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9-11-20杨飞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产教会计专业校企

杨飞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提供了智力保证。会计人才的培养,既关系到企业价值创造,更关系到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局。

高校扩招20年来,会计专业一直是招生人数最多、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机构升级转型,“互联网+”渗透到各行各业,会计领域迎来了“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 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披露:在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中,会计专业低于专科生平均就业水平,会计专业人才的就业压力凸显。2017年,美国BBC引用剑桥大学研究者Michael Osborne和Carl Frey的数据体系总结出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率”,会计排在第三位,传统的财务会计岗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高职院校应紧跟行业领域变革,积极主动地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从财务会计人才向管理会计人才转型。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徑,是办好职业教育应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

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政府推动,行业引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实践初具形态

为适应新时代会计转型发展,深入推进会计强国战略,全面提升会计工作总体水平,国家财政部近年来出台了会计行业发展与改革的系列文件,如《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发展规划》等文件。2014年,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管理、投融资、预算管理等领域发挥的作用和创造的价值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财政部出台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意见》。自此,从中央到地方、从行业都企业,管理会计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实践如火如荼。2018年中国总会计师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讨论稿),推动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能力框架”体系建设。政府推动,行业引领,教育领域理应加速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步伐。

2.行业嬗变,业财融合,会计人员面临职业转型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产业结构开始转型升级,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信息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不断向财务领域渗透,倒逼财务变革。电子发票、电子会计档案等新事物以及无纸化报销技术迅猛发展,财务共享中心兴起,财务机器人悄然登场,新型业财一体化软件不断升级,财务人员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账务处理和财务报告工作,而要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在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从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角度出发,从定义价值、发现价值、实现价值、衡量价值、激励价值等方面持续开拓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公司各项专业管理的好伙伴、成为企业决策层的好参谋,最终成为企业管理精英。行业嬗变,业财融合,对会计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3.就业市场饱和,从业门槛取消,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亟待转型

2017年通过的《关于修改会计法的决定》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判定标准变更为是否具备专业能力、遵守职业道德,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财政部公布的会计人才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职业注会108109人,637万人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其中初级443万人,中级180万人,高级14万人。以上数据显示会计人才的培养仍偏重财务会计人才,会计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型,初级会计人才饱和,管理会计人才匮乏。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起步迟缓,高职管理会计人才的培育更是姗姗来迟,未紧跟企业管理会计人才需求的步伐,未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理念,未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滞后。

4.产教融合,多措并举,校企合作育人互惠双赢

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必须要契合当前国家要求深化产教融合的需要。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更是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 从以往更多强调学校的责任和作用, 转向将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突出强调发挥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可使人才培养目标更符合国家政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使人才培养规格更符合行业企业的期待,岗位能力符合岗位设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企业业务流程衔接更加紧密,最终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要以相关政策要求为指导,以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工作岗位要求为依据,紧密联系行业政策、契合企业需求,分析高职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要以需求侧为导向,加强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切实融入企业的生产和研发环节,融入产业的技术进步链条,融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使人才需求供给与产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匹配,使课程内容融合企业案例和企业业务流程。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1.“职业能力”“案例导向”,推进产、行、教融合,打造“立体化”实践教学基地

2018年,中国总会计师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讨论稿),文件对初级管理会计师的管理会计职业能力进行了序列对应,其中,初级管理会计师的职业能力侧重于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包括了职业道德规范、专业能力和辅助能力,具体职业能力内容见表1:初级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我院历史上曾属于企业——韶钢办学,有着深厚的企业办学背景,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习实训等方面,一直得到宝武集团韶关钢铁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宝武集团韶关钢铁财务部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进行了深入而有成效的管理会计实践。我院将牢牢抓住产教融合的契机,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基地: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学习借鉴韶钢管理会计案例原型,与韶钢合作开发优秀教学资源,实现管理会计课程实训内容和企业实践“深契合”;搭建校企合作课堂,将企业的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健全学生到企业岗位实习实训和考核评价制度;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管理;重视企业在人才评估中的作用,最终实现校企联合合作育人。

2.“课岗证赛”“教学做练”相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双驱动”

在深入调研企业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管理会计岗位进行职业能力框架分析;同时考虑到高职人才培养必须实现“双证”毕业,即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融入助理会计师资格证考试、初级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兼顾“管理会计”大赛(高职组)的要求,寻找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共同要求和评价指标,对我院管理会计人才进行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培养定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职业教育“放管服”背景下,招生形式多元化,生源文化课功底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浓厚等新情况,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打通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禁锢,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竞赛平台、移动教学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课堂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实践网络化、开放性、无边界化,线上发布课程资源及操作演示视频,在线答题。线下布置岗位任务,学生动手操作,教师答疑解惑,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终身学习的能力,培育学生的管理会计职业能力和业财融合的综合素质,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现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课岗证赛”和“教学做练”融会贯通,创新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思政育人和职业教育“新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提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然而职业教育领域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工匠精神提供了思想背景和关键内容,当代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领域和展现例证。我国正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会计人员正在从“记录价值”升级“创造价值”,“工匠精神”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促进财务人员展开精细化的工作,不断提高财务数据的质量和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本项目将根据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工匠精神贯穿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培育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崇高的职业操守,严格遵守相关职业道德,具备管理会计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4.“引企入校”“专兼结合”,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可采用“师企对接”、校企合作共育“双师”的方式,对企业的专家给予灵活弹性的上课机制,出台具体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修、考证、挂职锻炼,分层分类培训进修,做好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最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稳定的专业教师团队。师资队伍建设应以校内一线“双师”素质教师为主、“双肩挑”管理人员(学院财务处教工)和企业专家为辅,专兼结合,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100%,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稳步提升。

四、结语

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紧密的联系,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密不可分。高职院校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中应加强产教融合、行业合作,注重企业管理会计案例搜集,将企业案例、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管理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断探寻引企入校新模式,切实促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质量工程项目项目“高职会计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提升研究”(2016-JYJG-1)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国树.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8(6):144-146.

[2]李冬艳.四平市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经济师,2018(11):253,255.

[3]王改花.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与评价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2):284-285.

[4]朱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困境与对策[J].理财(财经版),2018(9):111-113.

[5]杨舒.中國制造2025与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化工管理,2018(36):143-144.

[6]杨金梅.“互联网+会计”时代,高职管理会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财会学习,2018(18):210-212.

[7]李红湘.基于能力框架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0):108-110.

[8]叶飞,韩跃,朱磊.《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讨论稿)》进一步完善的建议[J].中国总会计师,2018(8):19.

[9]刘跃珍:“能力框架”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J].中国总会计师,2018(7):31-33.

[10]管理会计方兴未艾建章立制正当其时 ——国家电网对《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讨论稿)》的若干思考及建议[J].中国总会计师,2018(11):28-29.

猜你喜欢

产教会计专业校企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