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人文的沃土上结出“和”文化的硕果
2019-11-20林丽娜
林丽娜
习近平同志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作为中职学校,我校坚持依法治校的理念,发扬民主,创新理念,以人为本,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在法治人文的沃土上结出了“和善”“和正”“和乐”的硕果。
一、植根法治沃土,浇灌人文之源,结出“和善”之果
《论语·学而》记载:“礼之用,和为贵”。“礼”为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为调和、和谐。指出了“礼”以“和”为贵,也强调了“和”要以“礼”节制之,延伸到现代学校管理上,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法治文明校园的建设,需要法律法令、规章制度的制约和“护航保驾”,也需要人文精神的关爱、培育。在制度化的“礼”与精神性的“和”两者刚柔相济的培植下,法治人文校园这片沃土遍布“和善”之果。
1.制度完善化,增强法治校园的向心力
规章制度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它规范着教育教学秩序,使得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依法治校、实现办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我们在制订、推行制度时要注意倾注人文关怀,兼顾共性和个性,在维护统一意志的基础上体现人文关怀。
一是健全校内民主管理机制。让师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强化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在健全校长负责制的同时,不断完善民主参与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和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二是要适时地修订、完善制度内容,以适应教育教学、时代发展的变化对办学的需求,实现“一切为了学校和师生的发展”的办学目标。三是以法护法助力学校发展。学校聘请法律顾问为学校的重大决策(如《学校章程》《规章制度》《规划》)、办学活動及后勤的部分社会化购买服务协议等审核把关,维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助力校园法治建设,确保安全前进发展。
2.办学人本化,提升和谐校园的凝聚力
人是一切事物中最活跃、最能动、最积极的因素,学校管理就是对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管理。学校管理不是唯制度管理,而应倾注人文关怀。学校要树立“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的人本办学思想,作为法治人文管理的前提基础,要关心、尊重、成就每一位师生,充分发挥师生的潜能,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特长。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依靠全体师生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尤其是对教师的人文关怀非常重要。在日常中,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情感需要、价值追求;要支持教师的工作,让教师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展示个人特长,使每位教师感受到在学校工作中都是“挑大梁”的角色,享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同时要大力支持教师的再学习,多给教师再提高的机会。
古语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诚地从心理上、情感上关心教师。当教师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学校领导要敢于挺身而出保护他们;当教师遇到困难时,学校领导要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帮助,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教师的内心真正感到温暖,有安全感。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温馨的微笑,都可以使教师如沐春风。“真心换来诚心,热情换来激情”,人文关怀的管理必将换来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3.管理人文化,提高法治校园的执行力
学校是一个群体,每位教师都有被接纳、理解、尊重、信任和沟通的共同需要,也都有各自的特殊需要。如果只强调制度的严肃性,而忽视它的灵活性,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教师就会觉得管理是种约束,对管理缺乏认同感,就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出工不出力的逆反心理。因此,学校要根据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在处理问题时,体现制度保障下的严而有度,使管理具有一定的弹性,让教师们能体会到学校的一份情意和关怀。例如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办公条件,落实教师的福利待遇,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生活质量,组织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使教师感受到学校集体的温暖,也乐于工作在学校中。
规章制度是立校之本,具有原则性、统一性和强制性等特点。制度化管理是一种刚性管理,也因此缺乏灵活性、缺少人情味,同时也不能照顾到特殊学生和特殊情况。所以,在坚决执行规章制度的时候,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在一些细节管理中,需要通过人性化关怀也即柔性管理来弥补制度化刚性管理的欠缺。例如,“学生在上课期间不能擅自回宿舍”。这是一条刚性规定,但在执行的时候,学生会有许多具体的情况,有些是正当和合理的要求,如生病需要休息,回去临时拿下学习用品等,此时就需要执行者要有更多的人文关怀精神,通过履行适当手续,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此外,在执行制度和管理过程中,充分给予学生申诉权和申辩权,让学生有说话的机会。这样,学生会更加自觉地服从管理,制度的执行也就更能落到实处,而不会造成学生的逆反表现。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植根法治这片沃土,灌溉下人文关怀的源泉,提高了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了一支和谐教师团队,学生们在师长的精心引导下,不断进步,学校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校园这片沃土遍布“和善”之果,呈现出一片和悦、祥和之象。
二、植根民主沃土,播撒创新养料,结出“和正”之果
爱因斯坦说:“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敬。”可见,民主的核心是尊重。阿克顿说:民主的实质就是“像尊重自己的权利一样尊重他人的权利”。民主不仅仅在政治领域提倡,在学校的管理中,民主也是值得提倡的。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其实这就是民主理念“以人为本”的体现。
在学校管理中,面对教职工个体价值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学校管理者需要创新理念,对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持一种宽容、谅解、包含的态度,并采取创新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将教师个体的价值选择与学校的目标追求结合起来,使教师意识到实现学校组织的价值就意味着肯定、尊重个体价值,意味着个人的成功。从而推动了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和谐互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健康向上、人人心情舒畅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而实现和顺端正的法治人文校园“和正”境界。
1.严格制度执行。一是要按章办事,即要求师生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好常规性工作;二是每周两例会,即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学校行政会议、一次教师大会,确保所有工作开展的透明性和阳光性;三是大事大会议,即学校的重大事宜、重大决策都通过教代会严格按照程序来决定,例如学校的章程制定、发展规划、后勤服务,由党总支部、行政会议和教代会等作决策,一切都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充分发扬民主,依法保障全体师生的合法权益;四是分工不分家,即行政、业务分工以后有职有权有责,但碰到困难和矛盾时,可以通过沟通合作商议解决,做到分工不分家;五是事事有结果,即所做工作都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有结果。这样做,既严明了制度,又彰显民主的人文关怀。
2.联网家校管理。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制定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并定时召开会议,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实现家校合力管理的模式,既体现教育的民主性,也促进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
3.创新管理过程。在努力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上,注重倾注人文关怀,不断创新管理过程。工作中要关注、关心、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发展与成长,创造一个平台,让教师尽显才华;搭建一个阶梯,让教师登高望远;激活一个机制,让教师自我完善。使学校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连。
4.公开校务管理。不断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例如学校设立校务公开栏,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接受教师、家长、社会的监督。同时通过设立校长信箱、家长开放周活动等,广开言路,及时倾听、收集师生及家长的意见。公开、透明、民主的管理办法,促进学校的法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在社会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管理规范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构建和谐校園关键在人,人的素质至关重要。理解与宽容、公平与公正的和谐之门需要民主这把钥匙来开启。实施民主管理工程,用民主作风温暖人心,用创新管理制度规范人心,用事业凝聚人心。这样,校园的沃土结满“和正”之果,呈现出一片和顺、正气之象。
三、植根和谐沃土,吸收多元阳光,结出“和乐”之果
丰富、多元的法治活动,能营造文明、法治、和谐的文化氛围,带给师生健康、快乐、温馨的校园生活。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阔视野、体验生活、快乐成长,同时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法律意识。教师愉快工作,学生快乐学习,校园彰显出“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学校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和乐”的气氛。
1.营造法治氛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要加强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校园内设置法治教育宣传栏、展板、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宪法、教育法、禁毒、反邪教、道路交通、食品安全、公共应急等法律法规;校务公开栏,不定期向师生公开校务情况,接受教师、学生、社会对学校工作监督和建议。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有关法律知识,颂扬遵纪守法先进典型人物,并做到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养。现在,在长期的耳濡目染、精心熏陶下,学生的总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学校各方面规范有序,家长满意,社会赞誉,校园呈现祥和、愉悦、活泼的氛围。
2.开展法治活动。学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对象,通过教育,培养出遵纪守法、行为规范、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是学校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的中心工作和最终目的。学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做到有计划、课时、教材、师资;每年的12月是法制教育宣传月,举办大型社团活动,如“普法嘉年华游园活动”等;每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举行一次法制教育讲座;与市检察院共建“检校合作示范学校”;以班级为主阵地,开展
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班主任对有关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组织学生利用案例进行讨论、剖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进行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举行“法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举行法制征文比赛、参观看守所、参观模拟开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
3.注重养成教育。守纪是守法的最基础环节,学校日常管理中注重对学生“守时、守信”教育、礼仪教育,润物无声,在一点一滴的活动中规范学生的行为。如在班级中推行激励性管理,教师以欣赏学生为前提,通过“共创班级愿景、班干部竞争轮换制”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又如在学校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德育特色活动,通过“评优、颁奖”等活动,促使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基本达标。
4.搭建成长平台。学校组建动漫、烹饪、舞蹈、足球、篮球、书法、绘画、合唱等社团,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技能艺术节、体育节等),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夜修、第二课堂所有场室开放,让学生以协管员身份加入到学校管理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5.改革评价制度。学生的学业评价、奖惩,注重过程和结果、自评和互评结合,做到公正、依法依规又以人为本。
6.保障师生权益。学校图书馆、实训室等一大批公共设施供师生无偿使用。学生按规定享受国家助学政策,不遗漏任何一个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让教师充分享有开展教学、科研、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
7.畅通申诉渠道。学校设有“校长信箱”、家长开放周活动,广开师生言路。
“不行春风,难得春雨”,生命之绿需要的是德行的沐浴、坚韧的浇灌、挚爱的孕育。走进和谐平安的捷和校园,莘莘学子徜徉在知识的殿堂,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有位诗人曾经说过:“幸福的人生留下的是痕迹而不是证据。”在学校这片法治圣地中,教师在默默地守望着,希冀用汗水浇灌出灿烂的花朵;而学生则幸福地成长着,用自己的双手让“和”文化之花生生不息。在这里,世俗的分数和财富都不是生命价值的标尺,也不是人生意义的终极追求,因为,只有幸福和快乐才是人生永恒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