面对社会大转型时都感到无所适从,因而在社会中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正面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文学作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
中国当代文学在传播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而且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伟大精神财富。文学作品所特有的文学性、情感性、可读性等,能够通过文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意义传递给读者,并深深地感染读者,因此具有有效的教化力量[3]。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还是戏剧,各种各样的文学形式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大众。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灵活展现了现代以来中国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生活方式,因此其精神脉络对于推动当代中国人意识觉醒和解放具有重要意义。
三、当代文学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努力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与观念,使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能够通过合理性、创新性的转化,以更加直观有效的方式呈现,将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境界联系起来[4]。中国当代文学中既有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具备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展现,蕴含着中国民族的精神实质,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写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为例,当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对法律意识进行探讨的内容,例如在柳青的《创业史》中,就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风潮,展现了当时的一些法治状况。《创业史》主要叙述了主人公梁宝生在旧社会尽最大努力仍然难以改变自己生活现实的困境,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互助组组长,带领着村民克服各种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在整个作品中主人公们穷则思变、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实践探索,以及作家柳青为撰写《创业史》而呕心沥血的精神,闪烁着永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芒。而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呼唤改革创新的作品如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等,起到了引领时代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多的当代文学作家以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为己任,通过在作品中挖掘和阐释文学作品的核心价值元素,将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为中国時代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与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当代文学作品自1949年建国以后至今,一直承担着记录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当代文学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体现,其中积淀了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拥有着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当代文学作品对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而文学形式也是大众最为熟悉且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释放出巨大的教化能量,在增进国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当代文学作品还能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流传方式和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注入提供了可能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发展更具新时代的特征。当代文学作为思想意识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对当代社会记忆的一种记录,其内涵在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更加偏向社会主义的思想需求,从当代文学中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充分发挥当代文学的优势[5]。
四、当代文学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使命
当代文学承担着人文教育的重要使命。为了引导当代文学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对当代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当代文学中蕴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教化内容,对于铸造民族品格和个人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无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当代文学作品中都具有生动的展现,借助当代文学的渠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能够得到更加实质性的效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文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当代文学作品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最为生动的诠释。例如在对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中展现的对乡土的热爱、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描写,对捍卫祖国疆土英雄们的赞美等等都能够有效激发读者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情绪,并将这种情绪转化为道德品质,从而起到培育和发扬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当代文学的娱乐性更有助于激发读者的兴趣,而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能够陶冶其情操,在当代文学的演述过程中,使得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被释放出来,对读者完成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五、结语
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高端的精神文化产品,具备教化育人的重要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发展的过程中,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通过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的构思,使得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能量。当代文学作品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精神食粮”,针对当前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发展趋势,当代文学作品应当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通过多元的载体和多种形式,将文字的力量传递出来,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思想意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还具有价值观导向的作用,是对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现实反映,优秀的文学作品理应体现出强烈时代感,承载起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主导思想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陶宏.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OL].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2019-07-31].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1.1093.I.20190602.1726.012.html.
[2]雒树刚.坚持正确的文化观[J].毛泽东研究,2019(3).
[3]王楠.影视文学视角下当代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及其表达[J].文学教育(上),2019(5).
[4]陶春斌.优秀文学作品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J].文学教育(上),2018(9).
[5]陈一军.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J].河南教育(高教),2018(1).
作者简介:赖红颖(1981—),女,汉族,四川内江人,单位为中共内江市委党校,中国语言文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文艺学。
(责任编辑:董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